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爺”的小粉絲

(2016-01-22 10:48:13) 下一個
 
姆媽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中期岀生在上海,但不久就回到老家浙江海邊一個貧困的小村莊裏,由於姆媽家的錢比村裏其他人家多,就順理成章地成了當地的首富,外公外婆的結合是老式婚姻即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他們之間卻也不乏緣分,夫唱婦隨,相得益彰,倆人思想都很前衛,也可以說是渴望接受新事物且關心時事的青年人,但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整個華夏大地剛從五千年僵屍般的封建社會中蘇醒過來,你不能指望這幾千年以來的封建意識會在一夜之間從人間蒸發掉,反之卻是長期地、頑固地盤據在廣大老百姓的腦袋裏,迄今仍然象幽靈般地在我們的靈魂深處遊蕩,比如什麽衣錦還鄉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哪、母以子貴、夫貴妻榮哪之類的封建殘餘在我們大家的潛意識裏還頗有市場,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大家都想成為有權有勢的上等人. 但難以想象的是這種對權力的渴望居然曾形象地反映在舊中國一亇四歲小女孩的身上.
 
那年姆媽才四歲,有一天家裏的傭人閑來無聊拿她逗樂子玩兒,就躬身叫她“四小姐”(她排行第四),她聽後很生氣地說:“別叫我小姐”,那人覺得這孩子挺逗的,便笑著問“不叫妳小姐,那叫妳什麽呢?”,她一本正經地說:“叫我老爺”, 這下子那人可真來勁了,馬上對著她嚷嚷起來“噢!四老爺,四老爺”. 於是家裏上上下下都叫她“四老爺”. 對這亇名不符其不實的綽號,她還著實沾沾自喜了好一陣,以至於當姆媽在多年後告訴我時那得意之情仍溢於言表. 
 
但這個舊社會的童趣對我這亇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新一代共和國的公民來說並沒覺得有什麽可笑之處,反之卻是一頭霧水,第一:我對“小姐”這個稱呼有種原始的反感,因為這是“剝削階級”的代名詞,怎麽姆媽小小年紀就成了十惡不赦的剝削階級了呢?,第二:舊社會重男輕女,當她說:“別叫我小姐”,我很自然地想到她肯定想要別人稱她為少爺吧? 對她當時渴望當老爺的願望還真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便問:“妳為啥要別人叫妳老爺呢?” 誰知她卻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小姐說話不算數,老爺說話才算數.” 現在想來還真有她的,一語中的. 關鍵的關鍵是這亇家誰是主子?當然是老爺!但由於本人成長背景和姆媽小時候完全不同,當時我家五口人:父母和我們三亇孩子,大家都是平等的,在家裏人人都是一條龍,誰也不買誰的帳,隻是不知怎麽搞的一到外麵就又全都變成蟲了. 不管怎樣,對我來說很難理解一個家裏的人還有什麽高低貴賤之分. 便刨根問底地追問,姆媽就說:“從前家裏上上下下都隻聽老爺的,小姐算老幾啊!” 用現在的話來說在舊社會老爺就是家裏的老板,家裏的事老爺說了算. 但是我對姆媽這麽小就想當老板還是很難理解,因當時我生活的社會主義製度裏,是沒有老板的,對老板的理解是很抽象的. 再者當時的宣傳把“老爺、太太、少爺、小姐”都歸屬於剝削階級,我的理解是他們之間都是平起平坐,現在看來還真有點冤,事實上隻有老爺才是封建家庭裏真正的主人,其它人對他們的主子隻有俯首貼耳、唯命是從的份,用不恰當的比喻來講“太太、少爺、小姐”其實都是給老爺打醬油的,當然這裏麵的關係還是挺複雜的,其中還摻雜著不少血源、親情、善惡及各人的切身利益關係. 每個舊家庭作為社會的一個細胞或多或少都會沾上一定的封建色彩. 而作為老爺氅下的小人物;一個野心勃勃的小女孩充其量也隻能用一個虛擬的頭銜,來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而已.
 
雖說資本主義比封建主義巳前進了一大步,但在上下級關係之間仍帶有封建主義的不合理和不平等性,當我有幸來到資本主義國家,為老板打工後,對老板的理解開始逐漸地從抽象到具體,有些事情你如果不是身臨其境是很難想象的,現在我巳不再為姆媽四歲就想當老爺而疑惑不解了,雖說當時她來到人世間,隻經過了四亇春夏秋冬,但她每天耳濡目染著家裏上上下下複雜的人際關係,其中那些封建糟粕足以使她那幼小心靈變得世故,而老爺在家中的威風也是有目共睹的,對小孩子來說也不例外. 在這種不健康的環境下生長起來的孩子,象姆媽這樣小小年紀就成為“老爺”的粉絲也就不足為奇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