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問題青少年》係列一:為什麽我十歲的女兒如此憤怒

(2021-01-05 19:10:36) 下一個

寫在前麵

---Ruby Sun

 

            曾幾何時,你的家裏有一位聰明的小王子和一位漂亮的小公主,他們是全家人眼裏的珍寶。他們乖巧聽話,天真爛漫。 學校老師同學們都喜歡他們,說他們是最甜的小孩Sweet Kids。你們家人經常在一起做一些愉快的事情,一起野營爬山,戶外運動;一起享受音樂劇和嘉年華;一起在草地上打滾兒......

 

          突然有一天,當一家人慶祝完他們10歲的生日後,美好的而和諧的家庭氛圍,突然被某種神秘的力量籠罩住了,開始變得有點灰暗和無奈.......一種難以名狀且實際存在的力量在互相博弈。 那個乖巧聽話的小公主和小王子再也不是“聽話”的孩子了,當你一如以前那樣跟他們說話,他們再也不想聽。進而,當你再次指出他們的某些行為不合適的時候,他們會不高興,會憤怒,會再也不想跟你對話。任憑你努力,你反思,你調整,似乎你再也不能找到那個曾經的乖巧孩子和那個充滿童話般的和諧的家庭關係。事實是,你越是努力,越 想把以前那個曾經歡樂和幸福的家庭時光找回來,你越是失望。

 

        你的孩子沒有停止憤怒,而你感受到的往往是痛苦,挫折,無所適從,甚者是自責和恐懼。你想繼續一如既往的給他們教育,教他們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教他們做人做事的道理,帶領他們認識世界,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跟他們一起積極參加各種戶外活動,督促他們保持健康和運動,鼓勵他們尋找和發揮自己的潛能。這一切,都是似乎讓你不走到一種‘教育失敗’的邊緣無法自拔。於是,你們是否與我一樣開始尋求答案?

    


 

                            【第一篇】

  

為什麽我十歲的女兒如此憤怒?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係博主)

圖片來源:https://www.freepik.com/photos/love

 

        周一早上,我吃過早飯,坐在電腦前打算開始一天的工作,我孩子爸爸突然推開我房間的門,表情非常嚴肅,沉著臉,皺著眉頭,大步走到我麵前說:看看你家孩子寫的。他手裏端著孩子的筆記本電腦,我順勢湊過去一看,一封Email正文寫著:F***you!F***you!.....Everybody talks at the back ,yell,This family is a good place to die in (F*** word連續七八個)..... 每個人都在我的後麵,叫喊,我在這個家活不下去了!)。

 

       我仔細看郵件的來源,居然是我剛滿10歲的女兒Emma發給她自己的Email,用來發泄不滿。我頓時心裏一揪,但表情依然平靜,聽孩子爸爸敘述他如何發現這封以郵件和他剛剛又對著孩子發了一通火......顯然,爸爸情緒帶著明顯的”被攻擊”和 ‘’被侵犯”感。我盡量克製住內心同樣的感受,看著這個Email 發出的時間,迅速地回憶......

 

         那天的場景是:早上Emma 起床有點晚了。我下樓時順勢推開了她房間門,提醒她動作快一點,要上課了!語氣較急,聲音比較大,我們沒有目光和身體接觸,隻是站在門口“喊”她: 快點去洗臉刷牙,下樓喝水吃早餐,不然來不及了......之後就發生了這種方式表達“憤怒”的事件。她信中罵著髒話,帶著強烈的不滿和憤恨!  顯然也讓我進入坐立不安的狀態。

                   

       但是,事情發生後,我沒有直接找女兒Emma談話,我想先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怎麽樣幫助孩子梳理情緒。同時,我也需要時間來先處理我自己的情緒。


 

區分孩子的“憤怒”

 

(一)憤怒圖譜 Emma’s anger map

 

          兩年前,我們全家從紐約上州搬到加州灣區。搬家使得孩子脫離了朋友和她熟悉的環境,這一波搬家的“衝擊波”,Emma似乎還沒有平複,緊接著就進入疫情。疫情期間網課,平時不出門,孩子少了戶外活動的同時,也少了在學校裏,跟她的同學們的日常近距離交流。這些變故,的確都很容易會引發孩子的心理的情緒的極端反應。

