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民間流穿著這樣的一句老話:“內九外七皇城四,九門八點一口鍾”。內九外七皇城四說的是老北京的城市布局,而九門八點一口鍾說的則是北京城鍾的民間故事。一句話十四個字囊括了北京外城、內城、紫禁城三重總共二十座城門。
經曆了數百年的天災人禍戰火,老北京的古城牆和城門大部分被保留下來了,然而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除紫禁城外,老北京的城牆和城門進行大規模的拆除,隻留下了極少數城門。到六十年代,恐怕連那極少數遺留下來的城樓、城門也成為改善交通,修建地鐵的犧牲品。
內城九門比較重要,也各自有各自的用途,用老北京的話兒來說,叫做“九門走九車”。
東直門(走磚瓦、木材車)
東直門位於內城東垣北側,即今東直門立交橋西側。原為元大都東垣崇仁門,明代永樂年間改稱東直門。明正統元年(1436年)重建城樓、甕城、箭樓、閘樓。
1915年因修築環城鐵路將甕城、閘樓拆除,於箭樓後部兩側建“之”字形磚蹬道。1927年將箭樓拆除,僅存箭樓台基,台基於1958年拆除。1950年在東直門城門北側開豁口,以利交通,1965年拆除東直門城樓。
西直門(走水車)
西直門西直門位於內城西垣北側,元代稱為“和義門”,明英宗正統年間改名西直門。
北京內城九門中,西直門的規模僅次於正陽門,西直門是北京最後一座保存完整的城門,1969年因為修建地鐵,將宏偉的城樓、箭樓、閘樓、甕城一並拆除。
朝陽門(走糧車)
朝陽門位於內城東垣南側,即今朝陽門立交橋處。元代稱齊化門,門內九倉之糧皆從此門運至,故甕城門洞內刻有穀穗一束,逢京都填倉之節日,往來糧車絡繹不絕。
1900年朝陽門箭樓被日軍火炮擊毀,1903年重建,1915年修建環城鐵路時拆除甕城。1956年10月16日的《北京日報》對朝陽門的拆除原因做出了解釋,“由於年久失修,發現牆身多處下沉、裂縫,部分柱子向外歪斜,飛簷和柱子接榫處很多糟朽,南麵樓門劈裂下來。如果不拆除,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
1956年10月9日,朝陽門城樓拆除完畢;1958年,箭樓拆除完畢。朝陽門痕跡蕩然無存,拆除前聲稱將要保存留待後用的原建築構件也在“文革”中散失。
阜成門(走煤車)
阜成門位於內城西垣南側。又稱平則門,與朝陽門東西兩方遙遙相對。此門離西山最近,而西山門頭溝出產的煤又是北京城裏必不可少的燃料,煤車都從此門進城,故有“煤門”之稱。
70年代修建環城地下鐵路,城樓及附近城牆皆被拆除,將護城河填平為路。
崇文門(走酒車)
崇文門,位於北京內城南垣東側,距正陽門約三裏,是內外城通衢的孔道之一。元稱文明門,俗稱“哈德門”,“海岱門”。崇文門多走酒車,運酒的車先進了外城的左安門,再到崇文門上稅。
1900年,崇文門箭樓在義和團之亂中被英軍開炮擊毀,1920年拆除。1950年拆除崇文門甕城。1966年拆除崇文門城樓,發現該樓為明代所建的大木結構,木料為金絲楠木。其中部分木料後來用於故宮和天安門的翻修工程。
宣武門(走囚車)
宣武門位於北京內城南垣西側,原稱順承門,俗稱順治門、順直門。宣武門於永樂十七年擴建北京南城牆時修建,沿用元大都城順承門之名,民間諧音俗稱為“順治門”。正統朝時重建城樓,增建甕城、閘摟、箭樓,並改稱宣武門。清代在宣武門外菜市口設殺人刑場,故宣武門多走死囚囚車,在城門洞頂上刻有“後悔遲”三字,民間稱作“死門”。
1927年拆毀宣武門箭樓,1930年拆除宣武門甕及箭樓城台,1965年拆除宣武門城樓。
德勝門(走兵車)
德勝門位於內城北垣西側,城樓的位置在今德勝門立交橋南端。明朝初年將元大都健德門改稱德勝門,寓意明軍以德取勝。洪武四年改築北京城垣時向南移建動五裏,當時建有箭樓、門樓、甕樓等建築。
1915年拆除甕城。1921年拆除城樓,1955年拆除城台。因該門甕城南北進深很長,箭樓位置比安定門箭樓偏北50餘米,未阻擋地鐵施工,因此未被拆除。1979年擬拆除箭樓,後得以保留。
安定門(走糞車)
安定門位於內城北垣東側,即今安定門立交橋正中處。元代稱為安貞門,明洪武元年(1368)改名安定門,因為安定門外的糞場比較多,因此糞車多從安定門出入。
1915年修建環城鐵路時拆掉甕城和閘樓,1969年,安定門城門及箭樓被拆除。
正陽門(走“龍車”)
正陽門,俗稱前門,原名麗正門,整座城樓的整體高度為42米,在北京所有城門中最高大的一座,現存城樓與箭樓。
正陽門箭樓在1900年義和團拳民焚燒前門外大柵欄時被飛濺火星引燃燒毀,城樓在當年冬天被生火取暖的印度士兵不慎燒毀,現在的正陽門是民國三年(1914年)改建的。為改善交通,正陽門甕城在1915年被北洋政府內務總長朱啟鈐拆除。1949年後,正陽門曾被北京衛戍區占用。1965年經周恩來批示,正陽門城樓和箭樓得以保留,1980年代騰退。
