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是什麽

與其爭論天邊無解的話題,不如好好愛身邊能接觸到的每一個人。。。
正文

讀虎媽 ---- 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2015-05-06 09:34:23) 下一個
                                                     

前一陣輿論沸沸揚揚都在讀虎媽的時候,我也斷斷續續,支離破碎,斷章取義地被了解了。那時侯幾乎是不了解都不行,都處都是她。大概的印象是她嚴酷,近似無情地‘逼迫’兩個女兒。
 

這個星期有機會把她的書讀完,幾乎是一口氣的,260多頁。
 

說實話,她的文筆很好,即便是翻譯後的中文也難掩其光芒,敘述嚴密,邏輯性強,很多時候妙趣橫生。個別翻譯上的模棱兩可,則瑕不掩瑜。


 

讀完後,第一個感覺是真應該好好謝謝虎媽,謝謝她的勇敢。她不怕被嘲笑,披露自己育兒過程中的失敗和得意,剖析自己的心路曆程。比如,她在寶貴的全家外出度假旅行中,也千方百計插入讓女兒練琴的時間,雖然她的良苦用心不被家人理解,一次一次毀掉了全家人一起度假的意義和歡樂,虎媽依然執著地希望將來孩子成功的時候可以回想到這些時刻感到值得。令人嘩然的同時,也為她的犧牲動容;她對女兒的設計,引人思考。虎媽給我們作父母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照係。謝謝虎媽,原來有人是這樣做的


 

第二個感覺是虎媽是個幸運兒,雖然她不同意,她認為自己一切的成就都是自己拚命努力得來的。要知道很多人根本沒有她的機會,沒有她家庭和環境的優勢,即便是可能比她還努力也不可能站在和她一樣的平台上。何況能夠努力的能力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的。虎媽是個很會努力的人。


 

第三個感覺是虎媽是個聰明人。在她瘋狂地‘推’小女兒學小提琴受到小女兒前所未有的厭惡和抗拒時,痛苦的虎媽開始反省、妥協。這時候她的一個妹妹(Stanford大學生物學教授)突然患上白血病,讓全家人倍受打擊,措手不及。虎媽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生命中什麽才是最重要的,拚命‘推’小女兒學小提琴搞的全家人雞犬不寧,怨聲載道有意義嗎?她終於放手,讓13歲的小女兒自己選擇,小女兒選擇從頭開始學習打網球,也不願在小提琴上投入更多努力,雖然媽媽已經幫她打下艱苦卓絕的基礎,而她本身也非常有音樂天賦。虎媽痛苦地看著小女兒和小提琴越走越遠,卻意外地贏回了叛逆的小女兒,修複了母女關係。


 

為了威逼利誘女兒們學琴,原本不喜歡寵物的虎媽養起了狗。她不止一次地感歎,狗是多麽無憂無慮啊!不需要去學這個,學那個,他們憨態可掬的模樣就已經讓主人對他們愛不釋手了。在對女兒放手,自己變的‘無所事事’後,虎媽在書的最後琢磨著,也許我們需要養第三隻狗了。這未嚐不是從一個極端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我認為,虎媽那過剩的精力,敏銳的觸覺,不一定要用來去養狗,完全可以找到更有意義的放置。我從來不讚成養寵物,一直認為我們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可以有更有意義的使用。



                個人感覺虎媽管教女兒的方式很令類,是個案,不是主流,不是每個父母都屑於學習
     和能夠學習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虎媽覺得狗很無憂無慮,怎麽沒想到狗也沒有什麽建樹呢?如果她像對狗那樣要求子女,她的子女也可以很輕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