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30多年前離開故鄉,很少有機會體會家鄉的春天,因為多年以來都是湊孩子放暑假回國,而且每次都是來去匆匆,今年終於有了自己的時間,得以慢慢的在城裏逛,重新認識久違的家鄉,感覺真好!
火車站可以說是一個城市的門麵,新翻修不久的天津站坐落在海河邊上,寬闊的站前廣場成了步行區,公共交通都轉移到地下了。
站前的津灣廣場為來來往往的人們提供了頗為理想的歇息地。
河邊的建築幾乎都是近些年新建的,風格有現代的也有複古的。
水質清亮的海河在這裏拐了道彎向著渤海奔去。
沿著河邊向北不遠就到了三岔河口,南運河北運河子牙河三河交匯處,在這裏匯合成海河,成為海河主幹線的起點,這裏是天津的發祥地,也被稱為天津的搖籃。
矗立在三岔河口的引灤入津工程紀念碑,八十年代初期灤河水入津結束了天津人飲用鹹水的曆史。
海河上一係列的橋也為天津增色不少。橫跨海河的金剛橋像一道彩虹在藍天下熠熠生輝。
具有歐式風情的北安橋始建於1939年,欄杆上還有各種姿態各異的少女雕像。
大沽橋的設計很有現代感,建於2003,是一座很年輕的橋。
橋與樓的融合。
大光明橋及周邊,橋上有金碧輝煌的雕塑。
“天津之眼”- 建在海河永樂橋上的巨型摩天輪,是世界上唯一建在橋上的摩天輪,高120米,直徑110米,有35層樓高,每轉一圈約需30分鍾。到最高處時可看到周圍40公裏內的景致。
從摩天輪上俯瞰海河像一條玉帶靜靜流淌。
遠處高樓林立,腳下黃頂建築群就是“大悲禪院”。
沿著河邊走走也是一種享受。
從摩天輪上下來,穿過馬路,迎麵一座牌樓,上書四個金色大字-“同登彼岸”,原來裏麵就是大悲禪院,天津最大的佛教寺院。
正趕上一隊和尚出來做法事。
大營門小白樓地區是俺小時候經常出沒的地方,如今早已麵目全非,天津音樂廳是在原址上重建的,小學時在這裏看了很多電影。
繁華的南京路。
著名的天津瓷房子,一座由數萬件古瓷片裝飾而成的法式洋樓,也被稱為中國古瓷博物館。
張學良故居又稱少帥府,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此居住。
狗不理老店-中華老字號之一的狗不理包子是天津傳統風味小吃,始創於1858年,為天津三絕之首,創始人小名叫“狗子”,他做的包子很受歡迎,狗子賣包子時很忙,顧不上與顧客說話,人們便取笑他“狗子賣包子,一概不理”。久而久之,“狗不理”就出名了。
坐落在濱江商業區旁邊,國際商場附近的西開天主教堂。
坐落在獅子林橋附近的望海樓教堂,建於1869年,是天津第一座天主教堂。
天津著名的老字號商場-勸業場,也是天津商業的象征。
南市食品街1985年建成開業,是一個以食品為主的特色購物中心,匯集了全國各地的風味佳肴,可說是吃貨的天堂。
天津抗震紀念碑,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當時的情景還曆曆在目。
天津廣播電視塔,簡稱“天塔”,建成於1991年,西靠風景秀麗的水上公園,總高度達415米,為世界第六,亞洲第四高塔。
水上公園是俺童年時的樂園,記得小時候每年春天學校組織到水上公園春遊,大家都盼著這個時刻,今天再來到這卻找不到當時的感覺了,昔日的長廊還在隻是物是人非了。
遠眺湖上美景。
正當華府的櫻花經曆著暴風雪的襲擊,這裏的櫻花正盛開著。
塘沽距城裏不遠,現在有輕軌就更方便了,可是這麽多年來卻一直沒去過,小時候想去沒閑錢,後來就沒機會了,這回終於走了一趟。第一次聽說海河外灘公園,在接近海河出海口的地方。
這裏的海河更寬,岸邊停著東方公主號遊輪。
海門大橋於1985年竣工通車,係目前中國最大的開啟式公路橋。自明朝起“海門”就成為天津八景之一。
天津越來越美了,真為家鄉的變化感到欣慰,希望下次回來天津更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