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摩洛哥記行(二)撒哈拉沙漠三日遊之一 ------千堡之路Road of the 1000 kasbahs

(2025-07-16 08:17:58) 下一個

撒哈拉沙漠三日遊之一 ——  “千堡之路” Road of the 1000 kasbahs 

去摩洛哥,最想去的是撒哈拉沙漠,騎駱駝住帳篷更是必須的內容。

撒哈拉沙漠,在想象中,是沒有盡頭的沙浪沙丘。其實,這片西起大西洋、東至紅海,覆蓋了北非大部分土地的沙漠,多為沙石混雜的戈壁
荒原,真正連綿起伏的大沙丘群並不多,摩洛哥境內有兩處,一是Merzouga附近的Erg Chebbi,另一處在Zagora 一線的Erg Chigaga。Merzouga附近的Erg Chebbi沙丘更深遠壯美,交通也更便利。Zagora 的Erg Chigaga更原始更純粹,但沙海沙丘不及Erg Chebbi的壯觀。沒有猶豫,直接選擇經Merzouga去Erg Chebbi。
 

很想租個車深入沙漠靜靜地欣賞孤煙落日的壯麗,但初次去北非,一切以安全保險為上,參考多方信息,還是以包車或參團為宜。因Viator平台隸屬於tripadviser,讓我覺得心安,文學城也有參加過此團的網友,於是很快就確定了經tripadviser.com/viator報名的三天兩夜沙漠團,包兩晚住宿和早晚飯。我訂了豪華帳篷。 為了不走回頭路,選擇了馬拉喀什出發—撒哈拉沙漠—菲斯這一行程。 Viator溝通很快,半小時後轉來local manager的信和詳細安排。從信中得知和tripadviser/Viator合作的是Morocco Global Adventures旅行社。

到馬拉喀什後,發現滿街都是各旅行社的代理,熱推的就是撒哈拉沙漠,行程都一樣,價錢卻比我們的便宜很多。

三天行程如下:
第一天:馬拉喀什出發,穿過阿特拉斯山脈Tizi-n-Tichka Atlas pass, 參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遺的 Ait Ben Haddou 傳統柏柏爾人村莊和瓦爾紮紮特Ouarzazate附近的廢墟和電影博物館。
晚上住宿位於Rose Valley 的酒店。

第二天:遊Todra托德拉峽穀,參觀峽穀綠洲和柏柏爾人村莊,下午到達Merzouga。騎駱駝進入沙漠,看沙漠日落,篝火晚會。
夜宿沙漠帳篷。

第三天:看沙漠日出,騎駱駝出沙漠。坐車至菲斯,車送至各自在菲斯的酒店。
行程圖

沙漠遊第一天——千堡之路 Road of the 1000 kasbahs:
旅行社來接我們的時間是早上7:30。 摩洛哥庭院酒店早餐時間通常在八點以後,提前一天,告訴酒店小哥我們第二天不吃早飯了,他立即說,我早上6:30給你們開早飯,萬一來不及,給你們打包帶走。

早上六點多,他把早餐整整齊齊給我們擺好,一道道上,一點不馬虎。摩洛哥庭院酒店服務細致熱情周到,實實在在地讓遊客有賓至如歸的親切感。 

因我們住的RIAD地處深巷,車開不進去,旅行社提前兩個月就通知讓我們到離住處步行5分鍾的Dar Moha Restaurant前等候,出發前一天又再一次來電提醒。Dar Moha是古城內一頗有規格和名氣的高檔餐館,工作人員麵帶矜持,身著考究的長袍。 早上七點多它還沒開門,但門前已是車水馬龍。這裏是各旅行社出遊的集匯點之一,幾十個遊客在等各旅行社認領。 有“馬拉喀什一日遊”的、有去周邊各景區的,最多的是去撒哈拉沙漠。我們酒店的小哥特地跑過來,看看我們是否在指定的地方等車,真感謝他的關心和細心。

