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64)
2017 (57)
2018 (66)
2020 (84)
2021 (85)
2022 (75)
2023 (43)
(七)
回加拿大後, 看到QQ群裏貼了不少聚會的照片, 在一張合影裏, A和G被大家夾在正中間, 對著鏡頭中規中矩地笑著。
A電郵發來幾張生活照, 孩子的, 全家的, 她家的狗, 前院後院。 還有一張是她自己的,新修剪過的頭發,比聚會時短了一些,發稍打起鬆鬆的卷卷,很精神很嫵媚。A坐在自己的cubical裏, 微微側著頭望向鏡頭,笑容清新如春風拂麵。
在QQ上和A接上頭,敲字嘮著閑話, 聊起這次的聚會,說到當年的夥伴們現在都過得很好, 挺讓人欣慰的。 隻是你和G的相逢有點平淡啊。 網上說話到底無所顧忌一些, 住在A家裏麵對麵時沒有觸及的話題, 隔著千山萬水, 輕飄飄地溜了出去。A很快回了話過來,後麵跟了個憨憨的笑臉:沒有看到想象中激動人心的場麵, 讓大家失望了吧。
倒也不全是,最後的擁抱引發了個小高潮啊。當年放不下的是你,現在怎麽倒是反過來了,這麽多年了原來沒有完全放下的是G -- 如果不是那麽多人在旁邊看著, G抱著你的手恐怕就鬆不開了吧。我拋了個呲著大牙的頭像過去。
A半天沒有出聲。 我一邊刷著網, 一邊靜靜地等著A回複。 我和A都不是喜歡音頻視頻的人。 那樣的交談太嘈雜太擁擠,急迫迫的,帶著電子的噪音;交談雙方的空間被聲音和影像填得滿滿的,讓人沒有思想回旋逃避的餘地。還是打字來得自如一些, 可張可弛可停頓,有節奏感,有話說時就丟出去, 沒話說時就停一停,想一想,想起來再繼續。 停了一會兒, A說道, 這麽多年沒有見麵, 一個擁抱也不算過分吧。
我打趣道,我們兩個假洋人可都沒有擁抱一下啊。 然後問,她現在過得怎麽樣?
我知道的比你多不了多少,聽C說她老公對她很好, 很寵她。兩個人都在銀行工作, 生活應該是不錯的吧。 A接下去說,她加了我好友,發了她和女兒的照片過來, 讓我發些照片過去, 我把給你發過的照片,也給她發了一份兒。
突然想到A曾經苦苦尋求的那個答案, 我問,那你知道當年她為什麽突然提出分手了嗎。
不知道。我沒問,她也沒說。頓了一下, A又說, 事情都過去這麽久了, 什麽原因已經不重要了。
你不會是還在記她的仇吧。 十指連心,我有時候不得不佩服自己熟練的手指,泄露心事比嘴巴都快。
看來我這小心眼兒的印象在你的心裏是摘不掉了。A發過來一個帶墨鏡的臉,你初中偷看我日記的事, 我可都記著呢。
過了一會兒, A終於又開了口,不管做什麽事,總是有原因的; 不管是什麽原因, 說開了,也都是可以的. 我當時是生氣她不跟我講清楚,本來最親近的兩個人, 被硬生生地隔出去十萬八千裏。 周圍的人好像都知道緣由, 隻單單把我一個人蒙在穀裏。 停了停,A接著敲字,哪裏有那麽多不食煙火堅不可摧的感情呢。幾十年裏,彼此自願地把心隔離,主動得切斷彼此的消息,生活的軌道也沒有一點點交集, 沒有了依靠和底氣的情感能撐得了多久呢,愛情也是,仇恨也是。
看著屏幕上A靜悄悄的話語, 我心裏升起了一種無名的滄桑感,沒有說話。
愛情打著底子手扶手一路走來的感情都需要小心經營嗬護的呢, A輕輕笑著又加了一句,說的是你的我的大家的婚姻啊。
其實你現在賢妻良母的樣子還真是讓我驚奇了一下子的, 哪裏還有一絲當年的影子。我感慨了一句。
我現在可不就該是賢妻良母嗎,A打了個笑臉過來,人都是在變的啊, 有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麽樣子。
G可是一點都沒變啊。
A沉默下來, 過了好一會兒, 說, 其實我還是有點擔心她的, 有個寵她的老公日子應該還是好過的吧。她女兒上初中了, 頭發剪得短短的, 酷酷的像個男孩子。你知道現在大家都在講同性戀是遺傳的, 奇怪的是我從來都沒有聯想到過我自己的孩子, 看到G的女兒的照片卻開始擔心了--希望她不要有同性的傾向。 停頓一下, A接著說道,女孩子還是應該結婚生子的。生命的孕育和成長是一個多麽神奇而偉大的過程,作媽媽的感覺是多麽的美好,作為女人錯過這些還是挺讓人遺憾的。
我嘿嘿了兩聲, 我就知道你是個冒牌的。
A也嘿嘿兩聲,讓你去冒這個牌你能冒得來?然後發過來一張困惑的臉, 其實我到底是怎麽樣的自己都不是很清楚。 愛情對我來講好像是沒有什麽性別概念的。 做朋友時,男性朋友和女性朋友還是有著明顯的不同的, 感情過了那個界限性別就很模糊了,同性愛情和異性愛情對我來說,在心理上精神上,是找不出什麽區別的。
這個說法讓我始料未及。我一直以為或者說潛意識裏在希望年少時的事情是A一不小心被G拖進了水裏,隻不過是一時濕了鞋, 原來也不完全是這樣的。 按捺不住心裏的疑問, 我問道,那麽你覺得你現在還能接受同性嗎, 我是說假如你現在單身?
