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外旅行,令人最不舒服而且感到無可奈何的事情,不是食物不可口,不是晚上不能安眠,也不是氣候或時差問題,而是24小時都呆在一起的旅伴;曾經是朋友,結果搭伴出門旅行,卻出現各種各樣此前全然未曾發覺的行爲問題,因此,也聽過有這樣的説法-----超過十天的旅行,最能考驗一個人的人品、性格及脾氣,信焉。
不久前,曾與一相識僅兩個多月的女子,結伴赴郵輪旅行,因她告訴我她曾在旅行社工作,並去過很多地方旅遊,我聽罷甚喜,心想與一位熟悉旅遊的人出遊,無疑對我這個旅行“白癡”是太好的旅伴啦!
此次郵輪所經之地,多數是波羅的海諸國,其實15年前便與外子及其他朋友同遊過,隻不過當年還在聖彼得堡停留了兩日,留下深刻印象,而這次俄羅斯尚在戰爭當中,對美麗的聖彼得堡唯有望洋興嘆。
登船後次日,船至比利時一靠海老城,遂上岸跟隨當地旅遊向導,邊走便聼他的介紹,途經一巧克力店,向導便特別介紹這家店如何如何好,然後繼續另外大約三小時的行程。最後,行程結束之後,女友說她準備找回向導介紹的那間巧克力店,但她一不記得店名,二不知具體地址,隻憑記憶在那老城曲曲折折的小路上無數的店鋪中尋找,終於她想起了用現代工具-----手機Google搜尋,可是不知店名和地址,Google怎麽找得到?她跟我說,網上顯示這老城的巧克力店多達50幾間,我答道,想在50幾間店裏麵找出你心儀的那間,幾乎不可能。
我萬萬沒有想到,這句大實話居然點燃了炸藥桶,她大怒,就在街邊指罵我不支持她,說她為家人買巧克力有錯嗎,雲雲,我望著她被憤怒扭曲了的臉,有些不知所措,同時,也不明白我説的話爲何會如此激怒了她。
發泄完了,她走到街角処繼續查找,大概無果,她表示不找了,囘船,她在前麵疾走,我在後麵跟隨。路邊有遊人座椅,她坐下,遂掩麵痛哭,我真的嚇了一跳,於是上前安撫,一邊用手撫摸她的背部,一邊道歉“對不起,都是我的錯”,但我還是坦白告之“我們畢竟認識時間尚短,互不瞭解”,她仍抽抽噎噎,似委屈得不行。
我突然想起,她行前曾告訴我她的心臟有些問題,具體什麽心臟病不清楚。無論如何,一名心臟病人是不適宜情緒如此波動的,這是我的認知。我遂使出渾身解數,盡量安慰她,令她情緒儘快平穩下來。
囘船用完午餐,我們回房休息,下午兩點多,她突然跟我說她胸悶,喘不過氣來,我聽罷心裏很清楚那是她幾個小時之前的暴怒引致,但嘴上隻説“你好好休息,睡一會吧”,另方麵我在思索我應該做什麽,一我不能表現慌張,以免影響她的情緒;二我暫不必報告郵輪醫療中心;三,我想了半天我能做什麽,忽然想起,我懂得一點針灸穴位按摩,或許借此可以減輕她的症狀呢。
於是,我跟睡在床上的她表示,如果她同意,我可以幫她做針灸穴位按摩,她同意了。我將我床上的枕頭拿過來墊在她腿下,升高下肢,便開始了我多年未操弄的按摩,從腳底的湧泉穴,到腿部的三陰交、足三裏。及手腕処的內關,由輕至重,由淺至深,令我欣喜的是,大約20分鐘之後,她告訴我說胸悶的狀況已經消失了。我在心裏大喊“Thanks God”,並讓她盡量放鬆,睡一會。
從醫學角度來看,心臟病與情緒失控問題並無因果關係,這是兩個不同係統的病狀,心臟病是人體器質性病變,而情緒失控(或稱歇斯底裏)則是心理方麵的障礙,隻不過情緒失控至暴怒,會引起身體內部的血管、血液、血壓的變化(如心跳加快),甚至因此而影響某些器官的正常運作(如中醫所稱怒傷肝),進而引起心臟病發作。
我並非專業醫生,以上分析隻不過出於醫學常識和邏輯推理,也是我當時事發之時的心中所想,我對自己説,在接下來尚餘十天的旅途中,我需謹言慎行,在這可數算的有限日子當中,我將自己當作臨時護士,不論對方言行如何,我都將其視爲病人。唯一令我感到幸運的是,雖然我比她年長,但有病的一方並不是我,後來她患了感冒,喉痛加咳嗽,我卻未被感染,健康如昔,甚至在她感冒加重的那天,我主動選擇留在船上陪伴她,放棄上岸觀光的機會。
當然,之後的日子病人依然時有“表現”,但本人不想在此贅述,隻是原則的事情,我還是要堅持,如最後一天收拾行李準備下船時,我們需將鎖在保險箱的護照及現金取出,於是我隻取出了我們兩個的護照,至於她的一包美金,我選擇留在保險箱讓她自己處理。不一會,她不無惱怒地指責我-----爲何不把她的美金拿出來,我平靜地告知“你的現金需要你自己處理”,“我如果忘了呢?”,“我會提醒你,你的現金我是不會碰的,這是原則。”至此,她無話可説了。
這真是我的一場“難忘”的旅行,不過,慶幸自己從始至終一直把握著理智的繮繩,從未被激怒,更未曾影響我的情緒,並盡我所能做一名臨時看護,這一程旅行,也是對我性格的一次考驗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