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會見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一行。在會談中,習近平提出,將在任期內解決台灣問題的決心。時至今日,台灣回歸祖國,實現兩岸統一的大業,相信有關條件和預案,甚至於細節等各方麵早已醞釀和交流多個來回,並將不斷完善,最終實現。
孫中山先生曾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遺憾的是,台灣民主黨人士卻喜逆流而上,走自毀自亡之路。
2014年9月13日,由“台灣安保協會”主辦的“美國重返亞洲與亞太區域安全”國際研討會,“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前處長司徒文(William Stanton)批評台灣當局的南海主張,並要求台灣主動放棄南海諸島。同一天,台灣前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和立法委員張旭成對美國之音說,“台灣2016年換了政府之後就有這種可能。因為民進黨的人,包括本人,都已經表示台灣應該調整我們對南海領土的主張。國民黨政府1947年在二次戰後所提出的九條線或十一條線的立場,跟今天台灣的政府沒有關係。如果民進黨執政,我相信,我們願意重新考慮。我們認為台灣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們在亞洲和全世界民主陣營裏,我們的立場、對國家法的遵守跟中國強調曆史、強調中國的主權是不一樣的。”
在同一場合,前台灣當局“國防部副部長”柯承亨也表示,民進黨正思考是否要放棄對南海諸島的主張。
隨後,馬英九政府對有關放棄南中國海主權主張的建議立即予以否決。中央社報道說,外交部發言人高安當日在回應有關建議時說,從曆史、地理和國際法的角度看,南沙、中沙、西沙和東沙都是中華民國固有領土。
五千年中華的燦爛文明,讓華夏兒女擁有治國安邦的豐富智慧和充足的文化積澱。麵對中華民族自己的神聖國土,兩岸中國人有能力,有信心完成台灣的平穩回歸,實現中華民族的和平統一。
“和平統一、一國兩製”方針,促使兩岸關係穩步發展
祖國統一是我們的責任,和平統一是我們的追求,共同發展、振興中華是我們的目標。
自七十年代末以來,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僑胞、華人,都殷切期望兩岸攜手合作,共同振興中華。在這樣的曆史條件下,中國政府出於對整個國家民族利益與前途的考慮,本著尊重曆史、尊重現實、實事求是、照顧各方利益的原則,提出了“和平統一、一國兩製”的方針。
“和平統一、一國兩製”方針,推動了兩岸關係穩步向前發展。海峽兩岸長期隔絕的局麵被打破,兩岸人員往來和各個領域的交流達到了曆史上前所未有的規模與水平。二十世紀末,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取得巨大成績。香港、澳門相繼回歸祖國,祖國統一的進程取得了重大進展。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大陸和台灣都是中國的領土,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爭取和平統一,謀求共同發展,成為兩岸人民共同奮鬥的方向。
在近代曆史,為了中華民族的興旺,國共兩黨在中國曆史進程中便有過兩次合作。1924年至1927年,中國共產黨同中國國民黨進行第一次合作,加快了中國革命前進的步伐,並使北伐戰爭迅猛發展,有效地威懾了帝國主義列強。1937年,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促成了全民抗日,抵製外族入侵,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統一戰線,共同禦敵。
中國的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為了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第三次國共合作應該再次進行。
兩岸經貿等方麵積極合作,為中華民族的大一統做準備
2011年6月29日,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屆滿周年。事實和數據實實在在地證明了這是“一份惠及兩岸同胞,有利於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好協議”。中國國務院台辦發言人楊毅29日宣布,2011年1至5月,台灣對大陸出口享受框架協議優惠關稅待遇的產品總共9385批次,貨值15.61億美元,關稅優惠2.81億元人民幣;同期,台灣從大陸優惠進口產品4741批次,貨值3.25億美元,關稅減讓0.45億元人民幣。台灣輿論對此評價為“ECFA打通了台灣經濟的任督二脈”。
