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承宗PK朗朗
“黃水奔流向東方……”優美的音樂把我帶回到童年。
看完黃河大河唱視頻,沒想到後麵還有朗朗的同名鋼琴協奏曲。看完朗朗的激清表演,我還是覺得意猶未盡,覺得太現代了,不是我小時候看的那種原汁原味的版本,於是我在網上搜出了1970年殷承宗演出的視頻,再後來居然還看到了俄羅斯交響樂團和朗朗合作的版本。真是太熱鬧了,這麽多版本,聽得我不知如何感想。
做個深呼吸,先說說這個黃河大合唱,這個視頻好像是2000年左右演出的,因為朗誦者鮑國安也就是那個時候才出名的,說實話他的朗誦隻能算及格,不如他的演戲。
我喜歡合唱勝過獨唱,有位偉人說過:“合聲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樂。”大概是這意思,我非常同意,就拿黃水謠這首曲子來說,合唱就遠比獨唱更能直達人的心底,觸及到你的靈魂深處。八十年代,當我第一次 聽到男女童聲合唱的《藍色的多惱河》時,我簡直傻了,排山倒海般的輪唱,一浪高過一浪,春天來了,大地在歡笑……童音間或點綴在其中,是小鳥的歌唱和蜜蜂 的鳴叫。真是太美了!……
今天我還是重點說說殷承宗和朗朗。誰讓我一夜 之間就碰上他們兩個,同樣的年齡,同一首曲子。殷承宗是父母那輩的人,記得當時鋼琴協奏曲黃河在全國上演後,很長一段時間,經常看到大人們鬼鬼祟祟在議論 什麽,更有些大姑娘,阿姨們對殷老師更是嘰嘰喳喳,除了說他彈得好,更多的是說他長得帥。當然大人們是不許我們小孩子參與討論的,多半都用“快回去睡覺 了,”“去倒垃圾去”……等把我們支走。總之用現在人的語言就是殷老師是那時很多女孩子的夢中情人。
文革開始後大批優秀人才受到衝擊,尤其是一些 知名藝術家一夜之間就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而殷承宗是屈指可數的還活躍在舞台上的幾個優秀藝術家之一。當時聽大人們說,江青身邊有四大才俊:浩亮,劉慶 棠,殷承宗和莊則棟(這裏就不討論當時的八卦了)。殷老師當時也才而立之年,因專業技術精湛,國際上多次獲獎,家庭出身也是勞苦人民,於是頗受中央文革和 江青的青睞,並欽命他參與了幾個大型的文藝演出,如鋼琴協奏曲黃河,鋼琴伴奏紅燈記等。可想而知他們的演出其實就是艱巨的政治任務。稍有不慎別說職業生涯 可能連命都難保。這就不難解釋殷承宗在演出時坐姿拘謹,表情嚴肅。再看看朗朗,神采飛揚,放蕩不羈,舉手投足隨心所欲;翻白眼,甩頭發,怎麽任性就怎麽表達。
但是,這裏我用但是,是我發現了讓我激動不已 的畫麵,我喜歡音樂,欣賞全憑個人喜好,殷承宗和朗朗都是中國頂尖的鋼琴演奏家,我在他們麵前隻能是門外漢,也沒有資格對他們的音樂成就指指點點。他們的 演奏在我聽來都很棒。我隻能說說我的感受。朗朗絕對是激情澎湃,他的演譯非常符合主題: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殷老師雖然肢體沒有什麽大動作,但他那有力的十指還是給我們傳遞出了他內心的熱血。就在“我們看見了對岸……”音樂出來時,殷老師抬起了頭,樸素而清澈的目光……哇賽,我好像穿越到了那個年代。而這時朗朗卻低著頭閉上了眼睛,表達方法截然不同。
在“黃水謠”這段裏,我再次看到了殷老師那張年輕幹淨的臉龐,明亮的大眼睛閃爍出一些信息,是的,他已 經陶醉了,這時他完全放開了,任由自己蕩漾在旋律的波濤中……“黃水奔流向東方,河流萬裏長。水又急,浪又高,奔騰叫嘯如虎狼。開河渠,築堤防,河東千裏 成平壤。麥苗兒肥啊,豆花兒香,男女老少喜洋洋。”旋律像歌詞一樣美,我記得小時候我就特別喜愛這首曲子,對著歌本唱了又唱,還主動叫母親教唱。
這是一個很有畫麵感的樂曲,每次聽到這首曲, 我的腦海裏就出現了人和自然和諧的田園風光——這不正是殷老師所向往的生活嗎?隨著殷老師指尖在黑白琴鍵上的滑動,我感受到他這時好像整個靈魂都已出了肉 身,十指彈出的已不是音符而是他的心聲,是動亂年代所有老百姓的心聲。看到他陶醉在自己的世界裏真不希望他醒來,所有的委曲和不甘在這一片刻中蕩然無存, 世界原本應該如此……