東便門
東便門,北京外城七門之一,位於外城東北角。嘉靖時修築外城,財力不足,因此在此處將內城東南角樓包入,留一臨時性城門作為出入通道,故未命名,及至建成10年後才命名為東便門。
30年代東便門失修拆除甕城、箭樓,1958年修建北京火車站時拆除城樓。
西便門
西便門位於外城西北角,始建於明嘉靖年間。
西便門城樓、箭樓、甕城於1952年拆除。1966年修建環線地鐵,拆除附近的部分城牆。1988年市政府整修了緊靠城樓東側殘存的195米內城牆,並在外城相接原址複建了“八瞪眼”箭樓,保留了7處斷麵遺跡。
左安門
左安門位於外城南垣東端,俗稱江擦門,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即北京外城建成的時間。
20世紀30年代,左安門箭樓被率先拆除;1953年,甕城、城樓和箭樓城台被相繼拆除,護城河被取直。至於城磚的去處,1958年在王昆侖於當年2月提交給北京市委的一封信中則說:“外城城牆是沒有什麽曆史文物價值足資保留的……各區都在填墊坑窪,修浚明溝,改造廁所,需要土源和城磚。可盡先分區發動義務勞動,按必要地帶就近進行拆除。”後來,也的確這麽實行了。
右安門
右安門,位於北京外城南垣西端,是北京外城七門之一。其城樓、甕城、箭樓的規製與尺寸同左安門相同。
1956年拆除箭樓、城台及甕城,1958年又將城樓拆除。
永定門
永定門位於位於外城南垣正中,北京中軸線上,是北京外城的正門,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寓意為“永遠安定”。1544年增建的甕城,清乾隆年間重建甕城。
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後,拆除永定門西側部分城牆,將原在城外馬家堡的京津鐵路終點站移至天壇。1901年修建前門火車站時又在城門東側增開豁口,鋪設新路軌。1951年為改善永定門交通,拆除了甕城和東西兩側的城牆。城門及箭樓於1957年被拆除。
廣安門
廣安門位於外城西垣正中偏北。明代稱廣寧門,又為“彰義門”,清朝道光年間為避清宣宗旻寧之諱改為現名。乾隆三十一年,以該門為南方各省進京的主要通路,提高了城門規格,仿永定門城樓加以改建。
廣安門甕城及箭樓於1940年代拆除,城樓於1957年拆除。
廣渠門
廣渠門位於外城東垣正中偏北,曾稱大通門,又稱沙窩門,建於明朝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629年11月,皇太極率軍攻打北京,明朝名將薊遼督師袁崇煥率精兵九千星夜馳援京城,趕在皇太極之前抵達廣渠門外,擊退皇太極大軍。
1930年代日軍占領時期將箭樓拆除,1953年為道路通暢拆除了城樓和甕城。
大清門
大清門位於皇城天安門之南、內城正陽門之北,城市中軸線上。是明清兩代皇城正門天安門的外門,又稱“皇城第一門”,始建於明永樂時期,初稱“大明門”,清順治元年改名“大清門”,民國元年改名“中華門”。
1959年擴建天安門廣場時拆除了中華門,1976年在其遺址處修建了毛主席紀念堂。
地安門
地安門,俗稱“後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稱北安門,是北京中軸線上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明清皇城北門,位於皇城北垣正中,景山以北,鼓樓以南。
民國初期為便利交通,地安門東西兩側城牆被拆除。1954年起,為了疏導北部城區的交通,地安門及其雁翅樓一並拆除。
東安門
東安門位於皇城東牆中間偏南處,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其門西對宮城之東華門。東對玉河之“皇恩橋”。
1912年袁世凱所唆使的“壬子兵變”之中,東安門被燒毀。1926~1927年,北洋政府內務部拆皇城牆,將東安裏門一並拆除,玉河被填平成為南、北河沿大街,東牆址陸續為居民占據,建滿房屋。
西安門
西安門位於皇城西牆中段偏北處。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明宮城西側有大片水麵,無法由西華門向西直線通行,所以西安門與東安門不在一條直線上。
1951年因附近攤販不慎失火,西安門被焚毀殆盡,所幸此前有楠木模型存世。
林語堂曾說過:“一個城市即使尚未臻於完美,人們也依舊會喜歡它,還要留戀其旁的山巒,河流。即使人們很少去遊覽,有關那些勝地的古老故事也會使整個城市充滿活力。”
隻是勝地不再,那些古老的故事是否還會被人所記住?
來源丨鄉土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