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夢溪筆談

一個加拿大石油人的點滴
正文

拋磚引玉話中醫

(2015-06-26 22:08:40) 下一個

 

    看這幾天論壇裏關於中醫、中藥的話題聊得熱火朝天,也來說一些自己家人的親身經曆。本著擺事實、講道理的原則,不願意吵架,算是“拋磚引玉”。對於故意吵架砸磚的,就算“拋玉引磚”吧!

       我本人是學地質學的,這個學科和中醫有點像。沒有太多的數據,沒有太多的計算,大多靠“模糊”的經驗。人們都說“地質學是不是科學的科學”是有一定道理的,中醫也一樣。

       閑言少敘,說說我父母的兩個實例。

       1976年,我還在上初中,媽媽得了肝炎去石家莊陸軍260醫院住院。去的時候還好好的,說是去檢查檢查,哪知道幾個月後就報了病危,說已經腹水,讓準備後事。我爸當然很著急了,到處找人。正好他的一個盟兄弟叫軍輝的,人有點神,但對中醫有些研究,就給我爸推薦了深縣當地的一個老中醫張子衡,說是年輕時是義和團大師兄的關門弟子,看肝病很好。我爸就帶著張大夫去了石家莊260醫院,但醫院不讓他看,說是軍隊醫院從無此先例,讓一個“土大夫”來醫院看病。要看可以,你們把病人轉出醫院!

      正好我們鄰居叔叔(他女兒後來成了我二嫂子)的戰友在這家醫院當政委,讓他給打了個招呼,政委發話了,說“你們把人都快治死了,人家請個人來看看又怎麽了?看不好又不怨我們”。醫院就隻好同意了。

       第二天張大夫到病房給我媽把了幾分鍾脈,出了病房就跟我爸說“老弟,你放心,我保你沒事!”完後就開了一個藥方,當時我媽已經不能吃任何東西了(包括喝水),所以藥是灌腸服用的。一點都不誇張,吃藥的第二天就見好。其後的一個月內每天一個藥方,今天這味藥加點,明天那味藥減點,而且我媽的病情每天都見好(因為我一直跟著照顧他們,因此經曆了整個過程)。第二個月每5天一個藥方;第三個月每10天一個藥方。三個月後除了病人身體還比較虛弱外,肝炎是全都好了。出院在家裏養了半年,人就完全好了。40多年來一直都很好,沒犯過。直到這兩年才又有點肝硬化的問題。

       我媽的主治醫生,是個剛畢業沒幾年的工農兵大學生,高幹子女,但工作也是“蠻拚、蠻努力的”。開始很看不起這個鄉下老頭,後來看老中醫確實有本事,治好了已經報了病危“的病人,就暗地裏把老頭的藥方都找出來自己研究,也找醫院裏的其他中醫研究、請教,但最後也沒有”琢磨“出個所以然來,尤其是藥量的加加減減,更是一頭霧水。最後,隻好放下身段,專程和院領導一起開車到深縣(那時我媽已經出院,老中醫也回家了)好幾次,要拜老中醫為師,態度也很誠懇。但最終老中醫也沒有收她為徒(老中醫最後把自己的醫術傳給了他孫子,聽說現在也很有些名氣)。

       後來,張大夫跟我父親講,其實這個小醫生大部分藥方是對的,隻是在關鍵時刻用錯了一、二味藥,其中一味好像是黃芪,還有一味我記不起來了。張大夫說,其實治肝炎的藥方都大同小異,關鍵在於你是否能夠針對病人當時的病情準確地調整某幾味藥(他說的這些道理對我後來搞好自己的地質勘探業務也有很大啟發--科學總是相通的嗎!)。為什麽開始每天一個藥方,就是因為病人的病情每天都在變,後來慢慢穩定了,藥方就可以多用幾天。張大夫還有一個竅門就是別人吃中藥是喝湯,碗底的藥根和藥泥都倒掉,而他正好相反,專喝藥根和藥泥,說是真正的藥效和精華在這兒呢!

       2000年前後,我父親身體也有了一些問題(他年輕時得過腦血栓、半身不遂),主要症狀是手抖,拿不住東西像筷子、筆等,還有就是腳脖子、腳、小腿浮腫,走路困難。

      看了西醫,也找了省城的專家們做了會診,診斷是“帕金森氏病”,沒什麽好辦法,吃藥可以控製,但不能治愈,而且藥量越來越大,後期會有問題。老爺子考慮再三,又找了一位老中醫(這時張大夫已經去世)給看,這位老中醫說:西醫的“帕金森氏病”,實際上是供血不足,吃擴張血管的中藥可以有很大改善。除了喝中藥外,藥渣不要扔,再熬點水,每天晚上用來泡腳、熏洗小腿。後來證明療效也很好。看,每個好大夫都有些自己的高招!

       其實,不管中醫西醫,都有其療效好的方麵。每一個醫生也都有其擅長的幾種病,像張大夫擅長肝病,後來那個大夫擅長心血管病,西醫大夫也是如此。因此,找對擅長這種病的大夫很重要。再有,任何職業裏大概都是20/80 10/90,好的、頂尖的隻占10-20%甚至更低,我父母應該說運氣很好。但不應該因為沒有找對大夫或沒有碰上好醫生、沒有治好病,就說中醫不好、中藥不行,全麵否認。反之也是如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old-dream 回複 悄悄話 中醫是好醫生少庸醫一大堆。西醫有清楚的教科書所以隻要好好學了都差不到哪去。
東方明月- 回複 悄悄話 現在中醫最大的問題是,中藥是人工培育的,和野生的效果天差地別。今天根本沒有人知道那些人工培育的中藥方有多少藥效,多少副作用。又不肯像當年李時珍或現代西醫那樣腳踏實地地作實驗統計。
紫竹簫 回複 悄悄話 中醫的確博大精深,但能真的得其精髓的,不多,有很多是似是而非的江湖郎中。博主遇到好中醫是好人有好報。
田間地壟 回複 悄悄話 謝謝,版權所有,隨便拷貝!
houtou72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的文章,可以拷貝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