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上學寫過讀後感,觀後感,但從來沒有寫過遊後感,那時沒錢去旅遊。參加工作後倒是去過不少地方,但那時都是一心一意地工作,暴露小資產階級的情調有點風險。這次自駕遊回來寫了20個帖子,短短的二十天內竟有24,500+次瀏覽,不由得心生感激,感謝各位的關注和分享。
特別要感謝文學城網站,提供了這樣一個方便的空間免費使用,給我們海外華人增添了許多樂趣。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講海外華人缺少情趣,生活裏沒有興奮點,當時我或多或少同意這個觀點。加入文學城博客後使我改變了看法,眾多的具有深厚文學,曆史,攝影基礎並見多識廣的群友,他們的帖子和作品充分體現了我們海外華人不但有生活情趣,而且真的豐富多彩。
基於這份感動,再寫一點體會,希望能給今後去自駕遊的朋友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第二故鄉-多倫多)
看到一個微信笑話,媳婦問老公:“哪天咱們出去旅遊一趟唄。” 老公說:“費那錢幹啥…買本旅遊雜誌回來躺在床上慢慢看唄……什麽美麗風景盡收眼底還不累,經濟又實惠……”。其實看照片和觀實景的感覺有著天壤之別,雖然是一個Location. You are standing right in front of the beautiful, astonishing and overwhelming scene on your own foot, watching it with your own eyes, that feeling of thrill you will never be able to get by watching the photo only, no matter how beautiful it is. 很多網友發布了很多高水準的照片,令我心服口服,但還是我自己拍的那些粗糙的原版才是令我久久不能忘懷的回憶。下麵轉載的這張馬蹄灣照片,簡直就是盡善盡美,可是還是我自己拍的那張能勾起我的回憶,在超過30度的天氣,大汗淋漓,要走過差不多兩公裏的路才能到達。這觀景的經曆和照片的來曆已經成為我人生的一部分。
一。自駕遊的魅力
其實無需贅言,大家都知道自駕遊的方便。我們這次旅行中至少有十次以上的感慨,選對了自駕遊的方式,多看了和拍了很多路上的風景, 和自己想要去的而跟團遊不可能到達的景點。在班芙發現那裏的夜色很美,吃飽喝足後直奔鎮內,邊走邊拍,其樂無窮。班芙路上和拉斯維加斯更是如此。馬蹄灣也是通常跟團不能到達的景點,還有那美不勝收的101高速路邊美景。一次沒有玩夠可以隨時再去第二次。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住在稍微遠點的地方,二三十公裏也無所謂,旅店費也可節省一些。
二。自駕遊的計劃和準備
老實說這次出行並沒有很充分的計劃,隻是草草列了一張表,要去的地方和大致停留時間。旅店一個都沒有預定,走到哪裏就用手機GPS搜旅店,然後開車直奔那裏。因為我們還是有點窮遊的成分,沒有去住那些二三百元的店,基本上就是在Motel 6 水平上,一百元左右雙人房。根本不用預定,走了這麽多地方隻有一次沒住下,又開車二十多公裏才找到旅店。
因為我們是從多倫多飛到西雅圖,所以沒有帶很多東西。但是太太堅持帶了很多衣服,大多沒有機會穿。其實到美國現買就可以,價格比加拿大還低。
如果下次自駕遊直接開車走,我會選擇以下物品帶在車上,
這個東東可能在你陷入絕境時救你的命。一旦在荒郊野外,車子電池耗盡,可以用它來啟動, 又可以用來給手機充電,使你可以不停地呼救,直至有人前來救援。又可以用來給輪胎充氣。太有用了。
一個備用汽油桶,一定要是合乎標準的。容積大點為好。這次從大峽穀往西雅圖開,有一次差點耗盡了油箱中的燃油,連續開了五百多公裏沒遇到加油站。所以自駕遊途中有機會就把油箱加滿,特別是油箱剩了不到一半時。
這東西旅遊時特別有用,如果是兩輛車就更有用,可以防止失去聯係。它號稱通話距離56公裏,但是指的是直線距離,但用來跟車夠用了。
如果吃不慣Subway, 麥當勞一類的快餐,可以考慮帶一個多用電鍋,有機會就自己煮飯做菜。有的Motel可以做飯並提供炊具,但不是處處都有。
