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始於一九六六年毛的“五.一六通知”,到現在已經五十年了。關於文革的起因、結束和對中國未來走向的影響,社會上有著許多不同的評論,各抒己見。文革的整個過程有幾個階段,先是打倒劉少奇,然後是批林批孔運動,接著是批鄧和反擊右傾反案風。運動的浪滔一浪接一浪,席卷全國。多少知識分子,文化精英,領導幹部以及出身不好的人,曾經被打成右派的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在所難免。大學裏的教授被送進了牛棚接受監督改造,文化界文藝界的名人進了監獄,地主富農及其它身份“不好”的人被押上批鬥大會,中小學學生停了課浪費了求知的青春時光。這場運動衝垮了人們的傳統思想觀念、破壞了中華民族的美德、毀壞了無數的國寶古跡。開會時人人手捧紅寶書、先辦大事祝毛主席萬壽無疆,紅衛兵八次在能容納百萬人的天門廣場山呼萬歲受到“當代最偉大的馬克斯列寧主義者”毛的接見。屆時,全國人民的大腦被一人奴化,整個中國唯天子號令而動,中國一時又回到了封建時代。
毛澤東發動文革的起因和目的到底是什麽?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毛的所言與所行相差太大,容易使人對此產生巨大的困惑。因此,必須對毛的內心思想有個清楚認識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個人認為其主要原因應是源於之前中共最高層毛的極左路線與劉少奇鄧小平為首的徧右路線的鬥爭。毛在五八年搞大躍進的極左路線破壞了國家經濟的正常發展,以至於加重了其後的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餓死了成千上萬的人。毛無顏以對人民而退居二線,而由劉鄧收拾殘局。劉鄧推行了較為務實的政策後,六二年起國家經濟迅速恢複增長。毛感到劉鄧路線偏右了,其個人的威信和權力受到了削弱,需要以一種革命的方式在全國範圍內再奪權,思想上再次"革命”,政治綱領即是所謂的維護馬列正統的反修防修。毛澤東真的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嗎?其實不然。表麵上看毛言語中以紅色馬列自居,內心裏卻也充滿了封建帝王的思想。從他喜歡的書籍和談話中很難看到馬克思恩格斯所言。相反的,更多地是來自中國古代帝王的書籍。毛最喜歡的是資冶通鑒,水滸傳,三國演義,和二十四史等,裏麵充滿了古代帝王的禦人、統治術。毛表麵上以馬列主義正統自居,實則以打擊異己為真正目的。這使想起三國時期的人物曹操,此人曾挾天子以令諸侯四處征討反對勢力。毛澤東對中國古代許多帝王,諸如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高祖等均不消一顧,但對魏武帝曹操卻是崇敬有加,他是毛評論最多的人物。曹操應當是一個文才武略兼備之人,這一點與毛相似,但操為人奸詐、凶險,善弄權謀等都為人不齒。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與毛澤東的挾馬列自居而打擊異己如出一轍。曹挾天子之威,毛挾馬列主義正統。
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學說是一種思想性的探索,出發點應是為勞苦大眾,曾經是很有吸引力的。他的主要假設是基於資本主義社會早期的一些弊病,諸如過多的剩餘價值,通貨膨脹,無政府狀態和壟斷經濟等。其斷言是走向帝國主義。 這些假設現在看來大都有問題。也就是說馬克思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社會所持的是否定和批判的態度,而沒有以發展和改良的眼光看問題。馬克思由此假設而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必然滅亡而被社會主義代替,而取代的過程是暴力革命。但是馬克思並沒有對社會主義社會建立後如何運作、政黨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讓公民參政、以及國家政府的領導人怎樣產生等重大問題做出明確的闡述。這些空白之處都被一些軍事和政治強人所利用了。他們打著馬列旗號建立自己所喜歡的那種“社會主義”。比如今天的北韓金家三代所謂的社會主義實際上是封建主義,波爾布特在柬埔寨曾經搞過的社會主義實際上是一種法西斯主義,而在中國,毛先建立了一個集(極)權和人製的國家。鄧小平掌權後又有了所謂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際上是一種半資本主義(官商資本主義、私有資本主義)和半封建主義(黨治和人治的集權社會)的混合體。其實,社會主義的一黨治可能是集體領導製,也有可能演變成一人治,而一人治又可能演變成家族世襲治,如此,離封建主義也就不遠了。