過去幾年來,受政治驅動的海外投資項目已不再引起台灣企業的興趣。台灣淡江大學學者林欽明說,台灣投資商人在海外投入大量資金,但收效甚微,投資回報很低。自馬英九上台以來,中國已拒絕了至少5個國家在外交上轉投北京的請求,雙方是“政冷經熱”。兩岸簽署一係列經貿協定,北京不斷爭取利用“胡蘿卜”贏得台灣民眾好感。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公布的2011年競爭力排名,台灣從2010年的第8名進步為第6名。2013年全球競爭力排名,亞洲國家和地區當中,台灣第11名,中國大陸第21名。
2014年12月15日和16日,在台北舉辦了圍繞“深化兩岸企業合作,推動轉型升級”的主題的兩岸企業家峰會。這次峰會,舉行了主題論壇和20場專題論壇,就推進信息家電、能源石化裝備、成長型企業、金融、文創、醫療生技等方麵的兩岸產業合作和兩岸經濟合作的宏觀政策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達成許多共識,並發布了《共同倡議》。
中華民族統一大業,美國政府蓄謀阻止挫敗
2008年以來,國共兩黨和兩岸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努力增進互信,保持良性互動,促進了兩黨關係和兩岸關係發展。兩岸關係開創了和平發展新局麵,取得一係列重要成果,兩岸關係和平得到發展,給兩岸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中華兒女和平統一的期望和追求,美國政府卻不樂意看到;兩岸和平統一的實現,更不符合美國利益。美國重返亞太,劍指中國。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公布的“亞洲強權與秩序”調查報告顯示,99%的美國政、學與外交界受訪人士認為,大陸以“脅迫”手段逼迫台灣統一,不利於美國國家利益。相同調查在日本為98%。
在東亞地區,中國正處於西方的C形包圍圈。這個C形包圍圈以日本為起點,經南海周邊國家和印度,再到阿富汗對中國形成包圍之勢。美國已在中國周邊部署反導係統,正好可以印證中國周邊的這個C形包圍圈。美國軍方多次言明,中國正在大力發展隱形戰略轟炸機和可以擊毀航空母艦的彈道導彈,這已直接影響到美國對大洋的統治權。美國五角大樓還不斷地刻意渲染的中國威脅論,更是其阻撓美國政府削減軍費的手段。
美國正構建一個包圍中國的反導體係:駐韓美軍部署了一個“愛國者-3”導彈旅,韓國已獲得美國軍方批準,很快將引進該導彈係統;日本自衛隊早已列裝“愛國者-3”,在去年朝鮮發射遠程火箭時,日本的“愛國者-3”還進入戰備狀態;駐日美軍在衝繩也部署了“愛國者-3”反導係統。
美國針對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動作越來越明顯,空軍調動、部署頻繁。美國積極介入南海爭端,並提出具體建議,試圖將南海問題與東盟和中國的關係捆綁在一起;美國還進一步煽風點火,步步緊逼,破壞東盟的內部團結,同時使中國在南海問題處理更加棘手,進一步破壞中國的統一大業。
美國為阻止或挫敗中國統一台灣的舉動,美國極可能會打擊中國內陸的目標,而不是迅速展開攻擊並將作戰範圍擴大到台灣島附近水域之外的地方,從而迫使北京放棄統一台灣。這是目前台灣回歸祖國,實現中華民族統一大業唯一的障礙。
台灣問題純屬中國的內政,不同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國際協議而形成的德國問題和朝鮮問題。因此,台灣問題不能和德國、朝鮮問題相提並論。中國政府曆來反對用處理德國問題、朝鮮問題的方式來處理台灣問題。台灣問題應該也完全可以通過兩岸的協商,在一個中國的架構內求得合理的解決。兩岸和平進程順應民心,大勢所趨,有利於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符合中國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美國的確很強大。特別是其軍事力量,無不讓其它國家的政府認真掂量和考慮。但是,台灣問題純屬中國的內政,兩岸和平統一大業是中華兒女自家的事情,隻要兩岸充分溝通,磋商機製,和平統一,美國又能怎樣呢?治大國如烹小鮮,宋誌鋒先生指出,三個半小時實現兩岸統一大業。
