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事件是由這位"南京老板"自己的"洋雇員"打電話報警並向加拿大稅務局舉報後才被揭露出來的。。。
調查報告撰寫者Kathy Tomlinson表示,加拿大現行的房地產管理體係中有不少漏洞,不少本地居民和外國投資者都在鑽空子愚弄政府,"play the system"。
Kathy Tomlinson
他們的行為就是在給溫哥華房產市場火上澆油,因為他們的唯一目的就是炒房賺錢。
揭露
溫哥華人Demetre Lazos是一名房地產建築師,從業三十多年。
他覺得,不能再眼睜睜看著溫哥華的房價摧毀人們的生活,而袖手旁觀了。
所以,他要把自己前任老板所做的事都揭露出來--簡單來說六個字:避稅,騙貸炒房。
他聯係了警方和加CRA(加拿大稅務局),敘述了自己的上司Kenny Gu所做的一切:
Kenny Gu(顧俊剛,Jun Gang Gu音譯),曾是中國一名公務員,來到加拿大之後利用房地產製度漏洞,輕鬆避稅,通過炒房賺取大筆資金。
Lazos向警方提供了顧俊剛逃稅和欺詐的文字及文件證據。
敷衍
舉報了老板之後,Lazos就辭職了。
然而他聯係了稅務局和警方,得到的是冷淡的回應。
據他說,警方和稅務局工作人員都對他敷衍了事:
接待他的CRA溫哥華分局工作人員讓他寫信給聯邦政府;而在溫哥華警察局總部,警察建議他打電話給Crime Stoppers hotline,他打了,也沒任何結果。
他說,"我愛這個國家,這是我的祖國。但我對加拿大現行的房地產管理係統失望透頂。"
殘疾的製度
在向警方和稅務局舉報未果之後,Lazos找到了《環球時報》,帶去了大量的文件證據,揭露投機商們是如何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同時隱藏利益以避稅的。
除了Lazos的舉報,在《環球時報》其他報道中,類似隱藏收入以避稅的情況也有。
不願透露姓名的聯邦稅務審計員(同時也是一名會計)表示,他經常幫炒房的富商報稅,他們報上的金額總是比實際賺的低得多。
他說,"對於這些人來說,加拿大就相當於瑞士銀行的賬戶。"
瑞士銀行
兩個顯著特點:不采取存款實名製+資金安全保障高
瑞士銀行因為獨特的保密製度,讓全世界的富豪喜歡把錢存在那裏。
因此許多人會把“洗黑錢”和“逃稅天堂”的不好名詞,與瑞士銀行聯想在一起。
顧俊剛
45歲的顧俊剛曾是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的公務員,2009年通過投資移民項目(投資給聯邦政府)來到加拿大,擁有楓葉卡(永久居留權)。
照片自《theglobeandmail》原稿,不涉隱私
顧俊剛
文件顯示他從房地產開發商做起,但後來就變成了專門炒房的人:非法集資,用別人的錢買房然後倒賣賺取高額利潤。
炒房的錢都不是他自己的:錢一部分來自中國的投資者,一部分則是加拿大銀行給這些投資者的貸款。
利用漏洞
Lazos提供的證據描述了一副係統的圖,揭露了顧俊剛是如何把溫哥華的房產當做商品來買賣的。
第一步:
顧俊剛以高額利息為誘,從中國客戶那裏得到一筆錢,用做買房首付!
第二步:
顧俊剛用客戶的財產信息向加拿大銀行申請抵押貸款!
第三步:
顧俊剛用首付和貸款買房,買來的房產在客戶的名下,而顧俊才是"實際受益人"。
根據他和客戶的合同,客戶全權委托他處理自己名下的房產。
顧俊剛和客戶簽合同的時候,規定顧客會得到本金和固定的利息,比如15%的回報。
然而每賣出一棟房子,他賺取的差價遠比本金的15%多。
第四步:
升值後,房子被轉賣,顧俊剛把客戶本金+利息還回去,自己空手套白狼獲得剩餘高額利潤。
僅今年一年,他就做成了5筆生意,沒花自己一分錢,賣出總值至少500萬的房產。其中一處房產三年都空著,而溫哥華還有好多人根本找不到住處。
顧俊剛在過去5年裏,不僅至少轉手36處房子,而且幾乎沒有交過稅。
原因:
1、房產都在客戶名下,賣房時他以"自住房"(principlal residence)的名義申請免稅額度,雖然這些房子都無人居住
2、他的三家公司在稅務局的申報單上都是"虧損"
加拿大法律規定,自住房的購買者必須實際住在房子內,買的房子也不能在當年賣出 ,否則賣房收益要作為商業收益納稅。
然而,"必須實際居住"很難查明,所以這類逃稅行為相當普遍,是現行製度的一個巨大漏洞。
肆意
在最近兩年中,賣房的時候顧俊剛還向購房者多收了最多120萬加元,作為"房屋管理費"和"傭金"。
他和妻子的銀行賬戶之間資金流動頻繁,最大一筆達到60萬加元。
證據還顯示,顧俊剛一段時間內的信用卡賬單達到31萬加元,平時出行不是開寶馬就是奔馳。
近日,他們還在富人聚居的西溫全款購入一棟價值210萬加元的全新豪宅。
結局
在《環球時報》報道跟進之後,BC省金融機構委員會(負責監管貸款經紀人),BC省證券委員會都介入了此案的調查。
舉報者Lazos說,如果他的舉報能讓BC省政府和聯邦政府出台措施修補漏洞就再好不過了。
"我不希望,我的女兒甚至孫女無法在這個城市擁有一個家(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