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梅

喜歡用文字描述身邊的生活,同時用一詩一圖的形式來描述大自然的美麗。
個人資料
雪中梅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月亮的遐想

(2015-04-10 07:59:52) 下一個


   

11-1-13星期五(寫於圖書館)

月 亮是地球的衛星,自古至今,它都圍繞著地球不停的轉動。它多麽象一個多情的女人和地球大哥哥相戀和纏綿。月兒天生麗質,恬靜而又多情。它把自己的情懷和溫 柔用月眉,月牙,半月和圓月來表達出來。細細的月眉,多象一個少女臉上的秀眉,在羞澀中略帶著幾分的稚氣。在細眉中有著一分的溫馨,也有一分的企盼。在那 一刻,月眉露出了對地球的纏綿之意,而地球上的大海則以片片的漣漪與月球相呼應。

當 月兒彎彎象一隻小船時,它為了追隨地球的腳步,用朵朵白雲作為風帆,日夜兼行,追隨著太陽從不停息。月兒有時也會很頑皮,她有時會在雲層裏時隱時現,和地 球捉迷藏。當地球感覺到了它的頑皮和可愛,於是就用潮汐的起伏來回答月球纏綿的情意。“月有陰晴圓缺”,而月相的變化會直接的影響到潮水的變化。潮水有時 會強,有時也會變弱。當潮水化成一排排的浪花拍向海岸時,銀白色的浪花經常會吸引一些海鷗在上空不停的盤旋,在潮水進進退退的海灘上尋覓著食物。還有一種小海鳥的體型比海鷗小,每次當潮水湧來時,它就返身往海邊上跑;當潮水一退時,它就趕緊的跑過去吃潮水在海灘上留下的食物。

當 月球高興的時候,它會在圓圓的臉上放出一縷縷銀色的光輝。它一麵很慷慨的把自己的清輝灑在大地上,一麵又在太陽的鼓勵下,向地球發出了更加強烈的呼喚。而 地球也深深的體會到了月球的情意,於是他的心潮起伏不平洶湧澎湃;有的時候就會形成了滔天巨浪。所以往往在望月和朔月的時候,海洋的潮水經常會形成大潮。

月 球是一顆不能發光的衛星,但是她能夠反射出太陽光輝。而月的月相(臉譜)的變化主要是由於和地球,太陽的位置所造成的。當地球擋住了太陽的時候,隨著位置 的變壞,就不斷的產生出了月牙,月船,月碗以及圓月的變化。而且也影響到了地球潮汐的變化等等。正可謂:飛鏡懸空織銀梭,萬裏清輝照山河;圍繞地球千古 在,潮來汐往化成歌。

圓圓的月亮在夜晚是最美麗的,自古至今圓月都是一部神奇的傳說。她給人們帶來了無比的幸福和溫馨,她也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和企盼。她不僅把銀色的清輝灑向大地,使黑夜變得不是那樣的恐怖;而且月球的圓在人間還被用來作為情人以及家庭圓滿幸福的象征。

在中國,中秋節就被選在八月十五月亮圓的時候。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詩人寫出膾炙人口詠月的詩詞。蘇軾的一首流傳千古的詠月懷人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 知天上宮闋,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但願人 常久,千裏共嬋娟。”這首詞不知感動了多少才子佳人,而用這首詞所譜成的歌曲也那麽的動人心懷。有的時候仔細推敲蘇軾的這首詞時,覺得有些話裏也蘊涵著一 些科學道理。象“高處不勝寒“,”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王倡齡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也不知打動了多少人的心。著名詩人李白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也經常使人對月產生了很大的想象力。在中國著名的神話故事裏,就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樹的故事。

月球和地球之間互相吸引而形成了運行的軌道,而它們之間又互相影響而形成了潮汐。從古到今,月亮都在和我們相伴,它以獨特的魅力給人們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也給人們帶來了美麗的情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