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樂文摘

開篇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惘然.
個人資料
正文

千皴萬染出黛玉

(2005-12-04 21:50:04) 下一個

紅泥火爐

jianghong651@sohu.com


林黛玉,多少紅迷心中的珍愛!用水石清華的話說,她,美得讓人心疼。這一句抓住了黛玉美的靈魂——千古獨具的風雅之美、靈性之美,這樣一個絕世獨立的美女,曹公是怎樣刻畫出她的外貌和神韻的呢?“門外山川供繪畫,堂前花鳥入吟謳”,工詩善畫的曹公,在書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化用了許多繪畫技法。脂批早有言雲:事則實事,然亦敘得有間架、有曲折、有順逆、有映帶、有隱有見、有正有閏,以致草蛇灰線、空穀傳聲、一擊兩鳴、明修棧道、暗渡 陳倉、雲龍霧雨、兩山對峙、烘雲托月、背麵敷粉、千皴萬染諸奇書中之秘法,亦不複少。我認為曹公在寫黛玉形貌時,突出地運用了千皴萬染法,試從頭看起。:

   第一回中用幻筆寫出黛玉前世,乃是吸取了天地精華和神瑛灌溉的甘露的仙草一株,既是仙草,必然有搖曳縹緲之姿態;飽受灌溉之恩無法償還,心內必然幽怨纏綿。這樣的來曆,已為其出場,彌漫上別樣的淒美色彩。即使其降落凡間,也具備了超脫出肉體凡胎的稟賦,更是注定了其天然一段情腸,為情而生,還淚而來,情絕而去,全身心地投入演出那一曲情天恨海,驚動古今。 
   第二回:用側筆寫出雨村眼中的黛玉  “我這女學生言語舉止另是一樣,不與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  
          另是一樣——即不同、不俗;
          不與近日女子相同——將世俗女子盡皆抹倒,為了出一黛玉,真是不破不立。
          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寫母乎?寫女乎?我們完全可以理解成母女的不凡互相映襯,這從根基裏帶來的不凡神韻,誰能堪比?
   雨村寥寥數句,為後文留下了無限地步,也給讀者以無窮的想象空間,我們聯想那名門世家,書香門第的深深庭院裏雖嬌弱但不凡的小女子形象,已生敬愛與憐愛。
   
    第五回:眾人眼中的黛玉  “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麵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這是開始正麵描畫黛玉形貌,那股子前生帶來的抹滅不掉的精神氣質仍透過弱不勝衣的嬌弱身軀散發出來,眾人也看到了其不俗的一麵,但此時黛玉在我們眼中還是抽象的。緊接著鳳姐風風火火地出場,借鳳姐的三寸步蘭之舌描摹黛玉,曹公真是一石兩鳥的取巧之筆,鳳姐果不負我們所望,眨眼間,一歎一悲一喜,“天下真有這樣標誌人物!這通身的氣派!”一錘定音地給我們的想象以界定:形容標致,儀態高貴。黛玉的形象進一步具體化。
   
   但是曹公猶不罷休,畫人要畫魂,他還要用追魂攝魄之筆,還要從前生的緣分、今生的知己——寶玉眼中細細去揣摩黛玉形貌:於是我們和寶玉一起看到了顰顰有奇眉有妙目,淚光點點,嬌喘微微,態如嬌花如弱柳,心較比幹多一竅,寶玉這一望,從麵龐到身姿直至最後竟看到了顰顰的玲瓏心裏!不是知己,焉能如此?從外到內,由遠及近,層層皴染逼近,黛玉至此形神兼備。
   
   後文中還有兩處對黛玉形貌的神來之筆:薛蟠的一見就早酥倒了和興兒所說的怕氣吹倒了林姑娘。黛玉通身的美由內向外散發,已至雅俗共賞的極致,所以連薛呆子和興兒這樣的俗人也能感覺得到。這是曹公太偏愛林妹妹了吧,似乎覺得意猶未盡,便又在那美人圖上回補兩筆。但別人眼中的黛玉美則美矣,他們欣賞的卻不是黛玉美的實質,當黛玉唱著:儂今葬花人笑癡時,隻有寶玉不但不笑癡還偏能暈倒,當寶玉發現齡官畫薔時先想到的是有人東施效顰,這說明在寶玉眼裏林妹妹的風韻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以寶釵之豐美,湘雲之健美,寶琴之後來居上,卻誰也奪占不了林妹妹在其心中的地位。這裏又用了烘雲托月之法吧?
   
   對於人物外貌的處理,更多的作者是一勞永逸,用這麽多的筆墨和層次來描畫一位人物的外貌,我們在幾部小說裏見過?曹公卻是如此變換視角,千皴萬染,為我們畫出了一位千古奇女——林妹妹,曹公的文章也就成為千古奇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