生活中哪裏有那麽多的假如呢,A笑了笑,我對自己的生活感情的現狀還是很滿意的,也沒有想過這些假如類的問題。 遲疑了一下, A又緩緩地開了口, 如果純粹作為一個討論話題來講。。假如孩子未成年的話, 我還是會介意的。同性戀情乃至同性家庭雖然是客觀存在的, 但畢竟是少數個體, 而且有一個重大的缺陷, 不能繁育後代啊, 我還是希望我的孩子在傳統的異性雙親家庭, 哪怕是單親家庭中長大, 然後自然地結婚生子的。 如果孩子已經成人, 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孤家寡人, 那就看我自己的運氣了。 A打過來一個笑臉, 我這個人在感情上一直是被動的, 如果真有這麽一天, 向我靠近的那個人中了我的心意, 入了我的眼,到了那個時候, 我想我也是沒有太多的精力去分辨或者介意那個人是男還是女的。
假如是一個女朋友入了你的眼,那,是好運氣還是壞運氣呢, 感覺到自己在刨根問底,我有點扭捏。
A大笑, 那就是同性戀的運氣了。 愛情總是美好動人的, 不管是同性之間的還是異性之間的, 遭遇愛情都是好運氣啊。
A的故事寫到這裏,就要匆匆收筆了。 祝願A今後的生活, 就像她希望的那樣,溫和從容,歲月靜好,按部就班地過著細水長流的日子,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 她和老公手牽著手,一天天變老。
(謝謝閱讀, 請勿轉載)
俺認為你是好的寫散文者,:)
倆娃媽, 全職工作, 整天忙忙乎乎的, 又不喜歡太辛苦自己, 寫博客一直是業餘的業餘, 有時間有力氣有心情的時候就寫一寫, 其他的時候就潛水讀別人的了, 放鬆放鬆。 等孩子大一些, 會去 試著多寫點。
你應該多寫!
謝謝分享啊。 這麽快就讀完了。 我讀英文書像牛一樣慢, 至今從頭讀到尾的隻有一本 Momoirs of a Geisa. 謝謝對Nancy Garden的介紹。 安妮讓我牽掛, 書名翻譯得真好, 很貼切, 什麽時候也找來讀一讀。
像“舌尖上的世界” 所言, 人類自己給自己設置了很多的禁忌。 其實我在想,阻礙人的靈魂或者精神自由升騰的最基本的,最難意識到的障礙可能就是這具肉身。
這幾天在讀一個文學城博客,博主是個同性戀人, 和A卻是很是不同, 像你推薦一下, 也是一個窗口吧。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12126/all.html
A也是17歲。住在曼哈頓的窮人區,父親是意大利移民,現在是出租車司機。母親是簿記(bookkeeper)。家裏還住著一位祖母。A就讀的高中是紐約最糟糕之一,既像個監獄有像個兵營......。A有著很高的歌唱天賦,她有大量閱讀。她長得嬌小,但是充滿急智、極富想象力......。L對她十分的著迷。A,也顯示如此。
L在學校因為一件其實不是她的事被紀律處分,因為她是學生會主席,三天不能上學。她去等A下課後去坐地鐵、坐擺渡,一遍又一遍,兩人在路途中A在路途中想象她去希臘、去西班牙、去加州、......。L幫她一起想象,帶她去加州。因為A從小在舊金山長大,她向往那裏,她(家裏)沒有能力讓她去加州,她想考Berley......。
在天黑後,A帶著L坐擺渡回曼哈頓,她說這個時候在甲板上能看見曼哈頓美麗的燈火。她指給L看,此時天上的星星與曼哈頓城中的點點燈火對應著,L還找出了對應的亮點......。A指著一個燈火告訴L,這就是地上的L,那個對應的亮星是A她自己,在上麵,觸不可及......。聽到此話,L急忙製止,不可能......。
......。
後來她們從友誼升入愛情。被家人、周圍人發現,被打壓。L去了MIT,A去了UC Berley,分開了。
她們保持通信,L放不下。
......。
書的結尾是以她們reunited為終。美好。最後一頁十分動人。
