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來到了澳洲,除了在西郊小學時,兒子在家裏聽過幾次林奈特的教學錄音,其他時間他好像就從沒做過家庭作業,不是他不做,而是根本就沒有。所以每天放學後,把書包往家裏一扔,他就跑出去玩了。
進入四年級後,老師開始教授乘法。為了算出3乘4的結果,老師給每個孩子一盒小木塊,把這些木塊擺成4個一排,共擺成3排,然後再數木塊的總數。這樣大多數的孩子都需要幾分鍾的時間才能得出答案。因為兒子在國內時,就已經背熟了乘法口訣,當然不需要擺木塊而直接說出答案。不但孩子們被驚得目瞪口呆,就連老師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們的副校長甚至問我,兒子是否在國內學過特殊的速算課程?在澳洲,很多學校是不教乘法口訣的。雖然不會背乘法口訣,但澳洲的孩子們卻清楚的知道乘法的意義,而有些中國的小孩子即使可以小和尚念經一般背出口訣,卻有可能不懂乘法的真正含義。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有4個籃子,每個籃子裏有5個蘋果,當被問到共有多少蘋果時,澳洲的孩子多數會知道這個問題的結果應該是由4乘5算出,但有可能算不出4乘5的結果是多少。而有些中國孩子有可能列不出4乘5的算式,不過一旦給出這個算式,他們可以馬上得出20 的結果。各有利弊,但我還是感覺中國的小學生比澳洲的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識。
有了班級上的突出表現,兒子的自信逐漸增強,一些全國範圍內的學科競賽也開始參加,雖然沒有取得太高的名次,但也會得到競賽組織者的證書。在全校師生麵前,從校長手裏接過證書,兒子的自豪感更是無以言表。雖然學校鼓勵孩子們參加比賽,大多數的家長對自家的孩子還是了解的,而且每科參賽10澳元的報名費讓很多學生和家長失去了興趣。從學校的角度看,兒子為學校增了光,贏得了榮譽。這樣兒子在年級也成了‘風雲’人物,不但學習好,球踢得也好。
可以看出,兒子越來越喜歡這個學校了,對吉勒木先生也越來越發自內心的喜歡。很少有女老師和孩子們一起踢球、一起玩男孩子的遊戲。而吉勒木不但和他們玩在一起,還和他們‘瘋’在一起。為了表達對吉勒木的喜歡,兒子發揮他的專長,畫了一幅畫送給了吉勒木,畫中是一個拳頭豎起的大拇指,在旁邊寫著:“You are the Best”。我想,任何一個老師收到這樣的禮物,都會非常的歡喜和自豪的。
雖然在學校風生水起,但最近以來,兒子卻在放學以後經常不開心。前麵曾提到過麥休多數情況下都是和自家的兄弟姐妹玩,但有時也會加入到兒子他們這一幫。不過一旦有他和他的兄弟姐妹加入,這些孩子往往就會變成一群小混混,艾莉也會由小天使變成小妖魔,這時兒子往往成為被欺負的對象。小孩子打架本來沒什麽奇怪的,克瑞斯兄弟、艾莉以及兒子也經常打打鬧鬧的,但很快就重歸於好,沒有欺負或侮辱的現象。但麥休與其他人不同,他把欺負我兒子當成了樂趣,一發不可收拾,後來隻有見到我兒子,不是言語上的冒犯,就是動手動腳。兒子經常是哭哭咧咧的回來。
已經到了必須做點什麽的時候了。這天早上,我沒有去大學,而是來到了兒子的小學校。先是找到了麥休的班主任老師,向他介紹了麥休的所作所為,並表示,這種情況不能繼續下去了。老師叫其他同學把正在操場上玩耍的麥休找了回來,我是一點也不客氣,虎著臉當著老師和眾多同學們的麵,把麥休好一頓訓斥,老師也在一旁批評他的錯誤,並要求他給兒子賠禮道歉。最後,麥休哭著給兒子陪了不是,並表示以後永不再犯。從此以後,麥休和兒子成了朋友,再到一起玩耍的時候,都是友好相處。
現在,兒子的朋友圈也逐漸擴大,在同班同學裏,他又結交了幾位新朋友,其中最要好的兩位是安竹和詹姆斯,放學後他們經常會和兒子到我家裏來玩,和兒子踢球,並品嚐他們很少吃到的純正中國餐。兒子有時也會到他們的家裏去,有時晚上還睡在他們那裏,當然這些時候,家長都要事先溝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