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ttp://www.512010000.com/blog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主要由西方列強參與的,在世界範圍內爭奪資源領土的戰爭。一將功成萬骨枯,無數的曆史書記載了參戰國的得與失,以及曆史人物的風雲際會。但是,戰爭中普通百姓的真實經曆,更令人唏噓歎息。
下麵的一組日常照片,向我們展現了小人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人遺忘的慘痛。

小女孩對士兵的軍事裝備習以為常。

防毒麵具成為日常裝束的一部分。
戰爭的第一天,德國軍隊就使用了二百五十萬的炮彈。

也在第一天的戰鬥中,英國軍隊發起的梅森戰役,殲滅了一萬名德國士兵。圖為英國軍隊炸塌了19個礦井留下的的彈坑。

殘垣斷壁中,死去的士兵與完好無缺的耶穌受難像形成無法形容的對比。

戰後,美國人在紐約市的中央火車站,用德國士兵的頭盔磊起了一個金字塔。
連狗都要拉車,真是群策群力。

由於當時醫療手段有限,戰爭中被毀容的士兵,隻好用粗糙的麵具來掩蓋殘缺的臉容。
戰爭是殘酷的。所以,我覺得鼓動戰爭的政治人物應該先把自己的子女送上戰場。隻有這樣,大人物在得到戰爭的利益之前,也與小人物一起先嚐一嚐戰爭的苦果。
這樣才是公平的世界。
政治上的合理性是各種力量博弈之後的平衡。布什和切尼等被人評擊為 chicken hawks 之後,起碼有所收斂。不發聲,就沒有參與的權利。
。
至於,要求政治人物送自己的子女上戰場,就等於是要老鼠吃掉貓,不符合客觀規律。
順應世界的規則法則,才可能正確去麵對現實,正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