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氣功·五禽戲”功法源流
五禽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國遠古時代。據史料記載,當時中原大地江河泛濫,濕氣彌漫,不少人患了於關節不利的“重?”之症,為此,“乃製為舞”,“以利導之”。具有“利導”作用的“舞”,正是遠古中華氣功導引的壹種萌芽。《呂氏春秋·古樂篇》也有類似記載。這種“舞”與模仿飛禽走獸動作、神態有關,我們可以在考古文物和曆代文獻中找到其依據。《莊子》說:“吹?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伸),為壽而已矣。”其中,“熊經鳥伸”,就是對古代養生之士模仿動物姿勢習練氣功的生動而形象的描繪。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44幅帛書《導引圖》中也有不少模仿動物的姿勢,如“龍登”“鷂背”“熊經”,有的圖雖然注文殘缺,但仍可看出模仿猴、貓、犬、鶴、燕以及虎豹撲食等形狀。
對華佗編創五禽戲的記載最早見於西晉時陳壽的《三國誌·華佗傳》:“吾有壹術,名五禽之戲,壹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並利?(蹄)足,以當導引。”南北朝時範曄在《後漢書·華佗傳》中的記載與此基本相同,隻是對個別文字略作修飾,全段並沒有太大出入。這些史書證明了華佗編創五禽戲確有其事,遺憾的是僅有以上文字,未及其他,動作更無從引證。
從現有文獻資料看,南北朝時名醫陶弘景所著的《養性延命錄》最早用文字描述了五禽戲的具體動作。由於南北朝距東漢末年不過300年,因此,可以認為該套五禽戲動作可能比較接近華佗創編的五禽戲,但是習練起來動作難度較大。此後,明代周履靖的《夷門廣牘·赤鳳髓》、清代曹無極的《萬壽仙書·導引篇》和席錫蕃的《五禽舞功法圖說》等著作中,都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比較詳細地描述了五禽戲的習練方法。這些五禽戲功法與《養性延命錄》所載有較大出入,“五禽”動作均為單式,排序也變為“虎、熊、鹿、猿、鳥”。但其文字說明不僅描述了“五禽”的動作,而且還有神態的要求,並結合了氣血的運行。這些寶貴的文獻資料為後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
五禽戲發展至今,已形成不少流派,每個流派都有著各不相同的風格和特點,有些甚至冠以華佗之名。總的來看,他們都是根據“五禽”動作,結合自身練功體驗所編的“仿生式”導引法,以活動筋骨、疏通氣血、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為目的。其中,有偏重肢體運動,模仿“五禽”動作,意在健身強體的,為外功型,即通常所說的五禽戲;有仿效“五禽”神態,以內氣運行為主,重視意念鍛煉的,為內功型,如五禽氣功圖;有以剛為主,通過拍打、按摩來治療疾病,甚至被用於散手技擊、自衛禦敵的,如五禽拳、五禽散手等;還有以柔勁為主,講究動作姿勢優美矯健,以舞蹈形式出現的,如五禽舞、五禽舞功法圖說等。
“健身氣功·五禽戲”的動作編排按照《三國誌·華佗傳》的記載,順序為虎、鹿、熊、猿、鳥;動作簡便易學,數量沿用了陶弘景《養性延命錄》的描述,為10個動作,每戲2動,並在功法的開始和結束增加了起勢調息和引氣歸元,體現了形、意、氣的合壹,符合習練者特別是中老年人運動的規律;動作素材來源於傳統,在古代文獻的基礎上,汲取精華,加以提煉、改進;動作設計考慮與形體美學、現代人體運動學有機結合,體現時代特征和科學健身理念;功法符合中醫基礎理論、五禽的秉性特點,配合中醫髒腑、經絡學說,既有整體的健身作用,又有每壹戲的特定功效;動作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沈穩、猿之靈巧、鳥之輕捷,力求蘊含“五禽”的神韻,形神兼備,意氣相隨,內外合壹。
http://health.kaiwind.com/ys/yd/201305/30/t20130530_9025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