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無事,閑來灌水。泛泛而談,想到哪說到哪,無有主題。
人際關係的煩惱多來自於對她人期望過高。此話真正不假。比如,經常聽到這句話“婆婆不是媽。婆婆是不會象媽媽那樣真心疼你的”。我總是很奇怪,為什麽一開始會生出“婆婆應該象媽媽那樣疼我”的期望值來呢?難道是因為太愛自己了,所以有親媽疼還不夠,還要婆婆也象媽媽那樣疼你才夠?
如果是因為自己對對方很好,就認為對方也應該對自己格外的好才對,才平衡,那麽你的好是有交換條件的。對對方越好,就是對對方要求越高。那麽對方主動要求你對她格外好了嗎,還是你主動的?你主動地格外好,就提高了對方對你的期望值,也提高你對對方的期望值,結果雙方都容易失望。
我前幾年在網上看的那些抱怨婆婆的帖子,有不少內容真是無聊。比如因為婆婆不來給自己帶孩子而怨恨的,發出“你現在不給我帶孩子,我將來就不給你養老”的呐喊。你現在叫人家來給你帶孩子,好比是叫人家付現金。你說將來會給人養老,不過是開張空頭支票而已。人家老了,你是會把人移民過來跟你一起住好伺候呢,還是人家在國內病了,你會馬上丟下工作孩子,立馬飛回去在床頭端湯遞水呢?在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眼裏,隻有自己有需求有困難,別人都是鐵打的,都沒有需求也沒有困難。別人在她生命裏出現都是為了給她服務的。
還有我覺得有些人在評價這些和老年人的矛盾時,語氣比較“硬”和“絕”。老年人無論繼父繼母還是公公婆婆,隻要不是天性寡恩,虐待子女,無情無義,盤剝勒索,很多時候隻是家庭矛盾,觀念不和,或者年紀大有些糊塗,不必象對待階級敵人一樣仇恨。子女現在中年人,正是強勢的時候,老人已經弱勢。不過誰又不會老呢,誰又沒個缺點呢,誰又敢保證自己這輩子不會去當回後爹後媽?甚至自己父母也有可能會去當回後爹後媽。難道希望自己老了的時候,哪天跟媳婦女婿一言不和,就被媳婦女婿勒令滾粗?因為你妨礙到他們生活了。雖然現在說自己老了以後會如何開明,但你保證你不會老糊塗?你觀念永遠跟得上年輕人?原則心裏要有,做事要有策略,話不要說太絕,事不要做太絕。
人老了本來就弱勢,如果再沒錢更是弱上添弱,又老又窮,就指望子女小輩的良心過日子啦?所以我覺得美國理財專家這個建議很好,錢方麵一定要先顧自己養老,不要急著給孩子錢,不要傾其所有給孩子,千萬別淪落到又老又窮最後看別人臉色過日子討口吃的地步。
人老了最怕孤獨。我都理解為什麽有些老人會在最後幾年裏找個女人陪他,然後甚至把所有遺產都給那個女人了。人老了就看穿了,錢算什麽,又不能帶到棺材裏去。如果有年輕女人願意為了他的錢肯跟他在一起,簡直求之不得呢。能用錢買人生最後幾年的陪伴和快樂,簡直太值了,最怕就是有錢都買不到。
最後, 我是不迷信血緣的。我覺得子女和父母的關係親密,並不僅僅是來自血緣,還有很多是因為有BONDING. 因為BONDING不夠,有血緣的父子母子之間不親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如果一對父母從小baby就開始領養一個孩子的話,有足夠的bonding, 我想象不出他們的感情會跟親生母子之間有什麽區別? 即使沒有血緣。和婆婆繼母不夠親,並不是因為沒有血緣,而是因為沒有bonding.因為你不是跟著她們長大的。
說得有道理。
謝謝
老人要是能夠獨立,不給小輩添麻煩,也就不指望他們幫多大忙了。他們能盡量照顧好自己最好。
大家分開住好相處,無有大的矛盾的話,逢年過節多個走動的地方,孩子有爺爺奶奶,也是一件好事,倒不是隻看在老公麵上的敷衍。
不隻女人,很多傻男人也覺自己媽就是老婆的媽。
我公婆父母從沒幫忙帶孩子。我們兩搞不定就請保姆搞衛生做飯。3個孩子都帶大了。要是沒錢請那就咬牙自己搞定。
沒有超自然的關係,所以最好就是不要住在一個屋簷下,少在一起摻合。
外麵工作那麽忙,下了班在自己的家裏還要戴上另一個假麵具麵對另一個‘外人’和‘競爭者’,這種日子是不可能長久的。 根本就不覺得有討好婆婆的義務 - 以前不是她養大的,現在不靠她發工資。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分開住,逢年過節看在丈夫的麵子上,一起吃頓飯。
這種缺少人倫親情的人,肯定有,但不會是大多數。
要是大家都能這麽想,就美好了。不過日日相對的人,容易忽略優點而注意缺點,所以還是有點距離好相處。
同理。
有些人就是不講道理,年輕一輩應該要好得多。
可不少老人就是“噬仔族”(和啃老族對應的詞),小時候棒打,大了勒索,老了遺言要照顧其他兄弟姐妹。從無弱勢過。公交車上老人對別人的孩子,都理直氣壯地打,更別提對自己的孩子了。LZ大概沒見過被父母逼得自殺的吧?還是我們的同齡人呢。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他不樂意遵從父母的話,又不願違背自己的意誌,隻有死路。
凡是能和老人長期一起住的,都挺了不起。
和睦相處是雙方都應該掌握的藝術。上一輩人因為曆史關係,沒有受過這方麵的教育, 有些人性格本身也有缺陷。現在的這輩人,應該比上輩更會處理婆媳關係。
我現在就是那個“了不起”的兒媳婦,而且我們相處得還不錯。
感謝讚美主!
婆媳間彼此保持適當距離,不存太高期望,反而容易平淡友好相處。急於拉攏在一起,反而容易出矛盾。
自己父母自己孝順,做配偶的輔助配合就可以了。
同樣問好,又見你的漂亮女兒。
你這麽想得開,是有智慧的人。替你點個讚。
你說的對,因為和婆婆是外人,所以說話更要注意技巧。
我是有感而發,因為常看見網上有女人敘述和婆婆關係時,就有別的女人說:“婆婆不是媽,你別指望你婆婆會真疼你”。
我始終認為,婆婆一開始也沒把媳婦當女兒,所以也沒必要把她當媽。愛是相互的,要不有這麽句老話: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老輩的老中很多父母養兒,是防老的。普通人的愛永遠是有償的,除了雷鋒叔叔,但沒有絕對等價的,所以如果愛的太不等價,就會產生怨恨,這是人性。我的婆婆幾年前走了,所有財產(包括房子)都給了自己女兒,這麽說吧,我們每年寄錢養她,她生病,還額外付醫療費,病重時我老公回國去伺候。她從沒給我們帶過孩子,在美帝跟我們生活過一年,那時我們還沒孩。我剛開始時心裏有些別扭,出錢時有我們的份,分錢時就沒我們的份。後來想明白了,她不跟我們生活在一起,我就是上輩子積德了。不是婆婆不好,是兩個沒血緣關係的女人長期生活在一起,就是種相互折磨。婆婆和她女兒一家生活了幾十年,女婿是男人,怎麽都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