我們的車來了,導遊是個高大的漢子,大概有一米九,麵色黧黑。 他沒看我們的預訂單,隻核對了姓名,就說,沒錯,請上車。

又開了幾處集合點,接了其他團友。這是一輛中巴,一共14個遊客。

車一啟動,導遊便開始了例行工作,先自我介紹,柏柏爾人,做導遊工作十來年了,母語是阿拉伯語和柏柏爾語,另外會英語法語西班牙語…。沒聽到他講法語,但英語講得相當好,西班牙語更好,母語水平。車上有個德國姑娘,他也能用德語簡單幾句。 一路上他用英語和西班牙語介紹沿途景色,穿插點小笑話,詼諧幽默,很會製造氣氛。

我們團14人,像個小聯合國:一對波蘭小情侶在葡萄牙工作生活,波黑小夥子在瑞典做醫務工作,羅馬尼亞中年女士在加拿大大學任教,德國姑娘在法國讀書,中國年輕姑娘在德國做護士,帶母親來旅遊,還有我和LG這對中國老頭老太在美國生活,我們年紀最大。隻有幾個西班牙姑娘小夥子老老實實在自己的國家工作生活。波蘭小情侶總結說,咱們就是世界現狀,全是遷徙遊牧人。

波蘭小情侶最愛說話,雖然英文口音重,但還流暢,他們為尋找更安寧的生活離開波蘭,葡萄牙生活環境好費用低廉很適合他們初創自我的標準。導遊不在時坦言不喜歡摩洛哥,街巷亂哄哄,出售的雜品徒亂耳目,除了便宜乏善可陳…。

加拿大的羅馬尼亞女士最沉默,幾乎不說話,但第二天卻以一大壯舉解脫了我們全體。

在德國工作的中國姑娘相貌甜美,是個孝順女兒,最大的心願是帶媽媽看遍世界。

西班牙姑娘小夥子們最快活,滿車都是他們的笑聲,導遊不斷和他們開玩笑,其中一個姑娘叫Maria,長得很美,車每次停下休息,導遊便哼起西班牙民歌“Maria,Maria,mi amor…”(瑪麗亞,我的愛人),Maria的男朋友很快活地回應導遊。另一個西班牙小夥子,才二十出頭,身姿挺拔,高大英俊,五官深邃猶如雕塑大衛,在人群中十分搶眼。他叫阿隆索,但導遊堅持叫他阿方索。 LG問為什麽,我說阿方索這個名字在西班牙有濃厚的世襲貴族和皇室色彩。它最早的詞意為“高貴”和“隨時準備戰鬥”,曆史上許多西班牙君主和貴族都用過這個名字。

大概因為要騎一個多小時的駱駝進沙漠並住一夜沙漠帳篷,我們這個團是多年輕人,隻有我和 LG是團裏的高齡老人。

漸漸駛離了喧鬧的市區,窗外是土黃色幹涸的土地,偶爾有些枯草在晨風中搖曳。平原快速褪去,丘陵起伏,遠山撲來,進入了High Atlas 山區。

紅粉色的地貌,很像猶他、亞利桑那州一帶 
 

幹涸中終於出現了河流,有水就有人煙,沿河是一些村落,有棕櫚樹和點點農作物。
 

Ounila 河河灘幾乎深紅色,周圍的山丘也是紅色的。 
 

車停在橋邊,過橋就是列為世遺的 Ait Ben Haddou 柏柏爾人村莊,山丘上有一古堡廢墟。


 

這裏是多部電影的外景地,比較著名的有《阿拉伯的勞倫斯》、《角鬥士》和《通天塔》。


 

這裏的房屋,居住同時也可作為防禦工事,材料是土坯和稻草,稱為Kasbahs。這是保存的最好的柏柏爾風格Kasbahs。


 

每到一個景點,就有一個身穿民族服裝的當地地陪來導遊講解,跟車的大高個導遊就休息了。這是給我們團講柏柏爾人曆史的地陪。

他分別用英語和西班牙語講述柏柏爾人在這片幹涸但美麗的土地上的艱辛和生生不息,語氣時而激越時而富於哲學家的歎息。最後,他問,為什麽這裏的土地顏色特別紅? 答案因為太顯而易見大家反而不知是否應該回答,“因為生命”,這位柏柏爾講解員自問自答,擲地有聲給出了最最詩意的定義。 他的英語口音很重,但西班牙語近似母語。 西班牙和摩洛哥爭戰並存相斥相容了近千年,互相留下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並不僅僅在建築上。

