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淵潭八一湖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北京有個會城門

(2016-06-02 13:36:30) 下一個

會城門夜話

        周末在家門口的會城門街頭遛彎,那個2014年寒冬已關門謝客的會城門老商場,按兵不動二年後,改頭換麵成了藍白調的派出所了,在無地不囤的地產商時代,國有商場改成為民服務的場所,也算聊以慰藉。原來的派出所位於商場後的胡同裏,前店後廠,街門口受理案件胡同裏審問犯人,流程順暢,甚也符合京城百年老店的規矩。

        掰指一算,在會城門這條老街待了二十餘年,想來這條街變化不算大,北臨長安街,南靠西客站,東鄰中聯部,西挨鐵道部。一眼能望到頭的一條街,官商林立,兩側鱗次櫛比招展著醒目旗幟的店鋪。入夜,氣味刺鼻的小飯館、坐鎮不動的理發館、落客歇腳的小旅館,映著搖曳的燈火,風乍起,整街春意闌珊,人車穿行,狗吠街巷,其樂熙熙。

        據說會城門因金中都一個城門得名。建於1156年,至今有八百多年曆史。除了08年鐵道部家屬住宅的大規模拆建,這條街在日新月異的紅塵變幻中算是保留完好,街坊們踏實著呢,如同北京老炮們在街上走著,隻要抬眼望見白塔,心裏便安定了,上麵好幾個大鐵鋦子在那兒牢牢鋦著呢。

        可自打街上那座已開業六十餘年的地標性門臉,會城門商場的關張,便如同倒了白塔,老街丟了魂,從此我打車再也說不清家住哪了,“師傅,您就先開吧,邊開邊告訴你。”據說商場關張那天,整街的大媽大爺們失魂落魄擠滿這三百平米的小店,從針頭線腦、雪花膏、暖水瓶,大紅喜字、回力膠鞋…一日之內,積壓了幾十年的老國貨被一搶而空。賣卷匹布頂替老爹班的那位“櫃二代”大姐,拿著手裏的木丈量尺,喘著粗氣足足做了一天的擴胸運動,連輔料都賣個了精光。

        商場關張那天我坐在家裏的馬桶上思緒萬千。回想08年拆遷前,會城門那一大片抗震八級的六層蘇式混磚樓,廁所狹促不足一平,麻雀雖小,卻難不得設計師,浴缸麵盆馬桶浴鏡樣樣功能齊全,這方寸間如廁淨膚要完成屈膝,拉伸、反手等瑜伽高難動作,實屬不易,苦了樓上那位體型健碩的鄰居大姐,訴說她每每出大恭,得挪至廁外擦腚,確是不雅,後來總算淘個小日本島國的智能馬桶,從此穩坐馬桶台,那玩意連滋熱水帶吹熱氣,分分鍾洗腚烘幹,大姐十指青蔥照舊潔淨未染,拍拍屁股走人了。

     每天,當天空那一抹朝霞照著軍博頂上的五角星閃閃發光,對麵的會城門街便開始了一天的市井。老北京炸醬麵館前的早點鋪,杭州小籠冒著熱氣,八麵來風的店小二,衝著南來北往的路人大聲吆喝,手卻不停,邊和麵,手裏的細長筷不時在鍋裏翻轉,不一會膨脹直挺的老油條便出鍋了,卷著邊的塊兒八毛塞進了塑料袋。九點,南頭的毛體新華書店依舊守時開門,一扇玻璃門把塵世的繁華擋在門外,店內擺設陳舊,冷冷清清。原先店內有個老梁,高中畢業,一腦子書生氣,當年公開招職員,拔萃拔優挑出來,這個有保障有出息的好職業,被多少人歆羨,可一本賣書記帳本打發了老梁一輩子,退休後再也見不到他了。或許互聯網+的破繭化蝶,並不是所有人的期待,留一份書香,便是一個懷舊的念想。

      九點半,西裝領帶的鏈家地產小夥騎著電車吹著口哨,打開了店門鏈鎖,支上一塊彩板,塔樓板樓普裝精裝,,一居二居三居…,應有盡有,勾著剛需們的魂兒,上麵那紅彤彤的話語耳熱心跳:鬧市街頭,尋找愛房,放縱一次,勇敢地在萬眾矚目中告訴她,我爰你,帶我走吧。唉,當知道圖片中一百多斤的房姑娘身價已是上千萬了,縈繞心頭的愛隨即散在霧霾中。短亭別酒,愁在鴛鴦鍋,揣瓶小二,上了鏈家樓上的重慶酒家,這家火鍋店在老街也是有年頭了,店家的重慶小妹個個翠色逼人,眸子清明如水。店內朝天門碼頭的豪放一覽無餘,一個火鍋一半火焰一半河水,牛毛肚、豬黃喉、牛下水,雖說從擔頭到桌上,泥爐依然。出來的食客們如同被紅油洗禮一番,先前買房的沮喪已大江東去,泛著麵色醬的氣概,重登人生巔峰,開始拚博的人生了。

