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妞

思考人生,學習各種智慧,與孩子們一同成長,這是我本階段的人生意義。一個人應當對周遭有影響力。就好像一個正麵角色在堅持著理想的價值觀和追求。一個智慧的朋友常來點撥他的頭腦,讓他有個人突破。而另一個不與他為伍的就上演另一出戲。兩個背道而馳的人用自己的人生,敘述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和孩子們一起成長,妙不可言。

(2015-01-07 03:42:51) 下一個
孩子現在的世界是我們沒經曆過的,新鮮的事兒多了去了。三歲開始和大孩子們學唱歌,隻有一個媽媽在後麵邊吃飯邊助陣。吃完飯又變成了老師助手,多好玩兒呀!唱什麽重要嗎?就是“高山清”嘛,兩周以後就上台表演。3歲的在搭聖誕樹的前後,插不上手,隻好自發地唱起了“Joy to the world"。我們都驚訝,因為在家裏沒人教過她。這才引出媽媽決定陪練唱歌的情景。

8歲的應該是多麵手,數語英社科,網遊足藍鋼,本該都有起色。可當媽媽還是白領打工足的時候,沒時間陪和抓,所以真成了“麵手”了。所以現在媽媽自己提升自己,成了闊太家閑,就一一從中間抓起。遊泳一周3次,數學自己麵授玄機。英語真正陪讀,就是比賽看小說,一起做作業。我抄的不懂單詞比孩子的還多。????沒問題,不是一樣在職場混了十年嗎。殊不知將日,把娃娃英語學會,老媽東山再起時,不得振得老外眼瞪心跳嗎!語文從數學文字題入手,教3歲的課文時順便帶8歲的。網球足球籃球先等等,不是季節。孩子在校每日多少練些。社會和科學就用讀非小說類書來帶。

媽媽需學習改進時間管理。如何改?就抱著兒子的iPad看免費書。時間管理學了兩個狠招:(1)列日程表,計劃和實際都填。(2)貼條背誦。在常出現處,用眼掃字。媽媽不能當沒文化的,所以好書都要惡補。《資治通鑒》要讀。《孔子》要念。《近代世界通史》、《聖經》也要讀。兒童教育書更不能省去。從最功利務實的《哈弗兩姐妹》,到心靈教育《給孩子定疆界》,再到《如何為孩子禱告》。不僅學習,還與姐妹們一同研討提高。

3歲是培養疆界,培養愛心的時候了。孩子終於去了私立幼兒園,媽媽怎樣與幼兒園老師混成一處呢?怎樣真正了解孩子在校的進步和問題?8歲的也是這些問題。老師們能給孩子什麽樣的精神營養,媽媽得補充什麽和糾正另外的哪些問題?如何與家庭唯一收入來源的爸爸,形成一個團隊,如何讓姥姥扮演省力又得人心的好角色?隻有靠學習,摸索和改進來得到答案。屆時與眾人分享。

8歲的美國數學是這樣教學效果:12-7=將1劃掉,借位到2,得到5。媽媽實在撓頭,急抓爸爸來看這等數學。爸爸看過,哈哈大笑。帶的媽媽和8歲的都笑開了花。爸爸說8歲的還真幽默啊。數學必須自己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