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把習近平比雍正居心叵測
“皇上駕崩囖”,大太監一聲悠長淒厲的幹嚎,煤山枯樹,滿地慘白色飄雪,這是電視劇中常有的鏡頭。
為什麽帝王難過年關? 我索性直接抄:“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研究員閻崇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清朝12個皇帝中,死於臘月、正月的皇帝有康熙(農曆十一月)、同治、順治、乾隆、道光,一共5位;死於七、八月夏季的,也是5個人,嘉慶、鹹豐、努爾哈赤、皇太極、雍正。
《黃帝內經》認為“非其時則微,當其時則甚,非其時則生,當其時則死”。就是說人體有病,陰陽失調,在人跟時間的節律相違背的時候,就加重,就可能死亡。從這裏我們可以知道,臘月、正月易死人並不是一個偶然或神秘的現象,而是與某些方麵疾病在這種氣候下高發有關。滿族貴族的飲食沿襲了他們早先在東北的生活習慣,看清帝的食譜,雖然各類菜肴豐實,但蔬菜水果所占比重非常少。閻崇年指出,清帝喜食“厚味”,嗜吃肉類,尤其是肥豬肉和肥鴨肉。從清宮的檔案裏可以看出,一個皇帝吃飯,一天供應大油一斤。清宮裏頭薩滿祭祀,殺豬前先把豬的耳朵用蠟灌上,灌它叫“領牲”,然後就殺了。把豬血接上後去皮。在坤寧宮,支起大鍋灶就在那兒煮,皇帝就等在炕上,就吃這個“胙肉”,即祭肉。乾隆帝的飲宴菜肴中以雞、鴨、魚、豬、羊、鹿、鵝肉等為主,即使是早膳中也有肥鴨肉出現。他愛吃一種“蘇造肉”,就是用五花肉加上丁香、官桂、甘草、砂仁、蔻仁、肉桂等九味藥料烹製而成的一道厚味肉菜。
皇帝們除了飲食上多油膩之外,在一年中最冷的季節裏,平時很注意運動的皇帝們活動量就大大減少。閻崇年指出,清朝前期的幾位皇帝,射獵、騎馬、征戰、出巡,運動量很大,但到冬天就不活動了,活動很少,氣候又冷,血管又收縮,再加上其他一些疾病,身體很容易出危險。”(金陵晚報)
幾百年來,大家津津樂道的是雍正改詔的故事,為了篡權奪位,雍正將康熙遺詔中“傳位十四子,改為於四子,一字之差,奪了天下,不仁不義。然後將威脅他皇位的八阿哥貶為阿齊那(滿語:待宰的羊),九阿哥貶為塞思黑(滿語:討厭的人)。
中紀委這班人津津樂道雍正的秘密立儲製度,更是荒謬。前天我向段祺瑞的後人拜年,談及為什麽段都反對袁世凱稱帝,因為袁不稱帝,段老二還有機會。袁一稱帝,頓時成為孤家寡人。全民共誅之。
中紀委這些人,不學無術,拍馬屁拍錯了方向,拍到皇上命根子上。況且雍正隻活了五十七歲,這不是詛咒今上早死麽?為了禁止老百姓產生聯想,如果我是習近平的話,不如將那些吹牛拍馬之徒直接從中紀委送進秦城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