      新搬到一個城市,新的團體,新的環境。先不提美國東部和西部學校教育的各種不同,就光是換朋友,找圈子來融入,孩子就麵臨很多挑戰。剛開始Emma很難找到契入點。跟Emma聊天我了解到,有一段時間,下課了,她隻能跟男孩子們玩。她們班上的女同學們在她插班的時候,幾乎都有了固定的玩伴。我曾經試圖拉了幾個跟Emma 表示友好的女同學,讓她們多跟Emma 玩,但三人行,後來就的結果可想而知。這些也都是Emma成長路上的必經磨煉吧。我能做的就是引導她在新的環境中如何交朋友增進友誼 。同時,在新學校和學習中調整和預備融入新環境。


 

     起初,Emma經常會自稱她是個“town boy”(Tom boy 假小子),然後就一副向我們或外人展示她很強壯的樣子。開始我以為她在鬧著玩。(“Small town boy”是一首鄉村歌曲,塑造了一個無所畏懼的小鎮男孩形象:I'm a dirt road

In the headlights,I'm a mama's boy,I'm a fist fight。....I kinda give a damn

I kinda don't care 我是一條土路,在大燈下,我是媽媽的男孩,我是拳頭大戰。....我很可惡,我有點不在乎)。 自稱“town boy ”這個小動作,我清楚,那是Emma 內心自然的防禦機製使然,她給她自己的種種不適應,找到的一個出口。看著她故作強大的樣子,我內心還是很心疼,但同時也有為她高興,因為我相信她能找到適合她的方式調整好。

 

        

(二)適當的憤怒

 

       憤怒通常是對威脅的反應。遠古祖先,他們麵對威脅生命的情況,必須采取即時行動和強大的憤怒才能生存。從這個角度上看,憤怒會促進我們生存。

情緒的演變使我們保持安全。我們的戰鬥反應不斷演變,因此我們可以防禦敵人或危險,這也是出於憤怒。

   

     現代社會裏的成人往往是當麵對危險、不尊重,不公正或著未預期的身體或情感傷害時,才會表現出適當的憤怒。而一些,引發適當憤怒的情況, 比如,成年人看到一個孩子受到虐待;知道某人犯了罪但並未因此受到懲罰;個人未經允許進入你的個人空間;有人毆打或向你施加暴力等等,這些情況都會觸發適當的憤怒,許多專家也將其稱為:義怒。  若當人們在以上這些情況下停止憤怒時,人們會變得無動於衷,失去理性判斷的能力。這比憤怒更令人擔憂,並且可能發展成為一種極具破壞性的心理狀態。

 

      心理學提示,青少年時期的適當的憤怒有助於,激勵他們去解決問題,當青少年覺得事情不正常時,他們會生氣。如果事情不是應該的樣子並且需要改變,那麽適當的憤怒會促使他們去做點事情,並激勵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不當的憤怒

 

       並非所有的憤怒爆發都有嚴重的誘因。這些通常是基於非理性的信念,不切實際的期望,錯誤的觀念,錯誤的交流,驕傲,或拒絕改變主意等等誘因產生的憤怒,通常是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不當的憤怒沒有充分的依據,而且常常與根本原因不相稱。人們在這種心態中也更有可能表現出暴力和侵略性,這就是為什麽不合理或不適當的憤怒是危險的。心理學提示,這種情況往往起源於童年時期的經曆“在童年時期,抑製憤怒或自由表達情感的人,由於不適當的觸發因素,更有可能突然爆發出憤怒。” 舉個例子,比如小事無法解決時,會遇到極大的憤怒;如果青少年在日常轉換之類的瑣碎事情上引發極大的憤怒,就要當心憤怒表達的不當性。  

             

      2020年初,全球疫情大爆發。家長在家工作,孩子在家上網課。網課給在家工作的家長,帶來了很多應接不暇的新挑戰尤為突出的一點是孩子網課自控力問題。孩子會趁大人不注意,假裝在上課,實際上是開電腦小窗口跟同學聊天,或者是看視頻或者玩遊戲等等。

