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個少林都市禪堂,一晚米飯80,一碗粥30。真是有什麽樣的人,就有什麽樣的和尚。不知喝粥吃米的施主們的向佛之心,是不是因金錢而得到加持,小身板在慈航普渡時獲登一等艙
近日,陝西省佛教協會在官網發出聲明,稱落戶西安的大雁塔南廣場的少林寺都市禪堂高價出售80元一碗的米飯、30元一碗的稀飯,與中國佛教理念相悖。並聲明河南少林寺都市禪堂落戶陝西西安,與陝西省佛教協會無任何關係。
有關係就成笑話了,信眾供養的僧人,做生意那可真是一景。河北被拐女教師有點怒了,她說:21年才來的正義,到得是不是有點晚了。正義永不遲到,隻因愚昧帶來的邪惡太過奸詐
郜豔敏知道了網民對於她接受被拐賣現實的口誅筆伐,她回應道:“誰能讓我回到21年前,誰能抹掉我的傷疤?再說那時也不是我自願的,我也不想發生這樣的事情啊!何況那時候的社會現實跟現在又不一樣。”
郜豔敏說:“謝謝大家的這份正義,可是這份正義來得太遲了,事情已經過去21年了,現在輿論又來揭我的傷疤,不僅傷害了我,更傷害了我的孩子們。現在麵對村民們那些指責,我和孩子們怎麽在這裏生活?”
村民們還在指責,因為村民們還在貧窮。不知怎麽想起薑文的電影鬼子來了。這幫天殺的鬼子,給他們來個晴天霹靂吧
8月5日,上海美蘭湖高爾夫球場發生雷暴傷人事故。一對在球場工作的姐弟被雷電擊中,目前在重症監護室接受搶救,主治醫生表示情況不容樂觀。
雷暴天如果在野外,千萬不要靠近空曠地帶或山頂上的孤樹,這裏最易受到雷擊。不要待在開闊的水域或小船上。高樹林的邊緣,電線、旗杆的周圍和幹草堆,帳篷等無避雷設備的高大物體附近,鐵軌、長金屬欄杆和其他龐大的金屬物體近旁,山頂、製高點等場所也不能停留。
最近北京好些時候也是幹打雷不下雨,大家也要多當心。一個美國女子溜進一架飛機,想發動飛起來,被抓住後說她要開飛機去中國,這是哪一路劇本?冬奧會時來吧,張家口歡迎你
當地時間8月5日,一名美國女子在聖路易斯城鎮機場溜上一架噴氣式公務機,企圖駕機飛往中國。該名女子正在就此事接受警方的審訊。
這架公務機隸屬於一家香港銀行。事件發生時,公務機並沒有上鎖,該女子在通過人工安檢區後登上飛機。
想開飛機,可以賣給你嘛。殲10如何?由成都飛機工業公司研製和生產,出口代號F-10,在西方還有“猛龍(Vigorous Dragon)”的綽號
殲-10戰機出現了首張訂單,買主是伊朗。價值10億美元的合約,伊朗不用支付半毛錢,而是以國內最大油田20年采油權交換。軍事家認為,“油田換戰機”對買家賣家都有利,雙方都很高興。
伊朗當地媒體報道,成都將在2020年前完成向伊朗提供兩個大隊(24架)殲-10戰機的合約。專家估算,這種戰機單機約4000萬美元,合約總金額約10億美元。伊朗將以國內最大的阿紮德甘油田20年的采油權用來換購這24架殲10戰機。
雙方都很高興,那美國一定攪和。但是說起第三者,美國比不上宋楚瑜,太有意思了這人,完全符合台灣同胞成事一定很難,壞事一貫在行的行為模式
2015年8月6日,宋楚瑜宣布參與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這已經是他第四次參與這一頂級賽事,已然打破台灣的“吉尼斯紀錄”。謝長廷7月1日也說:“宋楚瑜選過2次領導人、1次副領導人,再加上這次,將是第4次了,可能是全世界參選最多次的人。”
宋楚瑜宣布參選後,也已宣布要參選的施明德的女兒施蜜娜在臉書爆料,宋楚瑜參選內容抄襲施明德的“總統參選聲明”,質疑宋要“剽竊是不是也該低調一點。”
哎呦喂這架吵得,抄不抄的很重要麽,當真你就輸了誒。生了三胞胎怎麽分辨?
在三胞胎還是小嬰兒的時候,爸爸媽媽給她們塗上了不同顏色的指甲油,萌萌噠~~~~
等三胞胎稍微大些了以後,她們就有了不同顏色的鞋子~
等等,你確定這仨小蘿莉就是上麵那仨娃?
浙江一個小夥釣上一隻大龍蝦,折騰來折騰去的,還是想賣些錢。為嘛愚蠢的美國人釣上來大魚都放掉,死板的英國人釣上大龍蝦送給水族館呢?
前天(2日)是星期天,早上8點,張宏劍約了一位朋友一起去了福鼎市秦嶼鎮海釣。
下午兩點半左右,有東西咬鉤,魚竿被拉得很彎。“釣到大魚了。”張宏劍很興奮。朋友跑過來幫忙,兩個人用了一個多小時,才把水底下上鉤的龍蝦拉上了岸。
以前哪見過這麽大的龍蝦!經過測量,它總長為120厘米,身長51厘米,體重5.78斤。身體呈青綠色,觸角和頭部為深藍色,四肢黑白相間,還有不少暗紅色斑點點綴其中。
把龍蝦搬回家後,張宏劍找了個大的水缸養了起來。他家世代都是漁民,怎麽養龍蝦這類貴重的海產,並不是問題。大龍蝦一直很安靜,偶爾吃些小蝦米和小貝殼之類。
“這麽稀有的蝦,如果它最終的命運是被人吃掉,實在太可惜了。”張宏劍說,根據漁民的猜測,這種蝦活了至少有50至70年了,自己現在等待有能力的伯樂出現,希望對方能夠買下這隻蝦,再捐贈給海洋博物館。
今日笑話:
兩顆番茄去逛街,第一顆番茄突然走得很快,第二顆番茄就問:“我們要去哪裏?” 第一顆番茄沒有回答,第二顆番茄又問了一次。 第一顆番茄還沒回答,所以第二顆番茄又問了一次。 第一顆番茄終於慢慢轉頭說:“我們不是番茄嗎?我們會說話嗎?”
所述內容來自相關網友和報刊,在此致謝。
點左上角藍字“我讀報”,關注資訊綜述。
點“原文閱讀”可下載“我讀報”客戶端,看看報紙。
有任何意見和要求,請給我讀報發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