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為奧巴馬叫屈--記泰姬陵

(2015-02-12 12:50:07) 下一個

奧巴馬原計劃訪印三天,為了參加突如其來的沙特國王葬禮,不得已壓縮了一天,於是訪問泰姬陵的行程被取消。奧巴馬訪印的成果我不敢妄評,但是沒去泰姬陵絕對是奧巴馬的一大損失。

          假如把世界七大奇跡視為人類文明的王冠,泰姬陵則是王冠頂上的那顆明珠。1654年印度莫臥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的已故皇後阿姬蔓·芭奴在阿拉格興建了泰姬陵,它是新評選的七大奇跡之一。


        白色大理石砌成它的胴體,秀麗的圓頂高高在上,使我想起曹植在洛川之上與女神邂逅而寫出的詞賦:
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四根形似宣講塔的玉柱挺立四角,反襯主體的端莊、華容。“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工匠們充分發揮了伊斯蘭營造的特長,把建築與庭院有機地融合,陵墓主體前巧妙地挖了一條水池,綠樹和鮮花栽滿兩旁,漣漣清水映照著皚皚的白圓頂,融入藍天、綠樹和鮮花,宛如一幅精彩絕倫的畫卷。可謂:“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


        世上白色的建築有許多,姣姣者如悉尼的歌劇院,但泰姬陵的白色與它們不同,它的白色柔和不刺眼。導遊道出其中的秘密,他用手電照了照大理石的牆壁,牆壁上顯示出許多半透明的光斑。原來,大理石上鑲嵌了無數的玉石,光照在上麵,隻有部分光被反射。於是,泰姬陵在太陽光的照射下便有玉般的光澤和圓潤。

        悉尼歌劇院

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走進裏麵,華麗得讓人咋舌。雪白的大理石牆上鑲著黑大理石拚成的阿拉伯文字,潔白的地板讓你舍不得踏下去,無論是窗欞、門楣均用五色寶石鑲嵌成各種花紋圖案。這些建築材料來自印度及亞洲各地:綠鬆石來自西藏,青金石來自阿富汗,玉和水晶來自中國,碧玉來自旁遮普邦,蘭寶石來自斯裏蘭卡,瑪瑙來自阿拉伯;可惜內部不許照相,我無法把它的美呈現於眾。

牆壁的細節--請注意,五彩繽紛的圖案是由寶石砌成,其顏色是寶石的本色(引自網上) 

        泰姬陵的人文內蘊也很深厚。泰姬陵的主人阿姬蔓·芭奴是波斯美女,19歲嫁給沙賈汗,她的美麗賢惠深得沙賈汗傾心,受封為泰姬·瑪哈(Taj Mahal),意為“宮廷的皇冠”,是皇帝心中的最愛。天有不測風雲,結婚19年後,1630年泰姬·瑪哈染病身亡,臨終前,她向皇帝道出三願:一要皇帝善待子女;二要他不得續娶;三願皇帝為她建造一座能和她的容貌匹配的陵墓。皇帝悲痛無比,一一承諾。他傾舉國之力,每年征發二萬多名印度民工,召來世界各地著名的設計師和工匠,忙了22年才完成了這座富麗堂皇的陵墓。建造中,他過於全神貫注,指揮施工,結果,疏於朝政,被兒子鑽了空子。泰姬陵剛完工不久,三王子就弑兄殺弟興兵篡位,把父王囚禁在離泰姬陵不遠的阿格拉堡。此後八年,沙賈汗每天隻能透過小窗,淒然地遙望著遠處河裏浮動的泰姬陵倒影,直至病死。

囚禁沙賈汗皇帝的阿格拉堡

 

泰姬陵在河裏的倒影

        沙賈汗也算是有作為的國王,為了向故去的愛姬示愛,丟了江山,可悲可歎。印度大詩人泰戈爾有這樣的詩句:

沙·賈汗,你寧願聽任皇權消失,卻希望使一滴愛的淚珠永存;

你在情人耳邊傾訴的悄悄私語已經鐫刻在永恒沉默的白石上。

把泰姬陵比喻為淚珠非常出彩;淚珠,情感的精華,泰姬陵的象征!

 

       127日,奧巴馬如期來到沙特,可是從新聞照片上看,夫人米歇爾木在一旁怏怏不快,她是不是仍然為未去參觀泰姬陵而懊惱?

(引自環球網)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