 

      我們發現Emma 會經常趁我們不監督她上課的時候,在自己本應該用於上課的電腦上,偷偷打第二窗口,去看一種網絡視頻。通過檢查她的曆史記錄,我們發現,有一種 用Gacha LifeLunime公司推出的一款休閑題材社交模擬人生的遊戲裏邊的人物設計的網絡視頻,Emma 看的比較多。我和她爸爸,網上惡補這種遊戲和視頻的相關信息。最後發現,在美國這裏,網上能都查到的資料,大部分都是負麵評價。以為很多 網友自製的視頻,水平參差不齊,有很多錯誤的引導。我們初步判斷,Emma的謾罵語言模仿來自那些視頻。當受到刺激或形成不滿的情緒後,無意識中,打開了她強大的“鏡像神經元“,進而毫無控製地,表達了她隱藏在潛意識裏的不適當的“憤怒”。(   這類關於網絡和網絡安全類的問題,會在我的這一係列《問題青少年》的文章裏,跟大家探討。)         

 

        在憤怒的背後通常是困難的情緒。例如青少年試圖避免傷害或自己感覺到的沮喪或悲傷而表現出的無所適從。陷入困境的青少年以有問題的方式表現出憤怒時,家長通常需要幫助青少年了解導致這種情緒的原因以及如何以更健康的方式表達和消除情緒。

 

青少年時期的情緒腦和理性腦尚未發展成熟

 

      孩子從幼兒時期進入青少年時期,會因每個個體的不同,年齡上呈現不同。據我觀察,Emma從九歲 進入到十歲,這一年裏,她的體重增加很快,由原來的50多磅增到60多磅,個頭也增加不少。我看到這些變化,也早早地在預備著她進入青少年期,拚命地多方吸取各種關於青少年的成長和心理知識,這裏就把我之前學習的關於前青少年發展階段的一點粗淺所得跟大家分享。

     

         前青少年期(Preadolescence、pre-teen、tween)是人類發展中在幼兒青少年期之間的階段,一般會以青春期的開始認定為前青少年期的結束,也有些會直接用年齡作定義,例如在wiki pedia上,把前青少年期定為10至13歲之間。

 

圖片來源:from Wikipedia

     

       前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在許多方麵都與年幼的孩子有不同的世界觀和行為表現。通常,與最早的童年那種緊張,幻想為導向的世界相比,前青少年的生活,更現實又更相對成熟明智,並伴隨著現實的思想和行動。有人說這個時期是最“啟智”的發展階段。相應的你會發現,這個時期的孩子的情緒已經不那麽“無緣無故”讓大人難以琢磨了。他們常常會產生一種“有目的性”的感覺和情緒,並由此產生影響或者堅持不懈地采取行動的願望和能力,這可以包括更現實的工作期望,例如“我長大後想當工程師”,而不是“我想當個公主”。

 

      這個時期的孩子,他們通常表現出更多的“通過獲取知識和能力來控製外部現實”的趨向。真正能觸發他們擔心的事情,可能更多地是擔心類似綁架,戰爭和可怕的媒體事件等事情,而不是幼兒時期的幻像事物,例如,女巫,怪物,鬼魂等等。進入前青少年期時,也會有伴隨而來更多的挑戰及情緒的焦慮。 

 

       腦科學提示我們,情緒不是大腦意識地控製的,大腦處理情緒的部分是邊緣係統 (Limbic system 指包含海馬體及杏仁體在內,支援多種功能,例如情緒、行為及長期記憶的大腦結構) 人們認為,這部分大腦在人類曆史上發展得相當早,因此非常原始。這就解釋了為什麽情緒反應通常很簡單但卻非常有力:比如你的哭泣,逃跑或大喊。這是因為這些回應是基於生存的需要。情緒與記憶和經驗緊密相關。就如同,如果之前發生過不好的事情,那你對相同刺激的情緒反應可能會很強烈。

 

