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精氣神學說的基本內容 精氣神是構成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組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要素。俗話說:“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精氣神學說是研究精氣神與人體生命活動關係的學說,在健身氣功學說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壹)精 精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人體各種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人體各種營養物質的總稱。精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精,即是通常所說的生殖之精;廣義的精,泛指壹切精微物質,包括氣、血、津液和從飲食物中攝取的營養物質。精又有先天和後天之分。先天之精是稟受於父母的生殖之精,是生命之源;後天之精是指水穀等營養物化生而成的精。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是相輔相成的,先天之精依賴於後天精氣的不斷培育和充養,才能發揮生理效應;後天之精又依賴於先天之精的活力資助,才得以化生不息。 (二)氣 氣是儒養人體的精微物質,是推動人類生命活動的根本動力。人體的氣有先天氣和後天氣兩種。先天氣又稱元氣,是人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先天氣是來自於父母的精氣,但必須得到後天水穀精氣和呼吸之氣的不斷補充與滋養,才能發揮其推動人體的生長和發育,溫煦和激發各個髒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後天之氣包括宗氣、營氣和衛氣等,是由水穀之精氣和自然界的清氣運化而成。宗氣是由脾胃化生的水穀之精氣和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相結合而成,它不僅能上出息道,以司呼吸,發聲音,而且又能貫血脈,以推動和調節心髒的博動,還能靠肺的肅降作用,蓄於丹田。營氣是指行於脈中富有營養作用的氣,主要來自脾胃運化的水穀精氣,由水穀精氣中的精華部分所化生,具有營養並化生血液的生理功能。由水穀精微化生而來且行於脈外的氣稱為“衛氣”,其主要生理功能除能夠護衛肌表、防禦外邪入侵和溫養髒腑、肌表、皮毛等,還能夠調控腠理的開合、汗液的排泄以及維持體溫的恒定。 (三)神 神是指人的思想意識活動和內在髒腑精氣在外的表現。它是在精、氣的基礎上產生的,因此同樣具有物質基礎。神是依賴氣和形體的存在而體現其作用,整個機體從大腦到內髒,從五官七竅到經絡、氣血、精、津液以及肢體的活動,無不依賴神的作用而維持其正常生命活動。古人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論斷,可見神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神可分為“元神”和“識神”兩種。“兩精相搏謂之神”,這個神是接收了父母之精在胚胎時即已形成,是先天之神,稱為“元神”。它具有不受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支配而主宰生命活動的功能。“識神”係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實質是指人的大腦功能,是大腦對外界事物的反映,它主宰著人的壹切精神心理活動與行為活動,影響著整個人體各方麵生理功能的協調平衡。“元神”是“識神”的基礎,又靠後天精、氣滋養,抑製“識神”,保護“元神”,從而發揮“元神”所固有的潛在作用。 二、精氣神學說在健身氣功中的應用 精氣神三位壹體,相互為用、相互促進、相互轉化,正如古代養生家所說:“積神生氣,積氣生精,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健身氣功鍛煉對精氣神三者的相互滋生和轉化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 健身氣功鍛煉人體的精氣神,各種功法方法不壹,但大多通過疏通經脈,煉氣以養,涵養精神等逐步實現的。通過對人體身上的壹些經絡、穴位和人體上、中、下三個丹田,特別是對以“兩腎為中心”的下丹田以及膻中、勞宮、湧泉等經穴的意守、存想和特定的呼吸法的鍛煉、調節來實現的。意守以臍為中心腹部丹田的鍛煉,主要是加強對“神、氣”的鍛煉。意守命門、關元、會陰的鍛煉,除具有煉神氣的作用外,重點是“煉精”。而意守勞宮、湧泉的鍛煉,則更有利於誘導”清氣上升”“濁氣下降”……。由於以臍為中心的丹田與“兩腎”和全身的髒腑、經絡都有密切聯係,這就決定了它們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健身氣功非常重視養生煉氣,通過煉氣以養,增強人體氣化(氣化指氣的運動和變化),使全身之氣充沛。人體的氣具有很強的活力,流行於全身,無處不有。氣的升降出入運動稱為“氣機”。氣機暢通,氣才能在髒腑、經絡、四肢、諸竅中川流不息,維係、推動、激發、協調、平衡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氣機的升降出入運動暢通無阻,機體則健旺。否則,氣機失調,即氣機的升降出入運動受阻,機體就會出現“氣滯”“氣逆”“氣陷”“氣結”“氣鬱”和“氣閉”等病理狀態。氣機運動壹旦止息,生命活動也就會終止。可見,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健身氣功養生煉氣,壹是通過導引、行氣、按摩等方法激發和培補元氣,二是結合各種調神、調息、練形的方法來增強人體氣化功能和促使氣血運行。 健身氣功鍛煉中,尤其重視對“神”的保養。健身氣功壹直把同源、同生、同時存在的形和神看做人體生命活動中統壹整體的兩大要素,主張“形神共養”。認為隻有“形與神俱”,才能“盡終其天年”。所謂“形神共養”,是指健身氣功實踐中同時注重形體養護和心神調攝,既要使形體健康,又要使心神健旺,還要使形體與心神協調、均衡地發展。修身以立命養神,存心以安心養性,如此長期鍛煉,可以培養和陶冶人的高尚情操,達到精盈、氣充、神合的修身養性目的。 http://health.kaiwind.com/ys/yd/201304/02/t20130402_875969.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