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麗江客棧裏的隨想

(2016-02-08 13:13:31) 下一個

    看佛教中講禪的時候更像一門學科。要的是頓悟。聽起來有一些清高,但也真實

。有的時候還真有點“頓悟”的感覺,不過天知道我是不是悟了。再一想,悟不悟也無所

謂,隻要自己覺得通了就行。要的就是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我很喜歡的一個關於放下的故事,一個人問禪師如何放下,禪師放下了扛在肩上

的包袱,歇了一陣,然後又把它扛起來繼續行走。所以我以此悟到的放下就是不管扛著還

是放著,不管想著還是忘記,一切自然就好,一切坦然就好,累了就歇會兒,扛著也不要

害怕。這一點也很象西方人講的禪。他們更強調體證,用修煉的方式去深切體會你當下的

感受,哪怕是恐懼,哪怕是孤獨。因為人會有本能的自我保護,當我們感受到會受傷的時

候,我們會本能地繞開,甚至用讓自己覺得快樂的方式來迷惑自己,又成了心理學上的“

反相”。所以平常禪的方法是,當你感受到痛苦,感受到煩惱的時候,不要走開,就停留

在那一刻去感受,去挖掘深層的恐懼。當恐懼被一層一層撥開的時候,會發現底層的問題

其實是沒有那麽可怕。在西方的禪書中,也講了一個關於放下的故事,沒有我們的那麽詩

意和意會,但也很形象。說的是,之前痛苦和恐懼的時候感覺被一條大狗牽著,不知道方

向,經過這個過程之後會發現這條狗不過是個吉娃娃,雖然還被它牽著,但你知道你需要

控製它的時候能控製。

 

    我已經比較習慣去體驗自己的內心,而且我發現,當我想起這些修煉的方法和故

事的時候,往往是我需要的時候。而當我真的心如止水的時候,其實是一片空白,隻看著

眼前的青山,看著四合院的屋頂,深切地感受著自己的一呼一吸,正如此刻,不過我還分

了一部分思考來寫我想寫的文字。這讓我想起另一個故事,有人問一個以前是農夫,參禪

後依然務農的禪師,同樣幹著農活,有什麽區別,禪師答到,以前我挑水的時候想著砍柴

,砍柴的時候想著做飯,而現在挑水就想著挑水,砍柴就想著砍柴。聽起來,境界好像很

簡單,就是真實地感受當下,也就是那一重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境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noexit 回複 悄悄話 受益!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