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酒趁年華

點點滴滴,盡是生命的印記。
正文

女兒抗癌劄記(14)

(2012-04-24 11:27:37) 下一個
4-21-2012 (星期六)

今天是小詩十歲的生日,我們去年老早就答應小詩,要為她舉辦一個生日派對。她自打過了聖誕就盼望著“詩誕”這一天。所以從匹茲堡回來這兩周裏,詩嫂就一直為這事忙活。小詩喜歡做陶藝,想要和朋友們在陶土作坊裏過生日。但是我們這旮瘩的陶土工藝店多是小本經營,沒有那麽多陶模轉盤讓十幾個半大孩子同時上崗。為陶土半成品上色的工藝店卻是不少,地方也夠大,但是小詩嫌那個太小兒科沒有挑戰性,想來想去,倒是想出一個挺笨的折衝方案:梅開二度各表一枝。先請她們班十六個女同學去一個室內裝飾店辦個大型一點的派對,再開小灶請幾個比較要好的朋友去陶藝店消遣消遣,為了不冷落班裏的男同學們,詩嫂還特地提早一天帶著蛋糕去學校,在班裏先給她過了一次生日。今天晚上我們團契聚會,又為小詩和另外兩個女孩子一起慶生,所以小詩這個十歲生日總共過了四次,禮物堆滿了一書房,拆包裝都拆到手軟了。

其實小詩是個很低調靦腆的女孩,過去三個月裏這麽活在眾人的眼皮底下實在大違她的本性,每逢叔叔阿姨給她送個小禮物啥的,她都非常的內疚,感覺自己給別人添麻煩了,又覺得自己不配得到這些關心愛護,實在有生命裏不可承受的重。昨天生日前夕在我們家宴裏,她幹姥姥送她一個生日禮物,是個小戒指,她喜歡得很,但就是扭扭捏捏不肯接受,原來正是因為三個月裏無緣無故地收到太多禮物了,對於這個名正言順的生日禮物,她竟然也感到受之有愧。

我跟詩嫂閑下來也常常有這樣的感概,回顧過去這段時間,要不是身邊朋友們和教會弟兄姐妹的支持,我們的日子肯定過得更艱難。經濟上和生活的壓力不算什麽,主要是情緒上的安撫,對我們是最大的幫助。透過主內弟兄姐妹和其他朋友的關懷,我們心靈上一直得到安慰,我們知道我們並不需要獨自承受這些困難,我們的背後有著力量強大的愛心縱隊支撐著。直到現在還有弟兄姐妹時常給我們做好了飯菜拿過來讓我們趁熱吃,也有朋友送來支票和現金,甚至網絡上未謀一麵的朋友,時常的問候和思念,都能讓我們心裏溫暖好一陣子。每一次收到這些愛心飯菜、捐獻、和問候,都像是我們的神一次次的提醒我們:祂一直與我們同在,並且體貼我們的感受。真的,就像C.S.Lewis寫的,對於一個有信仰的人來說,他最大的失望不是最後發現沒有神,而是發現他所信的神,原來對他的痛苦根本不屑一顧。

有信仰的人不一定比沒有信仰的人更一帆風順,我們隻不過是在死蔭的幽穀裏,比別人多了一分希望罷了。我們知道這一輩子是不可能報答得起這麽多朋友對我們的付出,但是我們也很清楚,我們自己是不配當得這些的,我們隻不過是一個卑微的器皿,一條渺小的管道,被用來使人世間的愛心流動起來,讓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能體會到人性中的真、天性裏的善。如果你有信仰,請一起來感謝神;如果你沒有信仰,那也請一起來感謝蒼天,它讓人之初那與天具有的美善,在滾滾紅塵裏沒有完全磨滅,反而在勞苦愁煩中,彼此相濡以沫,互相攙扶著走完這“不如意事常八九”的人生。

下圖為小詩在室內設計店裏為自己臥房設計的模型(兩尺見方),十幾個小女孩有機會設計自己的“夢想房間”,都雀躍極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