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ttp://www.512010000.com/blog
近年,隨著兒童保護意識的增強,虐兒案件頻頻在媒體上曝光。廣州7歲女童不堪饑餓跳樓外出覓食,浙江幼師將幼兒拽著雙耳從地上提起。聳人聽聞。如何在我們身邊發現這些無助的小生命,替他們擦去眼淚?
根據中國社會網(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news/701663.htm)的資料,我國的兒童虐待現象很普遍, 曾遭受過身體暴力的兒童達到50%以上。加上其他形式的虐待案件,真是觸目驚心。
對兒童身體的傷害,由於有顯而易見的外傷,最引人注目。但是,隱性的虐待如情感虐待,忽略等,更會在兒童的心理上留下終身的傷疤。而且這些形式的虐待行為,因為比較隱晦微妙,周圍的人難以幹預。
關於兒童虐待,我們還常有誤解:
例如,壞人才虐待兒童。但是,現實生活中,壞人好人往往很難界定。加上,很多施虐者並不是有意去虐待自己的孩子的。他們或許就生長在受虐的家庭環境中,而不知道做人父母的正確之道。或許,他們有精神疾病,吸毒史,等等。
還有,好的家庭不虐待兒童。
事實上,兒童虐待不都發生在窮人家裏。金碧輝煌的豪宅裏,或許就有一個飽受傷害的小心靈。
怎樣才能及早發現我們身邊的兒童有沒有受虐待呢?如果我們能留意下麵這些蛛絲馬跡,就能及早行動,提供必要的幫助:
1。受情感虐待的兒童:
過分畏縮,極度害怕或擔心做錯事。行為極端:太聽話或太多要求;太消極或太富有侵略性。與父母或照顧他/她的人沒有親近感。
2。受暴力虐待的兒童:
身體上有不明外傷。異常警惕,好像總是準備有事發生。不喜歡被碰觸。害怕回家。穿不恰當的衣服,例如夏天穿長袖衫來掩蓋傷痕。
3。受忽略虐待的兒童:
經常穿不合身的,不符合季節的衣服。老是髒兮兮的。生病或受傷後得不到治療。常常遲到曠課。
4。受性虐待的兒童:
有與年齡不符的性知識,甚至有挑逗行為。無緣無故強烈避開某一個人。不跟同學們一起換衣服,或不參加體育活動。性病或懷孕。離家出走。
下麵的圖片,是南韓反兒童虐待的宣傳活動的一部分。路人可以站在投影機前,將自己代入角色,保護男孩免受凶惡爸爸的毆打。影子中出現的“112”是保護兒童的熱線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