        嬰兒會感到情緒激動,但不一定會推理。情感也與價值觀緊密相關:情感反應可以告訴你,你的價值觀是否已受到挑戰。理解與記憶和價值觀的這種聯係是管理情緒反應的關鍵。據當代腦科學研究顯示,青少年的情緒大腦回路還未成熟,一般學界的共識已經到了25-30歲。所以,青少年情緒反應不一定與當前的情況或理性有很大關係。這就提示家長,有必要憑理性和知識,幫助青少年意識到自己的反應來克服情緒障礙。這就是為什麽在Emma之前如此憤怒表現麵前,我雖然內心感覺糟糕透了,但我還是冷處理來調整和認知。相信家有10來歲的孩子的家長,都會有這種體驗。10來歲的孩子的表現,你不用太在意,但也不能不在意,這幾乎就是一種考驗父母用心程度和教育水準的‘上帝拷問’了。

      

家長的心理準備與建設

 

           說實話,看著孩子發出如此“謾罵”式的憤怒,剛開始,我的心理多少有些崩潰。因為我的孩子從來沒有這麽對我如此粗暴地表達過。我感覺被嚴重的冒犯了。她的憤怒不管是什麽方式,我都感覺到了威脅,挑戰,壓力和一過性的無所適從。但經過調整,我需要更理性的處理這個事情,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和接下來我對青少年問題的關注的一些列有待我去學習和研究的話題。

 

       懂得心理學的家長會明白,我們情緒中的‘’被冒犯感”源於內心深處的“挫敗”情緒。而事件發生後,我的挫敗情緒原因是在於一直以來給孩子的教育施授慣性遭遇緊急製動,所產生的不適應。所以,事情一發生就立馬給孩子一頓批評式的“教育”往往會使事情更糟。

 

        當你的孩子還是被爺爺奶奶寵愛的剛剛學步的幼兒,他/她突然”發脾氣“或許會逗樂全家,甚至有時會被父母當作家庭笑點在親友麵前提及。很多嬰幼兒的家長處理孩子“發脾氣”的方法不一而足。有的是故意引開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暫時離開情緒。有一些家長會抱緊孩子安慰,如果不成功,家長就任由孩子‘擺布’;而有些家長處理幼兒脾氣則是‘不理’,任由孩子哭鬧,等孩子哭到不哭為止。更有些家長會因孩子哭鬧,而不問緣由的以各種形式‘懲罰’孩子。然而,在孩子還無力表達和對抗大人的權威的時候,憤怒似乎早已埋在幼小的孩子心靈深處,進入潛意識。

            

        通常孩子2歲,在美國會被稱為Terrible twos。這個時期的孩子對什麽事情都說“no”,有時會毫無緣由地哭鬧。麵對這種“無緣無故” 情緒,在很多家長看來是一種類似“襲擊”式的冒犯,有些家長會簡單地“no”回去,強製孩子服從自己。但是,問題來了,這種教育的慣性,在孩子進入青少年期後,會發生很多與家長的正麵“衝突”。也就是,當大人的“權威“ 觸碰到自我意識逐漸成長和強大的青少年-teenager 的時候,這種局麵往往是猝不及防的。家長也會意識到,這種”衝突“ 再也不會是以單邊的家長勝利而告終了。

 

 心理學提示:憤怒是青春期的正常部分,可以是對外界壓力的健康情緒反應。憤怒是青少年的第二情感,因為它常常掩蓋其他潛在的問題,包括悲傷,傷害,恐懼和羞恥。當這些潛在的情緒變得過多時,青少年通常會通過抨擊來回應。

 

          青春期由於生理的原因,青少年的大腦會發生巨大變化。青春期大腦在此階段快速發展,但是前額葉皮層(大腦的決策部分考慮了行動的後果)仍在建設中。直到成年,前額葉皮層才完成發育。這就是為什麽許多青少年從12歲到18歲比其他發展階段更衝動和情緒化的原因。他們會在思考和大喊之前采取行動,而不考慮後果。他們可能會毫不猶豫地表達自己的憤怒,沒有過濾的能力。這並不是說青少年想發脾氣,他們隻是不知道怎麽做。


 

