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911994.html
從1959年邊境小衝突到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期間,中國政府在中印邊境問題上,始終對印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戰爭並非不可避免。
但由於印度一意孤行,誤判中國人民的決心和力量,結果兵敗如山倒,一潰千裏。
這場戰爭,對中國人民解放軍來說,隻是舉手之勞,元帥大將們都沒有到前線指揮,打完就收工,直接把印度晾在一個極為尷尬的位置。
一,全麵軍事報複,印度不敢。
二,團結起來的民心,在中國撤兵之後,全部泄盡,變成了內鬥。
這場戰爭對印度國內造成非常大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單單是指心理陰影,而是整個國家發展計劃方向被改變。
尼赫魯之死
戰爭爆發後,幾乎在一夜之間,尼赫魯威望急速滑落,他的不結盟基本原則和國際關係五原則成了印度政客和媒體公開奚落的目標。
在一連竄被披露的事實麵前,尼赫魯根本無法反駁:
一,他向美國請求立即軍事援助。
二,同意由美軍飛行員駕機向邊界作戰部隊運送武器和裝備。
三,由美國空軍保護主要城市,使印度空軍可以騰出手來襲擊中國。
四,邀請幾百名美國軍事顧問和空軍軍官來到新德裏。
不結盟運動領袖的光輝形像被毛澤東主席輕輕一掌打回原形,再加戰局之狼狽,印度政客們更是氣急敗壞。
但反對派矛頭還不敢對準尼赫魯,而是向他的左膀右臂開炮。印度國防部長克裏希納.梅農成了眾矢之的,梅農是國大黨左派,與尼赫魯有三十年情誼。
反對派指責梅農在擔任國防部長期間犯了致命錯誤--沒有優先發展山地師,卻熱衷於搞先進武器,而超音速戰鬥機永遠隻是一張圖紙。
罵梅農是罵給尼赫魯聽的,說明尼赫魯的“社會主義思想”應當受到唾棄,正是因為尼赫魯認為社會主義中國是一個熱愛和平的鄰居,才導致印度沒有進行戰前充分準備。
在中國軍隊發起進攻十四天之後,梅農被撤銷了國防部長職務。
但這還不夠,反對派要將尼赫魯的另一名重臣拉下馬,就是礦業和燃料部長D.馬拉維亞。馬拉維亞是印度石油工業的奠基人,還是國大黨的社會主義行動論壇召集人。
搞掉這兩人,其實是印度發展方向較量:發展國有重工業體係還是私營企業?
沒有這場戰爭,尼赫魯戰略是十分明確,每一個五年計劃都是為了發展工業,努力使印度成為一個擁有自己工業體係的中等發達國家。
戰爭之時,印度正處於第三個五年計劃起步階段,這些人要求政府:
一,大量削減工業項目開支。
二,大力提高國防費用(買武器)
理由是備戰中國的下一輪進攻。
從經濟角度看,要改變國家發展政策規劃方向,私營企業能做到印度走向工業化夢想嗎?
印度雖然不是一窮二白,但也沒有那麽多錢來實現既搞活經濟,又滿足工業計劃。隻能是二選一。
處於生死攸關地位的農業,卻停滯不前。1961印度糧食產量與前期持平,1962年產量下滑,蔗糖,油籽,棉花產量也在降。
工業增長率為8%,這已經是尼赫魯竭盡全力的成績,而印度定的工業發展指標是年均14%。
進口原材料,爆,電力全麵短缺,國家工程無法完工,而人口增長率卻在2.5%左右,與糧食減產等不利因素一結合,印度出現了通貨膨脹情況。
第三個五年計劃,每一年就背上了16.8億盧比財政赤字的負擔,這一年計劃預算是113億盧比。
反對派和地方邦全部要求尼赫魯削減計劃中對國有工業的投入,去發展私有經濟,增加國防費用。
尼赫魯沒有讓步,他強調:五年計劃中的發展重工業計劃對印度國防發展至關重要,隻有先發展了重工業,才有將來的國防力量提升。
他還聲稱黨內對此取得了“一致意見”,但衝突已經涉及到印度經濟政策的根本原則,私營企業家全部站在了尼赫魯的對立麵。
戰爭使印度全國進入了緊急狀態,這種衝突暫時被壓了下來,但12月1日中國一撤兵,印度內部矛盾全麵爆發。
1963年2月28日,財政部長莫拉爾吉.德賽向國會提交了預算報告,單單國防費用就高達86.7億盧比,比1962年整整翻了一倍,要滿足工業投入計劃,整個預算需提高到165.1億盧比。
