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今天
(2015-02-17 13:13:15)
下一個
在此寫的第一篇文章是用手機寫的,原因是最近剛做完手術,讓我一天大部分時間隻能躺在床上休息。電腦放在了書房,雖然僅有幾步之遙,但要拿到,還得花上不少力氣。兩年前的今天我在上學,在一個風景如畫的寄宿學校,在新英格蘭,在雪中。雖然那時候沒有家人的陪伴,在學校有朋友所以也不太孤獨。春節的氣息在中文老師的調理下還能感受得到。那個學校人不多,三百多個人,亞洲人不多,但是中國人的比例還是相對多一點,以前聽到許多家長說要去中國學生少的學校,怕孩子去了以後紮堆,不說英文,其實我認為這種擔心是有點多餘的,花心思去尋找一個完美的學習環境還不如去教導孩子怎麽樣控製好自己,把握好一個度,畢竟人以群分,孩子想和什麽樣子的群體在一起也是出於自身的需要。所以以前的這個時候,學校裏唯一的中文老師讓所有的亞洲學生生去她家包了餃子。可惜那個時候我不夠成熟也是第一次住校,沒有好好用功學習,心思完全放在了男女關係上。不過現在想想也不後悔,如果沒有那一年的我,那麽我現在也不一定能靜下來,在這裏回憶過去。父母很快發現了我成績的下滑,加上我在學校和朋友因為我的幼稚導致關係也陷入了困境,唯一的好友也快畢業了,每次去食堂吃飯時,竟然都看不到一個能一起吃飯的朋友,那一年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我竟然都不太願意出自己的宿舍。學期結束後的一個月,我提出了轉學的要求,並提出要去一個公立學校。結果,我到了在西雅圖周邊的一個三千多人的大學校。去年的這個時候我是在那兒度過的。
那時候的我變得相對沉穩,受到了以前住宿學校的啟發,廣交朋友,因為有幾年的留學經驗,所以幫助很多剛來美國的中國學生。這個公立學校競爭較為大,學校裏百分之五十都為亞洲人,可是絕大部分卻是abc,幾乎不懂中文與中國文化。甚至有些abc還會對中國本地的學生和事情產生嘲笑的態度。我認為大家都是黃皮膚,黑頭發,都是中國的血脈,不應該嘲笑自己的國家,而是理解。
現在數數,已有五年沒在中國過春節了,算不上特別想念小時候,但是回不去也不是見叫人開心的事情,畢竟那是養育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