書名是《安妮讓我牽掛》(我的不地道翻譯,英文是Annie On My Mind)。作者是Nancy Garden。1938年生於波士頓。這個月的23日是她逝世一周年。Nancy Garden是第一位發表以teenager同性戀為題材的作家,寫得十分真實、美好。文字平穩、流暢。她在讀高中的時候,是五、六十年代,她愛上了Susan,......,她經曆了現在的同性戀人不可想象的磨難——從自我認知、頑強生活、堅持內心,......。 2003年得Margaret Edwards Award,2014年得the Lee Lynch Classic Award。82年出版時,曾被許多學校圖書館列為禁書,有的還當眾被焚燒。
同性戀的主題可能是更能展現啥是愛(particularly the part of love called compassionate love)。很有意思。哈,正是該說:學習了!;))
關於女同, 像你所說的, 中國女性親密的朋友關係,就是我們所說的閨蜜, 在心理和精神上和西方女性朋友關係相比應該是更近一步,像手牽手,勾肩搭臂, 乃至睡一張床都是很常見的。這些我和A在中學時期也都是經曆過的。 但是直的女生應該是無論如何產生不了心理生理上的欲望, 或者退一步說接受不了,和閨蜜擁抱接吻等等純粹是兩性意義上的關係的。 所以說“桃園結義” 和 “斷背山” 還是有根本上的區別的。 就像我說A是冒牌同性戀時, A說的, 讓我這個異性向的去冒牌同性戀開始一段同性戀情, 那是絕對行不通的,我是絕對堅持不下去的。
這個主題對我是新鮮的,從沒有這種經曆,周圍親近的朋友中似乎也沒有。盡管跟老美交往的朋友中有兩位男同性戀者(兩對),但是,基本是沒有絲毫深談的機會,所以也是等於無知。所以一直也就屬於”沒機會知道,也不急著想知道“的心態。
這次重讀你的全文,覺得這方麵的敘述(描寫)屬於十分淡薄的。貴文中的”戀“的部分屬於是”此處省去兩萬字“的方式,估計不是你思考不夠,不是寫作不力,很可能是其他原因。不必追究——不重要。
啥是”同性戀“?我覺得好像一旦看出男性之間有戀,更容易想象那是真戀,女性之間,尤其是中國女性之間,比閨蜜再往前走一步就是戀?女性之間精神層麵的高度交往、相互依賴乃至傾慕,好像不是稀奇少見或者讓人不可思議的。在這個基礎上兩位要好的女友形影不離、晚上合用一張床(不是平常說的”同床"的意思),也應該是能常常看見的,能理解的,是嗎?這個是不是在嚴格意義上——至少按照西方同性戀的情況——不屬於“戀”的?
Anyway,我對這個領域還是沒有搞懂過,隻是現在碰上了,就想想這是啥而已。
你是心靈、心細的人,從你描寫人物時對雙方的心裏(思)“照顧”和把握,能觀豹一斑的。這是與生俱來的特質。
對話的大架是真實情景, 過後我想了很多, 寫出來加了自己的潤色。
不好意思在你博客留下一行字, 還有個typo, 已經糾正過了。
我斷斷續續得一直寫的是散文風格的日誌, 其實比較打怵寫敘事體的, 所以一直不敢嚐試小說。這一篇寫完回過頭看過去, 語言結構也是鬆鬆散散, 有點四不像啊。
關於同性戀, 個體之間差異應該還是很大的, 千姿百態, 各有不同吧。 我身邊有幸有A這樣一個好友, 就把她寫下來了。
因為你在我博客裏留了個言,我“追”過來看。題目好奇,點看,讀了前兩篇,迫不及待等下集,這是收尾,忍不住留個言在這裏。
我覺得這集的對話好像是全集中最精彩的,一邊讀一邊想,這是實情記錄,還是作者的提煉?深刻,很真實感。細膩。沒有思考的心靈應該不會那麽的自然細膩。等有空讀讀你其他的文字,看看是因為這個主題的原因還是你就是個天生作家。
對人際愛情的描寫,後半段的對話精彩無比,讓“圈外人”(包括非同性經曆的人)看到了窗戶裏麵的東西。
文字用的再普通、平常不過了。精彩在留動(敘述)中作者的心、思,就好像坐在對麵,漫不經心,但是,就是思想精彩。
很高興有機會讀到你的寫作,期待更多。
周末好!
"愛情總是美好動人的, 不管是同性之間的還是異性之間的".
那麽, 同性戀是生理現象,是心理現象,還是社會現象? 我不知道是否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