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酒趁年華

點點滴滴,盡是生命的印記。
正文

什麽叫“橫”?這就是“橫”!

(2011-10-07 12:44:25) 下一個

這個星期,美國國會正在辯論一個草案,動議製裁中國,因為中國政府長期幹預貨幣市場運作、壓低人民幣匯率,並限製自由兌換。提交動議的參議員甚至說,中國政府人為地貶值人民幣,導致中國出口強勁,造成美國對外貿易逆差一直高企,美國貨無法出口,所以失業率也持續飆高,因此,中國政府操控人民幣是導致美國經濟疲軟複蘇緩慢的罪魁。這罪魁讓世界老大哥的生活不好過了,這還得了?它理所當然就成了過街老鼠,應該痛予圍剿。

 

看到這裏我才明白什麽叫做“橫”,李雙江他兒子打人,李剛他兒子撞人,甚至城管鎖人封店,市府強拆逼遷,比起美老大來,還都隻能算是小孩子玩家家酒。美老大“橫”得冠冕堂皇,“橫”得振振有詞,一個個議員西裝筆挺地上台演說,講得義憤填膺痛心疾首,加上一些愛國愛民的大帽子,輿論再來一場忽悠,那樣一來,再荒謬的歪理都能投射出神聖的光環。其實說穿了,不就是想呼籲中國政府調整金融政策開放市場,好促進美國出口以幫助美國經濟複蘇嗎?但是人家偏偏就能拿出一副世界警察救世主的高姿態,你還真不服不行。

 

其實說到幹預市場控製貨幣,全世界都沒有人玩得過美國,打上世紀開始,美國金融界就不遺餘力地打壓黃金托高美元,直到七十年代初,才終於成功地把美元和黃金脫鉤。從此印發美鈔不用再顧忌國庫的黃金存底了。而早在二戰過後,美元就成為石油結算貨幣,所以六七十年代的幾場中東戰爭著實幫了美元的大忙,六日戰爭、埃以戰爭、兩伊戰爭,打得中東戰火連天油價飆升,為了確保能源的供應和國家發展,各國開始積攢美元。於是乎,那一張張沒有任何抵押的綠紙美元成了香餑餑,一躍而成全世界爭相“儲備”的“外匯”,並美其名曰“美金”,以示其地位與黃金相等。從此美聯儲的印鈔機就真的成了下金蛋的雞,每天開足馬力工作,換來日本的電器、德國的汽車、歐洲的雪山、巴西的森林、澳洲的黃金海岸,以及地球上取之不盡的資源供美國人揮霍享樂。

 

但是印發美元也不是沒有代價的,美聯儲是個純粹私營的金融機構,美國政府想讓它印鈔就得拿自己的債券去抵押,也就是說,政府每印發一張美鈔,就有相等幣值的美元債券被印發出售,每一元美鈔其實就是一張美國政府的欠債收據,一元新幣發放換一元通貨回收進庫,這也是一種控製通貨膨脹的手段。但是眼看著國債快要達到國民生產總值,每年國債的利息已經成為政府第三大財政開銷,僅次於國防和社保,這時候美國政府開始著急了。著急也沒什麽用,除了印新債還舊債,短期之內美聯儲也不能替政府想出什麽好辦法。

 

要是正常人家,當收入不夠還債的時候,正常做法就是削減開支,勒緊肚皮先把債務控製住。但是美國政府不行,各個既得利益者誰都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福利,國會裏麵政治扯皮吵得讓國人心煩。好了,既然自己人誰都不服誰,那就槍口一致對外,拿外麵的軟柿子開刀。這幾年中國經濟紅火、股市樓市兩旺,而居然不能帶動美國經濟?真正豈有此理!廉價的人民幣和廉價的中國勞動力就是美國經濟不能複蘇的禍根,國會大佬們如是說。至於人民幣升值太快有可能導致中國出口萎縮、資金外流、引發股市樓市崩盤、窒息這個脆弱的發展中國家?那就貴客自理了,什麽叫人權?美國人的享樂人權當然比其他人的生存人權來得優先。

 

再深入一點來看,其實明眼人都知道,中國貨實在太便宜,而且遼闊的大後方還沒有開發,廉價勞動力幾乎是取之不盡,人民幣升值十幾二十巴仙,對國貨的成本影響不大。聰明如美國議員們,大概都不會相信隻要人民幣升值,大家就不買中國貨而轉買美國貨。美國這個動作的戰略目的,就是想要造成一個輿論導向:“中國貨不再便宜了”,這對於中國的長期發展是有非常深遠的負麵影響的。一旦中國放開金融管製,大量熱錢可以自由進出中國,在目前中國不健全的金融體係之下,中國人累積三十年的財富很容易就被國際金融大鱷掏空。而且美元貶值也符合美國長遠利益,最好是美元貶得一文不值,那麽15萬億的國債就一筆勾銷了。打個比喻,某甲向朋友借了一萬塊錢買了一棟房子,過了幾年美元貶值了,當年的一萬塊錢隻能買一塊麵包了,某甲還住著那個房子,隻要拿一塊麵包就可以還債了。美國的做法就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跟當年搞垮日元、震蕩俄羅斯一樣。

 

還好近年來中國的大腕多了,連帶手腕也強硬了不少,昨天聯合國就譴責敘利亞的決議,中國和俄羅斯投了反對票,這個由英法動議美國附和的提案,本來就是個不痛不癢的官樣文章,投一記讚成票也不外是個順水人情,但是中國楞就是給否決了。否決權是安理會常務委員特有的,自打中共加入聯合國以來,總共才動用了六次。在這件芝麻綠豆大小的事情上祭出否決權,說明中國擺出了一種姿態,盡管動作比較生硬,但是不失為中國挺直腰骨的一個重要過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