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老公還是有些擔心他的腸胃問題,萬一在途中或寺廟急著要上洗手間卻找不到的話,他怕會出糗。雖然我很同情他這次為我老媽而來,卻惹出了腸胃不適,但是內心還是有些小埋怨:本來就沒想帶著他來玩,他偏要來,現在非但幫不了照顧我媽,我還得顧著他。唉,這不是來添亂嗎?
和老媽在樓下吃完早餐又幫老公拿了一罐酸奶後,我就用Grab叫了網約車和老媽一起前往金佛寺。在曼穀的這幾天我已經明了千萬不要被手機上顯示的距離給蒙騙了,反正距離較長的那就肯定會花非常長的時間到達,但是距離短的八九不離十也要花較長時間到達,反正短不了。當然這隻是我們有限的坐出租車的經驗所談,可能坐TukTuk的話,會快一點。
差不多正午的時候,我們到了金佛寺。我攙著老媽跨出車門,一抬眼就是滿目白光。這中午的豔陽本來就刺目,加上照在白色大理石台基後的反光,再加上寺廟屋簷以及塔尖都有金色裝飾,反正就算我戴著太陽鏡,還是覺得刺眼得很。
寺廟分有三層,眼見有好多台階,我心裏就有些發毛,怕老媽爬樓梯辛苦,但是我老媽這人隻要有玩,什麽腳痛,關節痛的都可以通通自我消失!所以當我小心翼翼地問老媽:嘎多台階,儂來三伐?老媽眉頭都沒有皺一下就爽快地回答道:來啊來了,格總歸要上起額咯。那好吧,我隻能攙緊老媽的左手臂,扶著她慢慢地往上爬。
寺廟的第一層是佛教曆史展覽館,介紹佛像的曆史和發現過程。不看不知道,一看吃驚不小。原來雖然金佛寺是一座具有悠久曆史的寺廟。但是最初,這裏隻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寺廟,並沒有引起特別關注。金佛寺最著名之處在於其供奉的“黃金佛像”(Phra Phuttha Maha Suwana Patimakon),這尊佛像原本長期被誤認為是一尊普通的石膏佛像。但是在1950年代,這尊佛像從湄南河邊的一個寺廟(Wat Phraya Krai)被移至Wat Traimit寺。1955年在移動過程中,佛像因吊裝事故不慎掉落,外層的石膏部分碎裂,露出裏麵金光閃閃的金質佛像,人們發現這佛像可不是鍍金的,更不是石膏像而是實實在在用18K真金鑄成,這一意外的發現完全震驚了整個泰國。
據說這尊佛像鑄造於13世紀的素可泰王朝時期,是泰國藝術黃金時代的產物。佛像高約3米,重5.5噸,由18K黃金鑄成,體現了當時佛教藝術的精美與繁榮。然而為了躲避緬甸軍隊入侵或其他戰亂,有傳說稱僧侶將佛像外層覆蓋上石膏和漆灰,使其看起來像一尊平凡的泥塑佛像,從而避免其被毀或被掠奪。這一發現被視為神跡,人們認為是佛像“有意顯聖”顯現真身。之後,人們對佛像的虔誠度大增,也使得金佛寺一躍成為曼穀的重要佛教聖地。
看到這些介紹,我們決定先去三層拜見金佛。我母女倆頂著烈日,一步四個腳印慢慢地爬到了三層。一踏上最後一個台階,我們就來到一個大平台,平台的一角有個小亭子,裏麵有一顆吊鍾,西周有一排排金色的小風鈴,伴隨著徐徐微風發出陣陣動聽的叮當聲,這一刻雖然豔陽沒有絲毫的退卻,這一刻還有些爬石階的氣喘,但是這一刻聽著這串鈴聲心情似乎沉靜了下來。我倆按照寺廟規定,脫了鞋整齊地放在特定的地方,然後光著腳走上最後通往金佛的置身之處。這腳底下的大理石被烈日烘培得火燙火燙的,我隻能墊著腳,扶著老媽上了台階,跨過了門檻,來到了滿眼金光耀眼的金佛像前。
這座佛像雕刻得非常精細,半閉雙眼的佛陀以打坐姿勢坐在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蓮花形座台上有一種慈悲平和的神情。據說黃金佛像不僅代表財富和莊嚴,更象征著智慧、純淨和永恒的真理。在佛教中,金質佛像是最高形式的供奉,代表佛陀的神聖性。我一邊參拜一邊雙手合十心中默念請佛主保佑我們健康平安,讓我們的旅途順順利利。
參拜完金佛像,我們前往二層,發現這裏竟然是中華移民曆史博物館,這裏不僅是對泰國華人奮鬥史的回顧,也是中泰文化融合的見證。它展示了華人移民們如何在異國他鄉紮根、奮鬥、融合並最終繁榮,也體現了泰國社會的多元包容性。
展覽中介紹了泰國華人按籍貫劃分的“五大幫”:潮州幫,福建幫,廣東幫,海南幫,和客家幫。這些幫派曾是互相扶持的社群網絡,對華人適應泰國社會起到了關鍵作用。他們還在泰國開設華文學校、華僑報社,保護中文文化。普及中文教育的同時,也促進了中泰文化交流。而且華人將媽祖、關公、觀音、城隍等信仰帶入泰國。在曼穀和各地建有眾多華人廟宇,如龍蓮寺、天華醫院觀音堂等。金佛寺自身就是華人與泰國文化融合的象征。
沒想到的是金佛寺就處在中國城附近。當我們出了寺廟,走了沒多遠就看見不遠處有中文招牌,原來華人建造的天華醫院觀音堂就在此處。這時已近下午兩點,我和老媽的肚子都在呱呱叫,本來以為已到中國城,應該很容易找到中餐廳,可是走了一條街都沒看到。我們咕嚕咕嚕的肚子可等不及,於是我們就在路邊一家和我喜歡的衣服牌子Zara一樣名字的小餐廳放置在街邊的餐桌邊上坐下了。
晚上老公已經在一家米其林餐廳訂了晚餐,所以我倆隻點了一個炒麵和一個炒飯,免得吃撐了,如果晚上沒胃口吃不下米其林的廚師定製,那就太不合算了。
還好老媽回到酒店不是太疲累,在前往餐廳Paste前還有時間打個瞌睡。老公也似乎比前一天好些,至少他覺得胃口已經恢複了。我們仨在領教了幾天曼穀的堵後,決定開動我們自帶的11路前往餐廳。
以上文和圖片都是原創
在意照顧老公帶媽媽旅,讚讚!晚上還有米其林,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