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28)
2017 (182)
大衛青花瓶 (一)
二零一五年九月初去了趟伯明漢姆. 回來時在論敦停了兩天, 用兩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遊覽了 一些倫敦的著名景點之後, 在臨走前擠出來一點時間去了大英博物館.
要想把整個博物館看完, 沒有三, 五天是不可能滴. 我時間少進去後就直奔了中國瓷器館. 以前去各個地方的博物館也總是會比較留意那裏收藏的中國瓷器. 但不過就是看看而已, 過後很快也就忘了. 這次不同, 因為這裏的藏品無論是按數量, 品種, 還是按年代分都比我看過的其它博物館全, 而且介紹的仔細又係統.
另外, 大英的中國瓷器藏品和其它博物館還有個不同的地方 - 它的1700 多件藏品都是Sir Percival David (1892 – 1964) 在他的一生中收藏, 並在他死後遵照他的願望把他的收藏作為一個整體展示給公眾的.
和其它地方一樣, 在大英博物館也看到不少同胞. 與他們呼啦啦的來又呼啦啦的離開相比, 我能在中國瓷器館呆一個多小時已經很滿足了.
大衛的的中國瓷器收藏是世界上最經典的個人收藏. 他1892年生於一個富有的銀行家族. 因為對中國瓷器的熱愛, 他還學了漢語. 他的漢語達到了可以翻譯十五世紀中國毛筆漢字的水平. 他的收集中最著名的是一對元末的景德鎮青花瓶.
這對元末青花瓶之所以具有及高的文物價值, 在於瓶頸處的文字注名了此對青花於AD1352年在景德鎮燒製 因而證明了景德鎮的青花瓷的燒製早在元代就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加上, 大衛第一次見到的不是一對瓶子, 而隻是其中的一隻. 那第二隻是很久以後才在不同的地方遇到的.
鑒於這對青花的特殊的文物價值, 文物界稱它們為”大衛青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