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a的個人天空

I leave softly, gently, Exactly as I came. I wave to the western sky, Telling it goodbye softly, gently.
正文

我的名字叫咪咪]與卡拉斯並駕齊驅的聲樂壇的女高音勒娜特•苔芭

(2005-10-12 04:42:42) 下一個


“她擁有天使的聲音” ——勒娜特•苔芭爾迪的藝術人生 很多意大利人稱苔芭爾迪是“我們的勒娜特”。盡管她的很多成功都是在美國取得的,但她是最意大利化的歌唱家。她很少用母語之外的語言演唱,即使是瓦格納或者古諾的作品。她認為法語鼻音太重,德語喉音太多,惟有意大利語最適合歌唱。她在國外演出的時候,總要求廚師準備意大利食品。她休假總是選擇意大利的Rimini。1976年美國卡耐基的告別演出後,她賣掉了自己在紐約的寓所,返回米蘭居住。 戰亂年代開始歌唱生涯 苔芭爾迪與羅西尼誕生在同一個城市——亞得裏亞海邊的佩紮洛。她生長在帕爾馬。父親是個造詣不高的大提琴手,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受傷,他還是個不稱職的丈夫,在勒娜特還是嬰兒的時候就離開家。苔芭爾迪的母親曾是一個有才華的歌手,她希望從事歌唱事業,最終卻當了護士。父親離開後不久,苔芭爾迪一天早上突然站不起來了。她被確診為小兒麻痹。母親為她注射、按摩、熱敷,一共5年,她竟然痊愈了。患病期間,苔芭爾迪不能享受戶外運動,卻對音樂產生了興趣。她15多歲的時候,進入帕爾馬音樂學院學習。 苔芭爾迪在二戰期間開始了她的舞台生涯。她第一次登台是1944年在博伊托的歌劇Mefistofele中擔任配角埃裏娜。在這次演出歸途的火車上,苔芭爾迪一行受到持槍歹徒的襲擊。第二年開春,她第一次在帕爾瑪登台扮演《波西米亞人》中的咪咪。劇中扮演馬采羅的男中音演員,在前往劇院的路上被炸彈炸死。 從斯卡拉到大都會 當戰爭結束,苔芭爾迪的歌聲引起了托斯卡尼尼的注意。在為大師試聽後,她被邀請參加1946年斯卡拉劇院戰後重新開放的首場演出。她演唱了羅西尼的歌劇《摩西》選段,和威爾第《眾讚歌》中的女高音部分。後麵5年,苔芭爾迪在斯卡拉劇院站穩了腳跟,並開始扮演一些重要角色,如《奧塞羅》中的苔斯德蒙娜和《安德裏亞•切尼爾》中的Maddalena 。1950年托老再次邀請她演出《阿伊達》。1955年苔芭爾迪在倫敦科文特花園歌劇院演出《托斯卡》,與她同台合作的有Ferruccio Tagliavini 和戈比。 苔芭爾迪的美國首演是1950年在舊金山演出《阿伊達》。大都會的總經理賓格在聽過她的演出後立刻邀請她在大都會演出同樣劇目。但是苔芭爾迪的做法很明智,選擇了一個更有利的大都會首演時機,那就是1955年1月在演出《奧塞羅》。這次演出明星匯粹,莫納科扮演奧塞羅,瓦倫扮演伊阿古。當時《紐約時報》的評論家奧林•唐寧斯並沒有正麵評價她,但是到了2月她演出《波西米亞人》的時候,唐寧斯的譽美之詞再也難以抑製:這是一種有多重色彩的聲音,讓人心曠神怡…… 此後,大都會成為苔芭爾迪的根據地,她分別在這裏擔任過咪咪、巧巧桑、托斯卡、曼濃、維奧列塔等多個角色。大都會的總經理賓格給苔芭爾迪起過一個綽號,叫她:“鐵酒窩”。意思是說,她甜蜜外表之後是鋼鐵一樣的意願。 1966年,在大都會移師林肯中心後的演出中,她頭場演出巴伯《安東尼與克羅巴特拉》反響平平,但是第二天的《歌女焦康達》獲得了極佳的效果,與她同台演出的是男高音科萊裏。這也是她最著名的演出之一。兩年後,苔芭爾迪說服賓格在大都會演出了齊萊亞的歌劇Adriana Lecouvreur,科萊裏在前兩場演出中扮演男主角,後麵的演出由年輕的多明哥接替。 1970年,她又在大都會推出了一個新角色——《西方女郎》中的Minnie。在演出這個作品的時候,她被要求在第三幕騎馬上登台。苔芭爾迪一向害怕馬匹,她起初拒絕走近這個動物演員,直到確認自己是安全的。在第一次排練的時候,苔芭爾迪走到馬身邊,輕拍它的鬃毛,說:“好吧,馬先生,我是苔芭爾迪,你和我會成為朋友嗎?”苔芭爾迪終於克服了她的恐懼,演出獲得了成功。