       老街的西站農資市場,倒是愈開愈大,聲名遠揚,是老街上我唯一常逛的地方,樂不思蜀,堪稱淘寶線下,無所不能。周末人頭攢動,街坊們與菜販宛如近鄰,不止討價還價,不著急站定與之聊家常。市場門口的黃金位菜攤,攤主是一中年夫婦,已在這賣了十幾年了,老板娘姓戴,就叫她戴姐吧,四十出頭,身材有些發福,慈眉善目,圓圓的臉上永遠掛著一絲笑容,仗著攤位大菜品豐富,人緣好,即便菜品比別家貴個一二毛,生意卻極好。倒是那男的,麵相文弱,戴個黑框眼鏡,與周遭格格不入,在旁邊打著下手,寂靜無聲,說是他倆初中同學,戴姐當初喜歡讀書也暗戀他,可村裏女娃一般隻上初中便輟學了,男的成績好上了高中,可惜沒考上大學,回了村體質文弱幹不了什麽,戴姐仗著對"文化人"的景仰成了家。好在男的不爭氣,幸免了《人生》中的高加林和巧珍理想童話與現實的悲劇了。

      早年市場裏還有賣活雞的,雞販子手腳麻利,在公雞母雞們剛有情緒失控翅膀拍打塵毛之際,把它腦袋一掐朝後一扭,菜刀一抹,便氣絕身亡,惹得我兒遠遠躲閃。

      豬肉檔頭一家攤主是個年輕西施,顏值襯著她家肉質塊塊都成小鮮肉了,三隻纖纖手指捏起胖豬蹄,惹人生憐,斬起排骨卻氣壯山河,生意好得不了得。賣海魚是姑嫂兩人,一把不知用了多少年的鋒利舊剪子,在她們手上快活翻轉,除鱗去鰓、開膛破肚,剪、挑、扯,嫻熟麻利,裝進透明袋,不管買她家幾條魚幾斤魚,總會貼心再幫客人套個厚的塑料袋。往往半天功夫,魚便告罄了。拎著剛剛殺好的魚,想是紅燒還是清蒸,轉身我便去了對過的阿瑪施蹓蹓,生活與摩登也隻是十米之遙呢。

      老街上西頭一所老中學,總是張貼著當年的大紅狀元榜,收成好的時候狀元能上北交大呢,想起金融街上的八中,老師嚇唬學生們:記住!不好好努力隻能上北交大!唉,老街與金街,何止是差距簡直是差異了。

        老街上的故事多著呢,或許老街的傳說就是一間老鋪、一個宅子、一個熟悉的的陌生人。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再過幾十年,老街上的生者多已成塵成土,後人對老街記憶亦或淡如煙霧。可一聲吆喝,一番夜雨,一陣東風,老街裏每一天的開始與落幕,也是最市井的地老天荒。

(梧桐2016年6月1日寫於小湯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lucysong010 回複 悄悄話 北蜂窩、黃亭子、羊坊店、會城門,我也好熟悉。剛畢業時分到了會城門公園旁邊的鐵道部直屬通信處,住宿舍住了好幾年,會城門商場也去過N回。我的母校北方交大也躺槍了,當然交大也一直不是特一類名校。。。
薩蘭烏2 回複 悄悄話 北蜂窩、黃亭子、羊坊店、會城門,都是很親切的地名。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這條街上基本上都是鐵道部、鐵路局及外聯部的家屬。還有大量住大院地下室的外地打工者。保姆。芸芸眾生,素質高低相差甚遠。這條街僅是比較僻靜而已。商業也不甚發達,但銀行卻有好幾家!顯然有不少富戶在此居住,因此也招來不少大膽賊人!!
SSL1234 回複 悄悄話 樓主在北京翻牆上文學城嗎?
SSL1234 回複 悄悄話 去年先到郵局辦了點事兒,再去菜市場做了個被套,等活兒的功夫過馬路吃了頓餃子,最後到超市買了點零食,再回彩電中心宿舍!樓主現在在北京?我明天回去!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