        我們說人無完人,家長也不是完美的,父母也可以在孩子麵前示弱,或者重新來過。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有挫敗感很正常,但大可不必把情緒放大,進而用大人的權威去“教訓”孩子。但出現問題,家長反思是有必要的。我和幾個同齡家長朋友交流發現,他們都會或多或少有這種感覺,即便這事不是發生在我和我們的孩子身上。 我們回憶一下,我們是否也曾在內心裏對自己的父母有過怨懟,甚至內心裏說過:我恨你們?! 有時,一種健康的家庭衝突,讓我看到孩子內心人格的成長和外顯。這絕對值得我們家長花時間來處理並創造性地與孩子共建接下來的成長之路!

              

 

培養孩子正確認識情緒,表達情緒,管理情緒

   

           在青春期也是青少年開始分離和個體化的心理過程。他們開始從父母那裏撤出更多,以尋求成為自己並獲得獨立。當父母盡力控製,而那個青春期的孩子正努力脫離時,事情就會變得很熱烈,並升級為憤怒的爭論。這種緊張局勢常常導致衝突。麵對這些變化,如果家長還是慣用”權威“壓製法,對孩子發一通火後,就置之不理了,那一定會產生很多摩擦,對孩子身心發展帶來阻礙,同時,很有可能為日後“代溝”的形成,埋下伏筆。所以,家長在控製和管理自己情緒的同時,也要幫助孩子正確的認識情緒,表達情緒和管理情緒。

          首先要認識情緒和情感。人類情感和情緒是很複雜的。把人的情緒和情感分類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比如,英文的詞匯表達“happy”高興,就可以有幾十種不同的單詞來表達“高興”【如下圖1 】。這讓我想起我曾經參加的心理學培訓。課上我們的老師介紹的“感覺和情緒分類的課程筆記”【如下圖2】。我把表格張掛起來,每天都可以隨時對照,用來認識自己的各種感覺和情緒。經過一段時間的認識分辨的訓練,我會提高對自己情感的分類的敏感度。 這樣更容易去幫助孩子,學習認知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圖1」圖片來源:Beverly Hartz,” Pastoral Care and Chaplaincy” Class note,Fall 2000

圖2」圖片來源:Beverly Hartz,” Pastoral Care and Chaplaincy” Class note,Fall 2000

 

          情緒的管理,關鍵在於識別情緒背後的真實想法和對想法去做出正確的情緒表達。暴力情緒很容易采用暴力表達。例如,當某人侮辱或虐待你時,你會感到很想打他們;陷入交通擁堵的人們,猛擊方向盤,反複按汽車喇叭或卷入道路憤怒事件。所以如何認知情緒,管理情緒,合理地表達情緒,對於青少年和家長都至關重要。那麽我們如何跟自己的孩子一起來練習如何選擇表達自己的情緒或引導怒氣呢?下麵舉個我經常用的方法,尋找“憤怒”背後的真實想法。

 

跟孩子一起練習管理情緒

圖片來源:https://www.freepik.com/photos/background'

       

      成年人知道最好的控製脾氣的工具是:自我意識和自我控製。我們會說控製你的情緒,控製你的火氣,可青少年控製情緒的力量需要從小訓練和培養。一些可參考的方法,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練習。

 

1)找出問題(自我意識)。

 

        家長幫助孩子去尋找憤怒的路徑Anger map, 了解或深挖孩子為什麽感到憤怒。盡量傾聽孩子,讓孩子表達和自我感受情緒的啟、承、轉、發。這樣你才可能幫她判斷或提示她采取行動做出反應。什麽讓我生氣?我感覺如何,為什麽?幫孩子練習,可以讓孩子在腦海中或大聲地進行此操作,越清晰越明確越好。

 

(a)“我真的對媽媽很生氣,因為媽媽喊我起床,我不願意,盡管快上課了”

(b)媽媽對我大聲叫我,我又不能對她大喊,這不公平!”我的感覺是憤怒

(c)“早上老師點名,我要遲到了,可我還沒有起床,我感到著急”。

 

2)做出回應(自我控製)

 