MINNIE很快成為苔芭爾迪最受到歡迎的角色。 “一個雞籠子裏,不能養兩隻公雞。” 苔芭爾迪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另一為女高音卡拉絲也如日中天。兩人第一次會麵是在1947年的維羅納音樂節,苔芭爾迪演出《茶花女》,卡拉絲演出《伊索爾德》,雙方還沒有什麽競爭。3年後,卡拉絲在斯卡拉劇院演出了幾場《阿伊達》,不久,苔芭爾迪也出演了這個角色。1951年她們之間終於爆發了衝突。一個意大利公司帶她們兩人到南美洲演出。組織者很不明智安排兩個人在同一場音樂會上出場。之後,卡拉絲指責苔芭爾迪破壞了不能有加演曲目的協議(苔芭爾迪上演了不是一個而是兩個加演),還批評苔芭爾迪扮演的維奧列塔一塌糊塗,建議她放棄這個角色。她們的這種不和睦在旅行的剩餘時間一直延續著。苔芭爾迪1955在大都會首演成功後,卡拉絲也成了斯卡拉劇院成了香餑餑。斯卡拉的經理Antonio Ghiringhelli對卡拉絲言聽計從。苔芭爾迪隻好悄悄地離開。 卡拉絲很快也成為大都會的常客,但她隻演出過《諾爾瑪》和《拉梅摩爾的路西亞》等劇目。兩個人的競賽在悄然進行著。1956年,她們間的關係惡化到穀底。《時代》雜誌發表了卡拉絲的封麵故事,文中卡拉絲對記者說,她和苔芭爾迪之間的比較就像香檳酒和可樂一樣。苔芭爾迪在回應中也話中帶刺:香檳酒更容易變酸。 苔芭爾迪和卡拉絲都在50年代達到藝術顛峰。當時苔、卡各自的擁戴者已經形成了兩個陣營,就像米蘭的足球迷也分為兩個陣營一樣。當卡拉絲占據斯卡拉,苔芭爾迪就遭到排斥,反之亦然。惡俗的媒體拚命炒做雙方的矛盾,它們渴望捕捉任何一條讓她們兩人同時成為主角的新聞。後來在談到為什麽1955年後4年沒有在斯卡拉劇院演出的原因時,苔芭爾迪說:“一個雞籠子裏,不能養兩隻公雞。” 60年代末,兩人實現了和解。在1968年大都會演出季,苔芭爾迪演出齊萊亞的歌劇Adriana Lecouvreur之後,卡拉絲來到後台祝賀演出成功。兩個女高音,在照相鏡頭麵前擺姿勢互相擁抱,卡拉絲流下了眼淚。這是兩人最後一次見麵。直到1977年去世,卡拉絲對她以前的競爭對手再也沒有說過惡意的話。卡拉絲的丈夫Giovanni Battista Meneghini曾說,她們之間的不和其實都是假象,之所以這樣做,目的是為了促銷她們的唱片。 苔芭爾迪比卡拉絲年齡稍大一些,而且舞台生涯更長。她們的聲音很不同。苔芭爾迪的聲音豐滿,有奶油色,技巧和氣息控製自如。當她在舞台上的時候,沒有絲毫的恐懼感覺。任何事情都不會出錯。她選擇角色很小心。盡管早年演出過瓦格納和亨德爾的歌劇,但是後來她專注於意大利作品,在舞台上在錄音室裏都是這樣。威爾弟和普契尼是她最喜歡的作曲家,當然還有真實主義歌劇的代表人物齊萊亞和焦爾達諾。 隻有緋聞,沒有婚姻 苔芭爾迪一輩子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 在1995年出版的傳記中,她公開談論了自己的羅曼史。早年,她愛上了一個年輕的英俊的醫學院學生,還曾私定終身;後來,她與意大利男中音歌唱家Nicola Rossi-Lemeni有過愉快的戀愛經曆,Rossi-Lemeni甚至要拋棄指揮家塞拉芬的女兒與她結合。她還與指揮家巴斯勒談過4年戀愛,但最終因不願意拆散對方的家庭,她選擇了離開。在晚年接受采訪的時候,她說對自己的單身生活沒有遺憾:“我多次墜入愛河,愛情對對一個女人非常重要。但是我怎麽能在當歌手的同時成為一個太太,一個母親呢?當我周遊世界的時候,誰照看我的孩子呢?” 苔芭爾迪1973年1月在大都會告別了歌劇舞台,她在告別演出中再次扮演苔斯德蒙娜。後麵幾年她隻參加音樂會演出,與她經常合作的是男高音科萊裏。通過音樂會演出,她得以周遊世界,並在1975年訪問蘇聯。她最後一次登台是1976年5月在斯卡拉劇院,那一年她54歲。在解釋自己在狀態很好的情況下息影舞台的原因時,她說:“這是為了避免痛苦的衰落過程。”苔芭爾迪在DECCA公司製作了很多唱片,留下了很多傳奇的歌劇錄音,包括《奧塞羅》、《命運之力》、《安德裏亞•切尼爾》、《波西米亞人》、《托斯卡》、《蝴蝶夫人》和《遊吟詩人》。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