在三個半小時完成兩岸統一大業,隻要兩岸國共兩黨精英人士運籌帷幄,準備充分,完全能夠做到。之所精縮為三個半小時完成兩岸統一大業,是因為美國政府的運作程序從聽到紅警,到美國國會討論通過,再回傳達命令指示,整個流程至少需要4小時。換言之,美軍還沒接到上級的軍事行動命令,兩岸的統一大業已經圓滿完成,向全球宣告了。
知己知彼成偉業,合作謀求促統一。這是真正的和平統一大業!無須費一槍一彈。
中華文化是兩岸和平統一的有力保障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五千多年文明史,源遠流長。而且我們是沒有斷流的文化。建立製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還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礎。”中華民族的智慧博大,讓國人為之自豪。
中國上古時期的禪讓製度是東方的文化瑰寶。堯、舜、禹的禪讓,史稱“三賢禪讓”。堯年老的時候,舉行部落聯盟議事會,各部落領袖都推舉舜為繼承人。堯對舜進行了三年考核 ,認為他能勝任 ,就讓舜攝位行政。堯死後,由舜繼任為首領,治理一方。舜繼位後,也用同樣的方式選拔首領。經過對禹治水的考驗,禹在舜死後便成為首領。禪讓製度,是在位君主自願進行的,是為了讓更賢能的人統治國家,使百姓富強,民族興旺。宋誌鋒先生指出,禪讓製度是中華文化之精華!中華文化以禪讓為核心、禪讓為至尊!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很多東方的處世哲學和治國智慧,不是異族所能完全理會和明白的。禪讓製度地折射出傑出政治首領以民族道義為使命,放棄個人恩怨得失的智慧安邦之光。
文治能安邦,武治也能強國。中國的秦帝國,是中華民族的第一個統一國家。
戰國時期,七個實力最強的諸侯國為齊 、楚 、燕、韓 、趙 、魏 、秦 ,這七個國家史稱作“戰國七雄”。公元前251年,燕國乘趙國新敗,出兵攻趙,反被趙國擊敗。然而在秦的威脅下,東方六國又結成暫時的聯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國兵攻秦,敗秦國於河外。公元前241年趙龐暖合趙、楚、魏、燕、韓五國兵攻秦,但為秦所敗。在秦昭王時,為統一全國而努力,手段是軍事打擊,培養強兵縱隊,逐漸獵殺五國的鷹派。秦始皇時,這個戰略逐漸補充完整,秦兵秦將越發神勇,秦國乘勢各個擊破。從此,東方六國聯盟不複存在。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燕、魏、楚、齊,統一天下,結束了諸侯割據、七國爭雄的局麵。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帝國作為一個統一國家,在世界東方幅員遼闊的統治區域內,創立了中央集權的政治製度。華夏大地首次出現統一帝國。
中華山河美,先賢偉業彰。中華民族,文治武功,傳承血脈,再造輝煌。
中國實現和平統一後,兩岸可攜手合作,互補互助,發展經濟,共同振興中華。原來一直困擾台灣的各種問題,都將在一個中國的架構下得到合理解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APEC會議上指出:“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身體已經進入21世紀,思維模式就不要停留在過去。”“生活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而將更多機遇留給勇於和敢於、善於改革創新的人們。”
關於統一條件,台灣總統馬英九提出:中國兩岸統一不應該是誰吃掉誰;國家統一後應該實現全麵民選;誰選上,誰當政,無論國民黨、共產黨、還是民進黨。選上的,認真治國。選不上的,負責任地在野監督。同心同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長期以來,台灣問題一直是亞洲與太平洋地區一個不穩定的因素。中國兩岸的統一,不僅有利於中國本身的穩定和發展,也有利於中國同各國進一步加強友好合作關係,有利於亞太地區乃至全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中國政府和人們相信,在維護自己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正義事業中,一定能夠得到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我們期盼,中華民族兩岸和平統一大業早日實現。
或者還是給華夏文化留一線生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