       幫孩子練習在發泄情緒前,先考慮一下可能的解決方案。停下來一分鍾,讓自己有時間來處理自己的憤怒。幫孩子問自己:我該怎麽辦?考慮至少三件事。例如,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可能會認為:

 

(a)我可以把我的不滿寫成email 發給我自己,發泄我的不滿。

(b)我可以無視媽媽的呼喚,呆在房間。

(c)我網課遲到,我也不擔心。

 

3)考慮後果(自我獨立)。

 

讓孩子自己思考,她提出的每個不同反應可能產生的結果。問自己:這些選項中的每一個都會發生什麽?例如:

 

(a)這個email 裏我罵人了,罵人是我不應該做的。

(b)無視媽媽的呼喚,媽媽可能會因為我要遲到了而又來喊我。

(c)我不想網課遲到,我要趕緊下樓吃早餐.....(憤怒中冒出來的想法似乎不是一個真正的選擇).

 

4)做出決定(培養責任感)。

 

        分析過後,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三件事中的一項來采取行動。我最好的選擇是什麽?要考慮周全,或許我可能心裏已經對媽媽大吼大叫了,這是下意識的反應。媽媽叫我的時候,也到了我該起床的時間了。但要我起床晚了,我上網課要遲到。因此,選項(c)似乎是最佳選擇。

 

5)檢查進度 (效果複查)。

 

       在孩子選擇采取行動並且情況結束之後,家長需要花一些時間思考和觀察,是否這種練習, 可以幫助孩子對情緒的表達更準確。即使事情已經過去,孩子現在沒有憤怒情緒,家長依然可以請嚐試使用這種練習方法,以幫助防止青少年內部積聚憤怒的情緒。緩解情緒,可以鼓勵或跟孩子一起,例如 :去散步/跑步參加運動;聽音樂,編寫東西,鼓勵孩子寫日記,或者填寫【下圖】的憤怒地圖,寫下想法和感受,分析感覺背後的真正因素。

 

 

何時尋求額外的幫助

   有時候,孩子的憤怒沒有停止,表明更多事情還在持續。如果以下或類似情況發生,家長需要提醒孩子,這種情況發生,需要跟家長及時溝通。

 

  • 對過去或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具有持久的憤怒感。

  • 經常會感到煩躁,脾氣暴躁或心情不好。

  • 會對自己產生持續的憤怒。

  • 會感到憤怒持續數天,或者想傷害自己或他人。

 

      憤怒是一種強烈的情感。有時會感到不知所措。學習如何應對強烈的情緒而不失控製,是變得更加成熟的一部分。

 

心理疾病級別的“憤怒” 需要專業的機構來治療

 

      當憤怒開始影響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並導致他們以可能傷害自己或周圍人的方式做出反應時,憤怒就很容易演變成一種病態問題。如果青少年的憤怒經常升級為身體和言語的攻擊,發脾氣,暴力和不適合年齡的行為,家長需要考慮尋求心理健康專家的幫助。從持牌社會工作者,學校心理輔導員或心理醫生那裏獲得臨床評估,可以幫助家長開始更早期著手改善孩子的憤怒問題。

 

         臨床評估可以確定青少年的長期憤怒是否是由於可治療的精神健康問題引起的。如果您的孩子確實有可診斷的精神健康問題,他們可能會從青少年康複中心中得到幫助。

       

給家長的小貼士:

   家長需要用耐心去幫助自己的青少年發現自我情感,闡明他們的想法,管理好他們的情緒,合理表達憤怒,並表現出同理心和接受感,讓孩子人生的每一個人生的階段都順利地度過。 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自然適合情緒管理的方法也不同,找到適合自己的孩子的方法,應對不期而遇的成長的煩惱。

 

 

寫在最後:

      

      適當的憤怒可以幫助我們度過艱難的時刻和處境,對於青少年適當的憤怒可以幫助他們個性建立和激發他們去改變他們不喜歡的生活狀態。但當您的孩子特別容易被激怒而表現情緒激化或情緒化已經影響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時,它有可能會演變會成為一種病態問題,筆者建議,請尋找專業青少年心理醫生或機構來幫助您的孩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