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馬虎虎9098

走過的路和眼中的世界
正文

初訪西班牙-巴塞羅那(Barcelona)

(2017-11-25 19:33:35) 下一個

西班牙從地理位置上看遠離歐洲中心,屬於歐洲的西南邊陲,兩麵臨海,北邊與法國接壤,東邊比鄰葡萄牙,向南隔海與非洲相望,雖地處歐洲,可和傳統的歐洲國家又不太一樣,第一次踏上西班牙的土地除了新鮮還是新鮮,尤其是巴塞羅那這樣一個海濱城市。

巴塞羅那位於西班牙的東北角,瀕臨地中海,人口160萬,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也是加泰羅尼亞自治區首府,日前鬧獨立的那個地區。

從紐約直飛巴塞羅那大約8小時,傍晚起飛清晨到達,旅館訂在市中心,從機場進城乘地鐵很方便。出發前正趕上巴塞羅那人遊行示威鬧獨立,不免有些擔心安全問題,真到了機場完全是一派平和的景象,遇到的每個人都熱情相助,細心指點路程,盡管英文不太溜,西班牙文加手勢也能溝通,懸著的心慢慢放了下來。

在機場買了72小時的地鐵公交車通票,以後的3天在巴塞羅那就用它通勤方便無比,坐上從機場出發的嶄新的無人駕駛的列車直奔城裏而去。一出地鐵站映入眼簾的是朝陽中雄偉的凱旋門,頓時有一種驚豔的感覺,果然是一座古樸獨特的城市!

巴塞羅那凱旋門(Arc de Triomf)是為1888年世界博覽會而興建,紅磚砌成,作為世博會的主要入口,門楣上刻著(Barcelona reples nacions)“巴塞羅那歡迎各國”。

凱旋門前的大道上矗立著兩排高大的棕櫚樹,給城市增添了一道熱帶風光。

大道的另一頭的雕像是當代巴塞羅那城市的奠基人弗朗西斯科。利烏斯(Francesc de Rius)1833 年生於巴塞羅那,死於1889年,律師,政治家,曾4次擔任巴塞羅那市長,積極推動巴塞羅那萬國博覽會和城市改造,奠定了現在巴塞羅那的城市外貌。

穿過馬路就是城堡公園(Parque de la Ciudadela),建於1877年,是巴塞羅那市內唯一的一片綠地,公園裏有座帶階梯的門型建築,頂上金光閃閃的雕塑是古希臘黎明女神奧羅拉駕著四匹馬凱旋歸來。

畢加索博物館坐落在老城區的一幢12-14世紀建成的建築裏,院落古色古香,加泰羅尼亞哥特式建築。剛剛知道畢加索這位天才藝術家雖然在法國度過了生命的大部分時光,他其實誕生在西班牙馬馬拉加,其藝術創作初期是在巴塞羅那度過的,館內收藏著大量畢加索的作品,無疑是藝術愛好者的朝聖之地。

巴塞羅那大教堂(Catedral de Barcelona)建於13–15 世紀之間,非常傳統正規的教堂, 其巍峨精美的立麵很是引人注目。

國王廣場(Placa del Rei)位於老城區中心地帶,離大教堂很近,廣場四周被哥特式或文藝複興式建築所包圍,充滿了曆史的滄桑感。

巴塞羅那的古跡比比皆是,一不留意一轉身就發現一段古羅馬城牆,透著古樸。

加泰羅尼亞音樂宮(Palau de la Musica Catalana)坐落在很窄的小街上,問了幾個人才找到,一走近它立刻被這精美的建築震撼了。

音樂宮每天都有多種語言的團體導遊,我們參加了一個英語團,一開始導遊就先聲明音樂廳不是高迪設計的,而是與高迪同時代的現代主義建築師多梅內克。蒙達內爾(Domenech I Montaner)的代表作之一,修建於1905-1908年間,並介紹說這位建築大師雖然隻比高迪年長兩歲,卻是高迪的老師。

音樂宮內部裝飾得美輪美奐,是巴塞羅那現代主義的巔峰之作,簡直就是一曲由瓷磚,磚塊,彩色玻璃,石頭雕刻而成的固體的建築交響樂。好了不說了,有圖有真相。

音樂宮裏的咖啡廳。

走道樓梯也裝飾得玲瓏剔透。

鑲滿馬賽克的圓柱。

進入音樂廳首先吸引眼球的是天花板上的巨型玻璃彩燈。

音樂廳全景 

走近看看舞台上的裝飾。

一公裏長的蘭布拉大道(Las Ramblas)也叫流浪者大街,是歐洲最美的林蔭大道之一,也是巴塞羅那最負盛名的一條步行街,街上遍布著食品,藝術品,及各種小商品攤位,白天遊人如織,雲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和遊客,可以說是西班牙最有活力的大街,也是美食天堂。

沿著蘭布拉大道走到頭便是哥倫布廣場,哥倫布紀念碑(Monument a Colom)於1888年為萬國博覽會所建,60米高的塔頂上矗立著意氣風發的哥倫布銅像,正是這位探險家為西班牙開啟了海上霸權。

穿過哥倫布廣場就是奧林匹克港了(Port Olimpic),曾是1992年奧運村中心。

我們在這裏乘遊船在港口附近轉了40分鍾,從海上領略巴塞羅那的魅力。

千帆盡歸巢

海邊大道排列整齊的棕櫚樹為巴塞羅那增添了南國的嫵媚。

街上隨處可見百年以上的建築,並且風格多樣,給人以美的享受。

裝飾精美的窗子和牆角的雕像都引人駐足。

謝謝臨帖,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DKmom 回複 悄悄話 好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