站在古堡丘上四望,幹涸的山巒起伏。這一帶水的鹽分含量極高,人們生存下來非常不易。

 

“千堡之路” Road of the 1000 kasbahs

從瓦爾紮紮特Ouarzazate繼續向前,因為山穀中散落著不少曾用作要塞的kasbahs,也被稱為“千堡之路” Road of the 1000 kasbahs。 Kasbahs雖然有時會被譯作“堡”或“要塞”,在柏柏爾曆史上也被用作防禦工事,但和傳統理解上的“堡”不一樣。摩洛哥北方,因為更受穆斯林尤其是西班牙文化的影響,Kasbahs是石頭等堅固材料建成,更有傳統要塞城堡固若金湯的氣勢;而摩洛哥南方這些柏柏爾人地區,“堡”是土坯搭就,雖然也建在戰略要地且有瞭望口等武力設施,但建築材料和規模氣勢上差了很多。 此對,柏柏爾人的解釋是,他們是最熱愛和平的民族,先人建這些“堡”沒有保留或擴建的意圖。所以“千堡之路”一路遠遠望去,確實不斷有土坯廢墟,和戈壁荒野融為一體,但卻不像堅石廢堡那樣令人有萬物敵不過時間的滄桑感。


每個“堡”的附近都會有散落的村莊,甚至小小的綠洲。

車停在一個占地麵積不小專門做遊客生意的餐館前,來往撒哈拉沙漠的旅遊車都在這裏停下打尖。三天的沙漠遊包早晚飯,午飯自理。 說是自理,其實都是被導遊帶到一個餐館,遊客沒有選擇。 一排排的長餐桌,大食堂的感覺。 菜單都是套餐,價格比馬拉喀什略貴,味道尚可,至少塔吉鍋比馬拉喀什的好吃,也許我們在馬拉喀什沒找對餐館。

午餐後繼續“千堡之路”,偶爾有棵孤零零的小樹和點點綠意,說是進入了Rose Valley地區。顧名思義,這一帶應有玫瑰園。 導遊說不但有玫瑰園還有棕櫚地。不過目力所及,還是沒有花朵的土紅色山巒。

車在一大房子前停下,銷售玫瑰精露和阿甘油產品,專做遊客生意,是參團旅遊車的必停點。

有人表演阿甘油的製作。

在這裏,終於第一次有了和當地婦女說話的機會,銷售員都是女的。在摩洛哥的十來天,主動湊上來說話的都是男的,忽悠你買東西、毛遂自薦給帶路、不由分說表演雜耍…。古城裏的婦女,隻要一看向她們,立即把頭轉開,絕不給你開口的機會。 這銷售中心的女士則不然,非常健談,隻要目光一對上,立即過來,把顧客往大瓶裝的阿甘油櫃台領。 架不住人家的熱情,我買了一瓶,後來發現比菲斯的貴多了。

阿甘堅果被柏柏爾人稱為“生命之樹”,其多種健康益處也被廣為宣傳。這種樹僅生長在摩洛哥西南部的蘇斯平原Souss Plain,“千堡之路”一帶並不生長。但這裏是旅遊熱線,廣設售點也在情理之中。

沿途經過的村鎮,一律土紅色,建築也一模一樣。 再小的村落,也有宣禮塔。沿途的小鎮和村莊都是粉紅色外牆的房屋,質量好些的裏麵有磚,外麵抹泥,刷粉色。 差的就是土坯房,刷粉色。

 

晚上住Rose Valley的一個小城,也是一城粉紅色建築。
 

我們因為訂的豪華帳篷,旅館的房間也給了最好的,非常寬敞,帶有麵向東方的大陽台,晚上腳下萬家燈火,清晨打開窗簾就可以看到日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wxc8585 回複 悄悄話 收藏了 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