將所有收入相加,差額還有45.4億盧比,加上通貨膨脹,印度社會將麵臨山搖地動的危險,因為最終這些差額將以增加稅收方式轉向民間。
德賽提出了四個方案:
一,提高進口稅。
二,對富有階級征收消費稅。
三,對印度教大家族征收附加稅。
四,對注冊企業增加附加稅。
但就算全實現,還差20億盧比。問題的根子在於國防費用畸高,印度政客又在想像之中的中國軍事進攻威脅下,不敢去提出降低國防費用。
德賽唯一辦法隻能是開征新稅種,這樣就跟印度企業界發生了直接衝突。
印度資本集團的邏輯是:中國人要侵略印度,政府必須加強國防,但加強國防需要的資金,老子一毛也不拔。國家安全很重要,但個人利益更重要。
這些矛盾成了反對黨們最好的工具,人民聯盟(就是現在莫迪的人民黨)十分積極地參於了進攻,他們要政府置身於商業和私營工業之外,資金,原料,技術等都要向私營企業傾斜。
尼赫魯仍然相信自己的權力和威望,拒絕放棄國有工業計劃。這場政治較量在1963年春天的一係列議員選舉中爆發。
國大黨最有把握的三個票倉:尼赫魯家鄉北方邦的阿姆羅哈和法魯卡巴德,還有古吉特拉邦的拉傑科特。結果選票一開,國大黨全麵潰敗。
反對派們歡欣鼓舞,他們說國大黨的失敗是因為:
一,對中國軍事上的無能。
二,對國內經濟上的無能。
其實這是印度地方派係與中央權力矛盾導致的結局,也就是說國大黨地方派係有不少人因為個人利益反水。
另外,人民同盟(國民誌願團)拿著棍子和刀槍去逼別人投票,莫迪年輕時就是國民誌願團成員,是納粹衝鋒隊式的組織,在印度農村非常活躍,本質上是個印度教極端組織。
地方選舉失敗,又進一步損害了尼赫魯國內威望,1963年8月,已經有人敢在人民院提出彈劾尼赫魯總理的議案。
同時尼赫魯在人民黨內威信也明顯下降,他的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隻剩下了黨員們形式上的支持。
計劃委員會也開始跟部長們變成各自為政的局麵。計劃委員會對印度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存在六十多年之後,2015年1月被莫迪廢除,理由是不利於自由經濟發展。
莫迪廢了計劃委員會之後,中國一些公知經濟學家拍手叫好,還問中國呢?
莫迪會將印度帶往何方?現在看起來非常危險,印度人民被廢鈔,搶黃金,國內矛盾靠與中國軍事對峙轉移。
回到尼赫魯,糧食缺口是直接關係民生的根本問題,出路是向國外進口,印度農業部長帕蒂爾跑到美國談成了每年二百萬噸糧大米的進口計劃,可以用盧比結算。
尼赫魯等帕蒂爾回國就是一通暴罵,他認為印度被美國宰了,而且盧比結算要一年一談。作為一個英聯邦國家,還有東南亞的大米,跑到美國簽合同,難以理解,尼赫魯說部長違背了他的指示。
後來事實證明尼赫魯是對的,等喀拉拉邦出現大量人口餓死,急需美國糧食救急時,美國變臉,要印度用美元結算。
尼赫魯在1962年春天已經腎炎發作過一次,身體每況愈下,1963年他必須麵對接班人的問題。
按國大黨資曆和地位,議會黨團領袖,原財政部長德賽是第一接班人,但他過度信奉印度教,認為精神比物質重要,反對工業化,追隨甘地路線。
蘇聯,美國對德賽以接班人對待,尼赫魯知道德賽一上台就會推倒自己的路線圖。
1963年8月,尼赫魯操縱馬德拉斯邦首席部長卡馬拉季,以地方選舉慘敗為由,要求國大黨各領袖退出內閣職務,專心去搞黨務。
卡馬拉季一提出,尼赫魯馬上帶頭辭職(當然被大家反對),結果德賽和帕蒂爾中招,他們提出辭職,被大家接受。
德賽氣蒙了,“不帶這樣玩的吧?”但尼赫魯馬上換上他的前任克裏希納馬查裏接替財政部長一職。德賽被迫離開了權力核心圈,然後整個內閣大換血。
1964年1月,國大黨在布巴斯瓦爾舉行代表大會,尼赫魯發表了建設社會主義印度決議:
一,在1976年之前,印度衣食住行教健方麵滿足每個人的需要。
二,建立強大的工業基礎。
三,保持經濟增長率。
四,限製私人財產,消除貧困。
全麵建設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印度。
反對派又拿1962年被中國痛打的事情來嘲弄尼赫魯,你們國大黨開會怎麽不提國防了?
