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765)
2017 (183)
2018 (183)
2019 (216)
2020 (171)
2021 (174)
2022 (205)
2023 (145)
2024 (152)
綠頭鴨
晁端禮
詠月
晚雲收,
淡天一片琉璃。
爛銀盤,
來從海底,
皓色千裏澄輝。,
瑩無塵,
素娥淡佇,
靜可數,
丹桂參差。
玉露初零,
金風未凜;
一年無似此佳時。
露坐久,
疏螢時度,
烏鵲正南飛。
瑤台冷,
闌幹憑暖,
欲下遲遲。
念佳人,
音塵別後,
對此應解相思。
最關情,
漏聲正永,
暗斷腸,
花影偷移。
料得來宵,
清光未減,
陰晴天氣又爭知。
共凝戀,
如今別後,
還是隔年期。
人強健,
清樽素影,
長願相隨。
(“此詞也是一首詠月兼懷人的詞作。胡仔《苕溪漁隱叢話》雲:’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然其後它無佳詞?如晁次膺《鴨頭綠》,又名《綠頭鴨》,殊清婉。”可見,盡管東坡中秋詞冠絕古今,但此詞自有佳處。”)
詞的上闋寫中秋賞月。作者以辭賦化的筆法鋪寫了一個澄澈透明的月夜美景。想象中明月從東海之底升上來,頓時天地一片清輝。嫦娥站在那裏,桂樹參差不齊。明月皓然,雖然已有露水,但也不忍睡去,而是久久地坐在明月之下。看夜空中時不時有螢火蟲掠過,烏鵲正向南飛。時間悄悄推移,玉石砌造的高台寒意侵襲,靠著的欄杆也都被人的體溫焐暖了。想要下去,卻又遲疑。在人的久坐不去,出神向往之中,撩人月色的優美寧靜呈現在讀者麵前。
下闋寫月下懷人。下闋以“念”字領起,以自己的相思之情將詞境拓展到另一個空間,是想因離別而隔斷消息的佳人月下相思情狀:銅漏的水聲不斷滴瀝,最是牽動情懷;心中無限情思,卻隻能月下徘徊暗自柔腸寸斷。此處以漏聲滴瀝更顯月夜之靜,以花影偷移襯出人物之美。今夜月明如此,估計明晚清光也不會減少,但天氣陰晴不定,又怎麽知道明晚仍然可以千裏共明月呢?一句反問之後,相思之人思忖後的選擇:寧可今晚‘隔千裏兮共明月’而至深夜。因為今天以後,即使是這樣千裏共明月,也要等到一年後才能夠實現了。語雖平實,情感深厚。還是遙祝佳人保重身體,美酒明月常久相隨。也即‘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全詞以鋪寫秋月為主,意象明麗,境界空明。堪稱詠月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