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與追求同行----父親周年祭
飛袖 2016-6-29
那晚霞的絢爛,不亞於朝霞,即使已是黃昏,仍盡情地燃燒,生命便有了第二次的輝煌。
父親,就像那晚霞,縱然將近花甲之年才獲平反,他還是以倍於年輕人的勇氣,隻爭朝夕地工作,與生命賽跑,也因此得以與生命同在;他就像那青山上的鬆柏,高高聳立,永遠在我們心目中常青。
其實,父親,不過是他們那一代中國知識分子中的普通一員。他們那一代人,成長於國家最困難的時期。他與少年好友、後來曾任浙江大學副校長的李文鑄教授,自起名為向化天、李化地,研究天地;他也因此改名為:探真,即探求真理;他們要科技報國、工業救國,孜孜以求的是怎樣報效祖國。湖南省農業機械研究所就是在他的倡導下成立的。
他隨著芸芸眾生,任由時代潮流的衝刷,經曆了各種風風雨雨;難能可貴的是,他一直保留著那一份初心。正如嶽陽樓記所言: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無論是在牛棚、五·七幹校、田間地頭,還是在家裏、旅途,無論是逆境還是順境,他想得最多的仍然是他的機械世界;仍然是他的“動力革命”。他在九十一歲的高齡時還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多能源低碳節能環保同步一衝程對爆內燃機。這不還是他少年時期的工業報國夢嗎?
於我們後輩而言,他生命的最後五、六年,簡直是匪夷所思。剛剛搬到新房,就把陽台當車間,研究他的“動力革命”,完全不食人間煙火。他在他的世界中,拚拚拆拆,組組裝裝,不停地探索著,鑽研著。前路茫茫無先者,白雲深處寒流急啊。他沒有選擇後退,仍然選擇孤獨地前行。愛因斯坦說:科學研究就像鑽木板,有的喜歡鑽薄的,而我喜歡鑽厚的。他選擇了一塊厚木板。
他隻是一介布衣,沒有顯赫的功名,沒有豐富的財產,不在乎吃喝玩樂,不在乎生老病死,一直沉浸於自己的世界,專注於那尚未完成的“動力革命”,但他卻因此獲得了生命的寶貴饋贈:幾乎沒有疾病,直到九十四歲高齡才無疾而終。人們可以笑話八九十歲老人的科研癡迷,卻不能笑話這癡迷所帶來的生命活力,不能不佩服他生命的境界。不忘初衷,方得始終。生命也就是這麽奇妙,當你追求生命的意義,在乎生命的高度,盡力上揚之際,其實也就增長了生命的長度。就像種子飛得越高,就飄得越遠。
因此,無論什麽人,無論地位高低,無所謂功名利祿,隻要追求自己生命的意義,便能激發生命的內在活力,獲得生命的高度與長度。
父親的故事還揭示出一個長壽的秘訣:在晚年,設立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追求著;生命,便與你的追求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