更嚴重的是災荒蔓延,印度災荒,並不是各邦都缺糧,而是有餘糧邦和缺糧邦。
餘糧邦就囤糧,炒糧價,發國難財,缺糧邦就求著中央拔糧。
這種問題在中國很好解決,中央下令征購糧食,再統一調配到缺糧地區。
但在印度,尼赫魯無論怎麽做工作,餘糧邦在沒得到經濟滿足之前,一粒米也不會賣給中央。
要是中央高價征購糧食應急,那麽投向工業的錢就沒有了,這些事情,各邦是不管的。
尼赫魯在病中,看到的報紙全是《誰是尼赫魯接班人?》這類文章,不過當時絕大多數人都猜不到尼赫魯的真實想法:把女兒英迪拉.甘地扶上總理寶座。除了血緣親情關係之外,女兒也是他工業化路線的最忠誠執行者。
尼赫魯首先要做的就是無論如何不能讓德賽有接班機會。
他需要一位過渡人物,這個人必須危險性最小,對尼赫魯路線不至於過度反對。
這樣尼赫魯選中了同樣來自北方邦的後輩巴合杜爾.夏斯特裏。1952年夏斯特就被提拔為鐵道部長,但能力很差,導致全國鐵路事故不斷,不得不辭職。
1960年又被提為內政部長。從個人關係上來說,他對尼赫魯有感恩之情,在過渡一段時期後,會主動讓權給英.甘地。
在國大黨內部夏斯特裏生活清貧,為人正直,是和事佬 ,溫和派,跟咄咄逼人的德賽相比,簡直一個敵人也沒有。
尼赫魯在中風之前,已經交待好了後事,讓卡馬拉季等人扶夏斯特裏領導國大黨並出任總理,壓下德賽這一派。
1964年5月27日,尼赫魯在新德裏官邸中去世,享年74歲。
周恩來總理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到印度駐華使館吊唁。
他在給印度總統的唁電中說:“盡管在我們兩國這間目前還存在著一定的分歧。但這種不幸的情況終究隻是暫時的。我深信,中印兩國人民的友好關係,必將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得到恢複和發展。”
周恩來對尼赫魯生前死後,都做到了仁至義盡,但印度人到今天還是執迷不悟,中國人對印度不好嗎?
邊境戰爭的確打疼了他們,但那是因為他們自己挑起的。才死了幾個人?俘虜,武器也都還回給他們。
而美國農藥廠在1984年12月2日一次人為失誤的泄露事故中,導致六萬印度人死亡,數十萬人致殘,這樣的慘禍印度人反而能接受並淡忘,現在還緊抱美國大腿,這難道僅僅是智商問題嗎?
尼赫魯一死,夏斯特裏接班,印度前進方向出現了慌不擇路的情況。由於他的能力問題,印度出現了三巨頭領導情況,另外兩人是克裏希納馬查裏和內政部長,代理總理南達(這也是尼赫魯安排的)。
6月2日,在德賽被排擠情況下,夏斯特裏全票當選國大黨新領袖。但接下來他馬上跟議會妥協,取消了尼赫魯生前的土地改革綱領。
同時將英.甘地納入內閣班子,讓她擔任新聞廣播部長,排名第四。
夏斯特裏在擔任總理期間,改變了印度整個戰略發展戰略計劃:
一,消弱計劃委員會。
二,基礎工業投資轉向農業。
三,在農業新戰略中,將現代化設備集中到有灌溉條件的地區。
四,讓私人資本和外資進入印度工業發展之中。
總之,他將尼赫魯自力更生和工業化戰略的主要支柱政策會部推翻。結果是經濟沒有增長,貧富差距急速拉大,國大黨黨內矛盾激化,走向分裂。
印度共產黨趁機領導全國性運動,反對物價上漲,要求內閣解散,同時從奧裏薩邦到喀拉拉邦暴力騷亂事件不斷。
在外交上,1965年4月,因為他想中斷對美國糧食進口,轉向更低價的澳大利亞和東南亞,美國總統約翰遜悍然取消早已公開的印度總理訪美邀請,這種羞辱,無異於國恥。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爆發,夏斯特裏停下一切國內工作,專門應對軍事方麵,美國停止了對印度的一切援助計劃。
1966年初,夏斯特裏應蘇聯邀請與巴基斯坦總統阿尤布.汗在塔什幹會談,以結束印巴戰爭。結果,夏斯特裏在1966年1月11日突然心髒病發作在蘇聯身亡。
印度再次陷入混亂,英.甘地走上了曆史舞台。
1962年的中印戰爭,對中國國內政策而言幾乎毫無影響,但間接打斷了印度工業化進程,為了急於求成應付中國下一次進攻,印度失去了理性,不斷增加國防費用,而放棄了重工業建設。
直到今天,兩個國家的工業體係完整度對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再次開戰,印度很可能被打回農業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