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酒趁年華

點點滴滴,盡是生命的印記。
正文

女兒離去三周年記

(2016-03-04 07:47:28) 下一個

夏威夷Maui島西南部一段長長的海岸線上,有一個小小的海灣,清澈的海水可以直看到海底的珊瑚和五彩繽紛的珊瑚魚群,那個地方是潛水者的樂園,泛舟者的天堂,也是女兒的新居。女兒從小就喜歡美人魚,一套Barbie美人魚的DVD可以反複看它幾十遍不嫌多,患病之後蒙“Make-A-Wish”慈善機構的讚助,我們在夏威夷的海邊度過了一周快樂的時光,從那時候起,女兒就愛上了夏威夷的碧水青天,所以我們決定讓她永遠移居在那裏,讓她與海龜和魚兒們一同翱翔,晚上靠在海灣裏,遠離世俗的燈火,數點天上的星星。

每次跟別人提起女兒,我們總愛分享她的堅強和樂觀,因為她從患病開始,直到最後一天熟睡之前,十四個月裏沒有一句怨天尤人的話,也不曾像約伯那樣跟神咆哮、並詛咒生命。但是在我們的心裏,女兒隻是一個普通的十歲小女孩,扯不上堅強和達觀。她生平最大的幸福,不過就是在自己的房間裏做手工,或者一家人擠在沙發裏看電影。誰知道,就這麽一點鄰家女孩視若平常的樂趣,都被嘎然終止,家裏的沙發從此就空了一角,連帶我們的心也被挖空了一塊,這世界上,再沒有什麽可以填補心頭那空洞的了。三年裏,我們沒有一天不想到女兒,尤其是她生命裏最後的那三個月的情景,時時刻刻都會突然浮現在我們腦海。這三年來我們像行屍走肉似地活著,也吃、也喝、也玩、也笑,但是空空的心靈卻像黑洞那樣深遽而雋永,默默地吞噬了一切歡慶的色彩,留下的隻有灰色,蒙在生命裏所有的事情和感受上,就像一張加了濾鏡的照片,無論多麽豔麗的風景最後都隻剩下暗淡的灰色。

我們常常在禱告裏問神,女兒在天家過得好嗎?當天使一定很忙吧?怎麽都不回來看一看呢?哪怕隻是在夢裏來報個平安也好。神在其他事情上,有時候會回應我們,唯獨在女兒的事上,一點都沒有指示和安慰。於是我們唯有繼續在黑暗裏等待著,忍受著心裏飄忽的空虛,相信著神的承諾。跟約伯一樣,我們心裏有著忿忿不平,自苦自憐又有著難以言表的自義。每當看見別人幸福的一家,或者聽見弟兄姐妹在見證神的祝福,我們都難以自己,心裏發瘋一樣地質問神:那我們呢?我們的祝福在哪裏?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也是人類作為一個生命體,對日後繁衍的盼望,失去孩子不但代表著做父母的喜悅被剝奪了,也意味著薪火不能承傳,這種對未來沒有指盼的悲哀,沒有親身經曆過是難以曉喻的。亞伯拉罕沒有兒子的時候,聽到神要大大的賞賜他,他心灰意懶地帶著犬儒的語氣回答道:“我既無子,你還賜我什麽呢?。。。你沒有給我兒子”(創15:2-3)。於是神領他到外麵看星星,並承諾他親生的子孫會像繁浩的星海那麽難以勝數。有意思的是,亞伯拉罕從此就信了神的話,而這信就成為神對他的最終判語 ---- “義”。

在新約裏,耶穌和門徒們也有過類似的一段對話,在猶大的郊外,耶穌講論富人因為過度留戀世俗的富貴,他們想要進入天堂,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彼得馬上就追問:“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將來我們要得什麽呢?”(太19:27)。直愣愣的彼得,問出了所有基督徒敢想而不敢言的大哉一問:跟隨主,與主同行,有什麽好處?耶穌的回答卻是籠統而曖昧:“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田地的,必得著百倍,並且承受永生”(太19:28)。但是縱觀耶穌和祂門徒的一生,不但沒有得著百倍的房產,反而囊中羞澀得連丁稅都付不起(太17:24-27)。即使翻遍聖經,除了約伯那童話式的大團圓結局,沒有幾個與主同行的人,是得著什麽世俗的享受的。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等等算是遊牧民族裏的土豪了,但是顛沛流離寄人籬下,心裏的淒苦無處可訴;而富貴壽考、智慧卓絕的所羅門,最後竟然歎息一切都是虛空;至於神所重用的大小先知們,那就更不用說了,唯一堪稱善終的以利亞,還落得終生疲於奔命而食不果腹。他們所有人,都沒有看見神所保證的一切,“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來11:13),可見耶穌說的“得著百倍”並非指著物質上的榮華富貴來說的。

用女兒短短的十年韶華來印證耶穌的話,看到女兒生命最大的特色,就是喜樂、滿足和平安。她每天晚上都讀經,並在有感動的經句上作記號;上主日學的課,每次都是認真地做筆記;每周奉獻的一塊錢一定要鄭重其事地對角折好放進封套裏,然後投入奉獻箱;在患病期間給上帝寫的字條,全都是感恩的話,不帶絲毫埋怨;到最後對不可知的將來有恐懼、有困惑、有失望,就是沒有淒苦自憐。可以大膽假設一下:女兒的一生,是與主同行的一生。但是我又免不了暗自揣度:她這到底是超越時空的信心,還是徹頭徹尾的愚昧無知而導致的無知者無懼呢?我們不能妄猜女兒的心思,隻能透過外在的觀察而歸納出結論。在女兒的生命裏,我們看到:與主同行,得著百倍的是喜樂、是滿足,是平安,而這喜樂和平安又是奠基在有永生的指望上。因為,如果沒有永生的指望,今生的一切享受都是“虛空的虛空”,到頭來都是一聲歎息,便要如風而去。正如耶穌所教訓說的:“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麽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麽換生命呢?”(太16:26)。

於是我們也試著與主同行,可惜耶穌並沒有承諾這條路會走得風光明媚。在女兒患病期間,我們過得安靜平穩,那是因為神在背著我們走。這三年裏神要鍛煉我們的筋骨肌肉,熬煉我們的意誌信心,所以把我們放下來自己走,我們反而走得踉踉蹌蹌、滿心煩堵。但這是所有奔走天路的人所必要作的功課,而撒旦也不斷地在扯後腿、添麻煩,所以我們有過軟弱和灰心,也有過焦躁和憤怒。但是感謝神,在祂的保守和允許下,我們就像當年拉著女兒的手一步一步學走路一樣,如今被女兒牽引著,帶著對天堂無比的盼望和信心,一步一步蹣跚地繼續走下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