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民

我來自雲南的邊民。繽紛的戰亂讓在祖國和東南亞國家間輾轉,心有時候累了,就想想祖國,想想家,想想朋友,咬咬牙繼續堅持下去。
正文

都是紅旗下的蛋 也紅二代陳鷹軍的兩套房

(2015-03-10 00:10:22) 下一個
       有的人,生活在這個世界是一種罪過,因為他們不懂為這個社會創造價值,反而在蠶噬消解著社會肌體。他們異常自我,卻找不到珍惜生命的途徑,活在別人的施舍中還以為自己生存得如此自由。多少個靠自己雙手奮鬥的人,遠離虛偽,遠離奸惡,珍惜靠努力獲得的一切價值,但他們卻往往一貧如洗,生活在社會底層,離自己心中的夢想遙不可及。
   
      在中國,許多人為了擁有一個家而努力奮鬥,而有家的具象就是要有一套實實在在的房子。對於雲南省會城市昆明,好幾百萬的農民、工人、大學生都在這裏苦日子、謀生活,他們辛勤勞作、縮衣節食,隻求一套房,或許是隻為了一個家而不斷努力。但是,也有許多人在這個城市虛度光陰,消耗著城市的資源,如蛆蟲般啃食著大多數辛苦勞作人們的血汗。

     “昆明陳鷹軍”,認識他是在自己第一次翻牆注冊推特的時候。不知何故,係統推薦的第一個好友就是“昆明陳鷹軍”。點進去一看,部分文字倒也錚錚鐵骨,有些內容,於是也就關注了他。時間久了,發現這位老兄愈發不對勁,一般的社會批評,同樣的內容,發布一兩次也就夠了,但這位老兄卻是日複一日的重複、重複再重複,而且語言偏執,缺乏邏輯,泄恨成分大於理性,最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此位年近花甲的老兄,推文隨時更新,不分晝夜,精力之充沛,令人歎為觀止。
 
      愈發的好奇心,催使我對這位同城而居的老兄產生實地拜訪的衝動,但也不好意思直接詢問,發動人肉搜索也更是小題大做,大沒有必要,於是這件事就慢慢擱置下來。也許是“機緣巧合”,一次與朋友的偶然閑聊,居然朋友認識這個陳鷹軍,而且亦是“同道中人”,對體製甚無好感。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對這個神交之人接連追問了好幾個問題,但朋友卻直搖頭,忙稱此人不可交也。何故!
 
      原來,這個陳鷹軍也算是個標準的紅二代,父親是某軍區前部隊高幹,可謂是根紅苗正。鬧學潮那兩年,陳鷹軍剛好大學畢業受牽連,沒分到好工作,於是受了刺激,生下暗病。後來,總算在父輩的斡旋下,找了個穩定工作,也娶了房門當戶對的妻子,但陳某生性寡淡,心高氣傲,認為自己有將相之才,怎堪寄人籬下,於是眼高手低、好逸惡勞,在幾次三番折騰後,終成無業遊民,整日介遊蕩於互聯網之中刷存在感。新病舊疾,久而久之陳某便魔怔了,精神出現了狀況,開始胡言亂語,行為詭異,經常打罵妻女,不堪忍受的妻女最終離他而去,後來陳某便徹底瘋了。

      聞畢。我對陳某起了同情心,但又有一事大惑不解。請問,此人該當如何生存啊。朋友大笑,這就不用你操心了。鷹軍雖然多年無業,但人家有個好父親啊,雖然早已離休,但在昆明至少也給他攢下兩套房產,少說也值個二百來萬,而且平日裏也給著生活費,所以還是衣食無憂的。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原來陳某人也算是討了某黨的恩惠啊,不過現在卻吃裏扒外給某黨拆台,也算是報應。哈哈,朋友大笑,是啊,某黨也真算是不開眼,把好處都給了這些白眼狼,真正擁護他的老百姓卻得之甚少,實乃本末倒置。
雖然我隊某黨無好感,但對陳某這種吃裏扒外行為還是心生鄙夷,得人恩惠當湧泉相報,這是做人最起碼的道理和底線。我們可以批評某黨,但是你陳某不配,除非你把那兩套房子拆了,再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