受林彪事件的打擊,毛澤東晚年生活在一種猜忌和不安的世界裏。他開始懷疑周圍的人,包括總理周恩來。周去世後,許多人開始對文革明顯不滿。76年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清明節的群眾聚會裏曾有這樣的口號:“秦皇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我們要真正的馬列主義。... ...”。將毛比作秦皇,認為其馬列主義是假的,等於對毛及文革作了明確的否定。毛經常提及接班人問題,他曾經宣稱劉少奇是他的接班人,後來又在黨章中確立林彪為他的接班人,再又將王洪文作為培養對象。這些其實都是他作的表麵文章,讓人以為他是一個高尚的馬列主義者,而不是個戀權之人。這並非其本意。追尋毛的封建帝王思想,在他的有生之年是不會將手中的大權傳給任何一個外人的。所謂的接班人其實是在拉攏和利用別人,在適當時機再換掉。林彪後來也知道了這一點,以至於他從與毛合作而走向與毛的對抗的道路。但毛七四年以後身體健康日漸惡化後,開始認真地考慮他身後誰接班和怎樣接班的問題,最初的設想應是由鄧小平扶持江青進行最高權力組合。讓鄧複出後卻發現鄧似乎並無此意,和江的關係也一直緊張。所以毛放棄了這一設想再次將鄧打倒。在毛的眼裏,華國鋒是一個忠厚的老實人,能力不強,選擇華國鋒作接班人可以讓他作“二傳手",實際上仍是讓江青等極左派控製大局做實質上接班人。再將相對年輕的毛遠新招致近前,目的是作成從長期來講由毛遠新真正接班的態勢。毛去逝時國家形勢難料、前途不明朗。政治局常委會共有四個常委,親江青的王洪文張春橋和華國鋒葉劍英形成了人數的對等,因此掌握著國家最高權力的政冶局常委會是無法正常形成重要決議的。當時,江青等控製著輿論工具、掌握著話語權,隨時可以把別人打成反革命。華葉則控製著大部分的軍隊和中央警衛團、掌握著刀把子。毛在世時自己則即擁有話語權又擁有刀把子。他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輕鬆地把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同伴,如彭德懷、張聞天、王稼祥、劉少奇等,打成反革命分子而無需經過任何黨中央的程序並導致他們在文革期間受迫害致死。(本是同壕戰友,何以如此相逼?)。江及其同夥以為也可以如法炮製。但事情出乎意料,毛所按排的華國鋒實際上是一個有膽有魄力的人,他以實際行動率先逮捕了四人幫。 徹底粉碎了毛極左思想的繼續傳承的設想。因而也從實際上結束了這場文化大革命。終於使得中國人民從內鬥、自虐和不安的環境裏走了出來,國家開始以發展經濟為主要目標。華國鋒在曆史的緊要關頭能夠為中華民族冒險行事,非英雄不可為。他是中國人民最不應當忘記的人。
華在中央本來根基不深,在清除了黨的極左勢力後,自然地被鄧小平為首的極右勢力所擠出了政治舞台,在此過程中可以看出的是華不是一個戀權、善搞權術之人。擠出權力中心的華對此表現的很坦然和淡定,能在國家需要時作出應作的大事對他而言是何等的欣慰。華是毛提拔上來的,對毛亦有感恩之心,故每年都要去毛的紀念堂拜祭,或許去述心聲,為抓捕江青毛遠新等致歉。但華公私分明而沒有愚忠,他知道什麽是大忠,在看到四人幫若掌大權則可能給國家將來帶來禍亂後,以國家利益為重,采取了果斷行動,為國家繼後的安寧和經濟發展鋪平了道路。
在糾正了毛的極左路線錯誤後,鄧掌大權並開始了其右傾的路線:經濟上改革開放,私有化,經濟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政治上仍是一黨執政的“黨治”。雖然國家經濟發展了,一部分人也富起來了,但因沒有相應的“法治”配套,沒有公平和正義及人民的參政監督,致使政府官員腐敗,社會收入不公,貧富差距太大,也導致亂象叢生民怨沸騰。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表明,無論極左還是極右均有弊病,社會主義是一個不穩定、不確定的過渡製度,向前進是民主法製的資本主義社會,向後退則是封建專製的社會。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巨變及今日的北韓就是例子。
從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運動起,中國人民開始了對科學,民主的認識和追求。雖然近百年過去了,但進展仍不大,而五十年前竟然又出現了一個紅色封建主義的回潮,即所謂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怎不令人歎息?文革雖然已被中央定性是一場動亂和浩劫,但也沒有為此徹底反思,因為這樣的反思最終必然會探討國家的體製是否合理。中國仍需努力奮鬥,經濟發展了,文化提高了,當早日徹底鏟除封建思想,以和平的方式向民主、法治、現代化的國家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