兩個同齡人,有著非常不一樣的經曆,演譯著不一樣的人生體驗。一個是身在中國最黑暗的動蕩年間,一個是成長在21世紀最發達的自由國度裏,朗朗每天都是好生活,他可以激昂,可以澎湃,則無法傳遞出地獄裏的人們對自由的渴望的呐喊;他可以彈出愉悅的旋律,卻彈不出這種鳳凰涅槃,欲火重生的音符,這一曲殷老師絕對勝出。
我家有本歌本叫“革命歌曲大家唱”裏麵有所有 黃河大合唱的歌曲。我能識字時,就喜歡翻看這本歌本,因為當時也沒什麽書可讀。那時我就知道,作曲是冼星海,詞作者是光未然。但今天我才發現,黃水謠這歌 詞在當時應該是很反動的,居然江青沒發現?這簡直就是在歌頌國民黨統治時期老百姓的美好生活“……開河渠,築堤防,河東千裏成平壤。麥苗兒肥啊,豆花兒 香,男女老少喜洋洋。”這樣美好的生活,現在的國人也在向往啊,難道日本鬼子來之前人民的生活這樣——男女老少都喜洋洋,多麽美好的圖畫啊,難怪鋼琴家醉 了,我也醉了……
整個協奏曲看完,兩位藝術家都給我們展示了一副山河壯麗民族自強不息的圖畫:黃河的美,黃河的怨,黃河的怒……。我以為朗朗身上的激情是他的標誌,無論什麽場合都是這樣任性,而殷老師的激情更珍貴,在那個年代是稀世之寶。
順便來說說俄羅斯的版本,俄羅斯的交響樂隊是 世界有名的,音樂人才更是世界頂尖水平,一個柴可夫斯基就可以讓任何音樂家為此奮鬥終身。俄羅斯音樂家都來體驗黃河,可見中國作曲家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已 達到世界水平。如果不是仔細聽,你可能覺得俄羅斯版本跟中央樂團演奏的沒有差別。其實不然,“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俄羅斯的藝術家們居然在黃 河的上空吹起了西北利亞的寒風,嗚~~~嗚~~~我下意識裹緊睡袍,望著窗外,白雪皚皚,室外溫度零下25度。
還有智取威虎山的《《打虎上山》, 在童祥苓版樣板戲電影中,就可以感受到音樂的氣勢,加入了管樂,一段非常好的中國的交響樂。每次聽, 都讓人振奮,百聽不厭。
隻講黃河,殷承忠的黃河樂感很好,郎對音樂的理解和表達的膚淺顯而易見。
當技術成熟,藝術表現則是區分是大家還是熟匠。藝術表現是藝術家對作品的理解和表現。對於戰爭時期的作品,郎的理解明顯流於音樂形式。技術上可以掌握的演奏者比比皆是。
Andrei Yeh 葉孟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JsRWfUz0so&spfreload=10
Much better than the one played by 殷承宗.
He is really good ..
完全同意!
那種莊嚴, 嚴肅,認真,那種精神麵貌,純真的態度,再加上殷承宗老師的發型,服裝,殷承宗老師的氣質,以及彈奏手法,殷承宗老師對音樂的理解和向往,所有這一切營造出的整體氛圍,都成就了這部永無超越的經典。
完全同意 “郎朗可能更在乎他自己的感覺, 殷承宗老師更在乎黃河的感覺”
完全同意天色和簡寧寧
不知道摟住有沒有聽過Ilana Vered的黃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UndtrIDK4 ,很古典的演繹,很好聽。
郎朗本來不適合彈這個。這個段子對他來說太嚴肅、要求太高了點。他彈不好。但也有例外: 他和莫斯科交響樂團合作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WlZ3sKLuoE ,顯然收到了俄國人的激勵,彈出了感覺。但是這中談法對他來說不習慣,太累太緊張了。以至於4:14時彈錯了..。盡管如此,這是他彈的最好的一次。
.
我也極喜歡合唱。合唱使得歌曲的表達更有層次,更豐富,更廣闊。
郎朗可能更在乎他自己的感覺, 殷承宗老師更在乎黃河的感覺
郎朗可能更在乎他自己的感覺, 殷承宗老師更在乎黃河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