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酒趁年華

點點滴滴,盡是生命的印記。
正文

女兒抗癌紮記(16)

(2012-06-13 20:43:50) 下一個

6-11-2012(星期一)

詩嫂昨天帶著小詩去匹茲堡作第四次疫苗注射,我在家裏帶著小弟,紮紮實實過了一個親子周日,這兩個月感覺小弟好像突然長大了很多,不但思路清晰舉一反三,而且對身邊的人也多了不少關懷。有時候晚飯桌上我們一起禱告完了,他會加一句:“爸爸媽媽,謝謝你們給我們做的這頓美味的飯菜。”放學回家看見我,會問我:“爸爸,你今天的心情好嗎?”那天去餐館吃飯,他主動給自己添茶,之後順手把我的茶杯也添滿了,雖然是先想到自己才想到他老爸,比同年紀的孔融差了一點,但是考慮到他生長在蠻夷戎狄之邦,未臻向化待受啟蒙,不能跟孔聖嫡嗣相比,他老爸早就已經感恩不盡了。

這段日子裏,小弟每天都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問題,諸如飛機為什麽會飛?金屬為什麽比木頭硬?什麽是“我”?是算思想還是算身體?兩手互搓為什麽會覺得手心發熱等等,虧得他老爸當年為了高考,趕鴨子上架學過幾門諸子百家數理化,這時候翻箱倒櫃搜索枯腸,掰著手指頭跟小弟說得口沫橫飛,什麽空氣動力學,什麽金屬鍵共價鍵,什麽動能位能熱能,什麽靈魂體三元論,連壓箱底的本事都派上用場了,真正是言者鑿鑿聽者愕愕,也不知道他到底聽懂了多少。其實,說白了我們兩個都不在乎他聽不聽得懂,我要的是他小腦袋瓜裏繼續不斷地冒出新問題,他要的是我們給他那五分鍾的專心致注。

自從小詩發病以來,小弟就活在一個無形的陰影底下,每當看到小詩又收到小禮物、慰問卡、熊抱和親撫,他都很不自在,有時候會直接了當地問人家:“有沒有禮物給我?”教會裏相熟的弟兄姐妹都知道,要給禮物就要多預備一份給小弟。隨著時間過去,我們跟他解釋得多了,他不再那麽直白地表達他的嫉妒,而是借著其他事情委婉地找回我們對他的注意力以爭取他的存在空間。這些問題和他那些突兀而成熟的言語,都可能是這種需要的潛意發展。

昨天晚上我跟他早早盥洗完畢就上床睡覺,他如同以往地拿出書來和我一起看,這是一本科普常識書,專介紹各類鯊魚的,我前兩天就看到他拿著這本書形影不離,今晚才知道原來是小詩最近買給他的,扉頁上麵還有小詩的留字:“致我親愛的弟弟:繼續遠大的夢想!愛你的小詩”(To my dear brother, Dream Big! Love XX)。我情不自禁地眼眶一紅,眼淚差點掉了下來。看著小詩那一筆工整的英文行草(Cursive)手跡,讓我想起紅樓夢裏麵,賈元春勸勉賈寶玉的情節,但是賈元春年近三十貴為皇妃,自然有資格提攜訓誡十幾歲的小弟弟“邊緣少年”賈寶玉。小詩才剛滿十歲,也對她兄弟有這種期盼和鼓勵,這不能不使我感慨恒多。看來不但小詩的身量快高長大,心智也突飛猛進啊。

上星期小詩的學校寄來了CRCTCriterion-Referenced Competency Test)的成績單,這相當於小學生的年度總考。小詩上學期缺了兩個多月的課,考試前一周又飛去了匹茲堡做治療,根本沒有時間複習,卻竟然每一科都考得百分之九十多的卓異(Exceptional)成績,是以前三年都沒有過的。雖然美國考試很少有死記硬背的東西,但是綜合的理解應用能力也是要靠不斷的做複習題磨練出來的。我們隻能說小詩這一年突然開竅了,現在她是不可一日無書,不管是一二年級的大字足本,還是四五百頁的言情小說,她都看得津津有味。暑假以來,詩嫂每天帶他們去圖書館,並且記錄他們看書的情況,小詩最近兩個星期裏總共看了三千頁的書,連帶小弟在家也跟著愛上看書,已經看了一千多頁了。本來叫停了幾個月的鋼琴和畫畫,小詩最近也表示想回去繼續上課,老師們都很歡迎她,無論我們怎麽要求,他們都堅持免費教授。作為對老師愛心的回應,小詩每天也很刻苦練習,且不論指法技巧,我們旁聽著卻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曲子裏麵流露出來的感情,可以感覺到她是在用心去彈她的練習曲的。以前牛不喝水我們強按頭,我們累小詩也累,現在順勢引導,一家子都輕鬆得多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