騎驢看戲

把你當人看,不要學狗叫。
正文

南海問題中的內憂與外患

(2015-11-08 18:10:50) 下一個

美艦拉森號在南海的一次蓄意挑釁,不出意料地引發了中國輿論場的爆點。

網絡裏,右派揶揄軍方光說不練,左派怒斥體製內投降派賣國,批評政府不夠強硬幾乎已經成為了主流的民意。然而問題在於,由於部分媒體長時間不負責任的炒作,大多數對於政府、軍方的批評都是在誤解的基礎上發生的。

我們在南海到底守的是什麽?爭的是什麽?大多數批評者其實並不清楚。這些不清楚,並不能簡單地歸咎於大眾的無知,事實上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有關部門、專家、學者故意含糊的結果。

這種含糊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對於中國的國家安全與政策選擇是有利的,但是在今天的中國社會當中,這種無知的“民意”卻已經在諸多方麵構成了對於國家處理“南海問題”的重大負擔,甚至可能成為某些別有用心之徒用來綁架國家的資源。

有鑒於此,對於南海問題的充分討論與厘清,已經不應再拖延了。

南海問題是島的問題?還是海的問題?

“南海問題”的根源在於中國的島礁被鄰國侵奪的問題。這個侵奪的過程從日本戰敗之時就已開始。目前中國有42個島礁被非法侵奪,其中越南占了近30個是主要侵占國。在島礁的歸屬上,中國有充分的法理依據,其立場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同。

事實上,中國奪回島礁最好的時機是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期。如果當時乘勢奪回島礁,幾乎會得到除蘇聯外,包含美、日、東盟國家在內的所有國家的讚成。雖然由於中國奉行的和平崛起政策,中國在長時期內擱置了同南海周邊國家的島礁爭端,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在南海的島嶼、島礁主權出現了問題。

即便我們今天走上國際法庭,菲律賓的起訴鬧劇也根本不可能成功。那麽為什麽我們不上國際法庭呢?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一個是我們長期以來堅持用雙邊談判而非國際法上的訴訟來解決爭端,另一個則是我們並不充分的信任國際法庭。隨著中國全球性大國地位的確認,以及對全球治理的深度參與,我們其實未必會永遠拒絕國際法庭的選項。

南海問題的複雜化在於近幾年來,島嶼爭端的問題逐漸被擴大化為海域爭端的問題。一旦涉及到了海域安全與通行權的問題,南海問題就不是簡單的島嶼爭議問題,而是一個權力掌控的問題。這也是美國高度關注中國在南海動作的根本原因。因為全球海域的自由暢通,至今為止仍然是全球性霸權的基礎。維護全球海域的暢通,也是美國作為全球性帝國,其霸權存續的關鍵。這也是美國不惜挑釁中國,以艦艇侵入島礁12海裏的根本原因。

大多數中國人缺乏對海洋的理解,很多人傾向於以領土的概念去理解海域,但是陸地與海洋最大的區別在於,海洋的通行權在原則上是合法的。尤其是,我方隻是強調九段線是曆史性權力,既沒有主張九段線等於領海,也沒有在南海明確標識過領海線。這意味著,我方主張對南海的海域控製是缺乏依據的,事實上中國政府也一直強調,絕無控製海域,幹擾航行自由的意圖。事實上,中國政府不僅沒有意圖與美國在南海海域的通行權上較量,而且也是南海自由航行的最大受益者。

如果在南海問題上,談島嶼歸屬問題,澄清海域控製問題,那麽中國的權益不僅更加清晰,而且也更加能夠服眾。事實上,美艦的此次行為也是高度謹慎的,它隻在海域控製權上宣示立場,而小心翼翼地避免了對中國島嶼主權的挑戰。拉森號前往的是渚碧礁和美濟礁的海域,這兩座島礁並非島嶼,而隻是低潮高地,隻有500米的安全區。美艦進入這兩座島礁的12海裏範圍,並不構成對於中國島礁主權的侵犯。我們的軍艦也曾進入過阿留申12海裏內,美軍也高度關注,但是也並沒有將其視為對領海、主權的侵犯。

所以什麽是南海的核心利益?島嶼主權是核心利益,我們寸步不可相讓,尤其是絕不能允許南海周邊國家對我島礁的進一步侵奪,但是海域的控製權、九段線的解讀,卻的確是一個可以談、有的談的議題。像現在社會上一談到南海海域就以陸地思維,意圖壟斷的觀點,其實是將我們的政府、軍隊逼上了零和博弈的道路,不僅讓美國利用以使南海周邊國家對中國產生恐懼心理,而且也擾亂了關注的焦點,反而讓島礁主權的問題被海域的爭奪所遮蓋了。

南海問題是戰的問題?還是談的問題?

中國和平崛起不過30年,剛富起來不過一代人,很多人就言必喊打。甚至出現了向網絡作協主席請戰的怪象。這非常的危險,它很可能將中國的周邊變成一個巨大的泥潭,從而羈絆住中國走向世界性權力的過程。中國與美國不同,中國處於高度複雜且危險的地緣環境當中,周邊不僅核大國、大國、強國林立,而且還有相當多的地區正處於民族主義勃興的階段。打贏一場戰爭不難,但是打贏戰爭之後,如何處理隨之而來的政治困境則是難而又難。我們不能畏懼戰爭,但是卻要避免贏得了戰爭,輸掉了戰略的事情。

這個戰略是什麽?就是中國的改革開放與和平崛起。中國的魅力與威信,在於它能帶來繁榮、和平與共贏。我們要用融入全球而不是挑戰霸權的方式,去參與全球治理並最終引領全球治理。也正因為此,中國政府在南海上的謹慎與溫和恰恰是值得我們讚賞的。因為在東南亞的大棋盤上,中國主打的是經濟牌,我們要用一帶一路最終把東南亞與中國塑造成命運的共同體,而美國主打的則是安全牌,它試圖通過製造與強化東南亞國家與中國的衝突,而將它們捆綁在自己的安全鏈條之上。衝突與摩擦恰恰會增強周邊國家對中國的疑懼,讓它們對美國更加依賴。

說句不客氣的話,對於中國來說,真要收回被越南、菲律賓侵占的幾十個島礁,真不是困難的事情。用句玩笑話來說,甚至都用不上軍隊,武裝幾千城管就足以強拆掉這幾個國家在我們島礁上的違建了。但是打了以後怎麽辦?我們要看著東盟再次變成一個反華同盟?日本的重新武裝甚至核武裝化?還是要用一場對外戰爭的勝利讓本已麵臨強大壓力的越南社會主義政權變色呢?

中國政府今天的穩重並不是懦弱,而是一種對中國核心利益的根本確認,那就是發展才是硬道理,積極有為不是對和平崛起的摒棄,而是對和平崛起的繼承與發揚。它意味著中國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去加入全球治理,尤其是要以一種不輕言動武的姿態,去贏得世界的信任。其實,美國人最怕的恰恰就是這個,那就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卻因其不爭而無物不浸。坦率來說,那些對中國政府大加批評,意圖裹挾民意的所謂鷹派,真應該好好學習一下這種中國傳統的智慧。因為,在南海問題上的“島”“海”不分,強調對抗,其實恰恰跳進了美國人早已為你挖好的“中國威脅論”的大坑。要知道,我們剛在歐洲釋放善意,美國人就在南海無事生非,這其中真的不無關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