象Booster Cable是必須要帶的。如果有那種拖車用的鋼繩也可以考慮帶上,萬一需要拖車時應急用。
三。自駕遊中的駕駛
在移民中我的駕齡可能不算短,1996年在悉尼拿到Learner license。那時 花不到一千澳元買了一輛舊得不能再舊的Toyota Cressida, 滿身傷痕,我兒子說那是全悉尼最破的車。沒去駕校,考駕照考了五次,不斷地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終於通過。不過那左側通行的交規還是讓我吃了不少苦頭。
這次自駕遊20天開了大約一萬公裏, 平均每天約500公裏, 比起每天上班開30公裏,風險自然高出很多。如何安全駕駛是自駕遊中最最重要的問題。象開往班芙國家公園的高速和美國沿海101高速,山路很多,彎路接著彎路, 坡度很大,開到山頂和下坡的時候你會有點坐飛機時客艙壓力變化的感覺。我一直提醒自己,也一直提醒我的副駕駛,四個人的性命就在你的舵把子上,車禍的發生往往就發生在一瞬間的注意力失控。以前的帖子講過,在美國的高速上,一輛開在另外一條車道上的車突然變線跟到我們車後麵,距離非常近,我看到它馬上開始提速,但是那輛車突然開始畫龍,最後越過最左邊的車道撞到了中間的水泥分隔帶上, 好在沒有翻車。一定是疲勞駕駛,或者是司機突然出現昏迷狀況,嚇我們一身冷汗。
我個人崇尚“Defensive Driving"的駕駛理念, 行駛中要瞻前顧後,左顧右盼,千萬不要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朋友的車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後麵一輛卡車加拖車,速度不慢,可朋友沒有看到後麵那龐然大物,黃燈一亮,刹車一踩,那龐然大物就把整個車的後部撞得麵目全非。幸運的是朋友安然無恙。如果朋友看到了它,那無論如何都要衝過黃燈,實在危險的話,在安全的前提下,紅燈也要衝過去。
對 ”Defensive Driving" 我的理解是,如果不是四下無人,應該在駕駛中不斷地評估你周圍的駕駛環境,周圍的車輛以及司機的表現,預測隨時可能發生的風險,盡最大可能避免這些風險。如果遇到你身邊的司機急不可待,一直在想超車,那趕快敬而遠之,離他/她遠點。我習慣保持和前車至少兩輛車的距離,以應付自己一瞬間的走神, 討厭那些緊緊跟在後麵的車輛,早日逃之夭夭。堅決遠離卡車加拖車,不知道一瞬間會發生什麽意外。就在幾天前,公司上麵一點的交通路口,一輛大型卡車轉彎時翻倒,正好砸在一輛SUV上麵,司機當場斃命,太慘了。現在每天上班在那個路口轉彎都看到那些祭奠的鮮花和蠟燭,令我不斷感歎生命之無常。
路上車況隨時變幻,不是所有的場合你都能避開風險,但頭腦意識清楚,注意力集中可以減少損害甚至責任。前年冬天在local路上開車,路上有不可見的黑冰。在要上高速之前,已經看到後麵的車子開得不太地道,跟我很近,慌裏慌張,著急趕去上班的樣子,所以我已經高度警覺,但又無法避開。突然前麵那輛車緊急刹車,多虧我離它有一段距離,所以一直點踩刹車靠近到幾乎隻有三四公分的距離,後麵的車子還是撞到了我的bumper上,好在我盡量靠前,隻是後車的車牌螺釘在我的保險杠上砸了兩個坑。
這次自駕遊中山路很多, 所以安全開好山路是保證全程安全的重要環節。在直道進入彎道時,一定要減速讓車子的轉向和彎道吻合之後再加速。彎道時如果是雙線虛線,可以換線以減少車輛轉彎時的弧度,防止車輛轉彎時失控。
美國大多數的山路每隔幾公裏又會有一段雙線供超車用,還有一些rest place供休息用。即使你是個急性子,也要等到那時再超車。但也不要開得太慢,防止刺激後麵司機發狂。
最後發一次每個地方最喜歡的照片作為這次旅行的美好回憶。感謝各位網友的分享。
1. 空中美景
2. 溫哥華
朋友家,漂亮的意大利風格
3.維多利亞
布查特花園
4.班芙國家公園
5. 舊金山
6. 洛杉磯,瓦爾特迪斯尼音樂廳
7. 聖地亞哥
中途島號航空母艦
8. 拉斯維加斯
9. 大峽穀
胡佛水壩
10. 鹽湖城
11. Florence & Brandon
11.西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