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26)
2023 (4)
人生至此,年歲漸長。我曾沉浸於老子的智慧,在文人逸事間,企望尋得一份能安頓身心的真經。
我以為修身養性,便可超脫世俗煩憂;把老子“無為”的境界,落實在日複一日的強身健體中,仿佛能以此作為抵禦歲月侵蝕的武器。
然而,那份修行的淡然,終究在今年四月,當我踏上故土、望見父母日漸蒼老的容顏時,被徹底打破。心底的焦灼如潮水般湧起,日日夜夜,揮之不去。我才明白,自己終究無法超脫於山水之外。
這份“無法超脫”,並不是修行的失敗,而是情感的圓滿。它讓我懂得,真正的智慧不在於逃離塵世,而在於全身心地擁抱它。那些關於天道的哲學,順其自然,最終都化作了人世間最真切的愛與責任。我所求的真經,不在書裏,而在那份無論距離多遠,都想為家人分擔、讓他們安心的凡人心願。
先生說我老了,我一笑置之,不以為意。可是,當我看到父母真正老去時,心裏卻滿是擔憂:他們生病時,有沒有人帶他們去看病?需要人陪伴時,身邊是否有人?
如果你笑我老,我真的無所謂。可當我看見父母老去,我才深切感到那種無力與牽掛。
那麽,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麽呢?或許,不過是吃得好一點,睡得安穩一點,活得自在心安,不去羨慕別人。如此,便是最大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