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櫻桃一籠子

(2024-06-11 21:12:02) 下一個

櫻桃一籠子

  櫻桃好吃樹難栽,又到了櫻桃成熟的季節。在品嚐櫻桃的美味時,我們感恩種下櫻桃樹的前人,也想起一些和櫻桃有關的故事。

  在古代,由於櫻桃是一年中最早成熟的水果,常常被作為貢品獻給皇帝,王室也用櫻桃祭祀祖先。《神農本草》說:“櫻桃味甘平,無毒。主調中,益脾氣。令人好顏色, 美誌。”

  古代的鄭國,即現在的洛陽一帶,出產的櫻桃品質最好。在五胡十六國時期,洛陽地區屬於後趙的地盤。當時有個民間雜耍女子,有著櫻桃般的美豔和風情,皮膚潤澤,體香芬芳,深得自稱大趙天王的皇帝石虎寵愛,據說皇帝為她殺害了兩位前妻和子女,將她納為第三任皇後,還給她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鄭櫻桃。

  唐朝李頎《雜歌謠辭 鄭櫻桃歌》唱道:

石季龍,僭天祿。擅雄豪,美人姓鄭名櫻桃。

櫻桃美顏香且澤,娥娥侍寢專宮掖。

後庭卷衣三萬人,翠眉清鏡不得親。

官軍女騎一千匹,繁花照耀漳河春。

  唐朝時,東都洛陽的皇家園林裏栽有大片櫻桃樹。在櫻桃成熟的季節,皇帝先用盛在玉盤裏的櫻桃祭祀先祖,然後率領百官在南麵郊區迎接夏神。

  唐玄宗初年,是大唐最繁華的時期,物資豐裕,萬國來朝。迎接夏神的禮儀結束後,皇帝會在宮裏舉辦招待百官的櫻桃宴。

  王維的《敕賜百官櫻桃》描述了櫻桃宴的盛況:

芙蓉闕下會千官,紫禁朱櫻出上闌。

才是寢園春薦後,非關禦苑鳥銜殘。

歸鞍競帶青絲籠,中使頻傾赤玉盤。

飽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

  還有不少官員唱和王維,如崔興宗的《和王維敕賜百官櫻桃 》:

未央朝謁正逶迤,天上櫻桃錫此時。

朱實初傳九華殿,繁花舊雜萬年枝。

全勝晏子江南橘,莫比潘家大穀梨。

聞道令人好顏色,神農本草自應知。

  大唐的繁榮終結於安史之亂,不過,叛亂元凶之一的史思明也和大唐皇帝一樣,是櫻桃愛好者。

  史思明和安祿山是同鄉,兩人私交甚好。安祿山反唐,任命史思明為範陽節度使,統領十三郡八萬人馬,勢力強勁。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與大臣嚴莊、宦官李豬兒謀殺後,史思明一度歸降唐朝。但是,他性情反複無常,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再次反唐。他借為安慶緒解圍的機會,殺了安慶緒,在範陽稱帝,國號大燕,建元順天。封兒子史朝義為懷王、周贄為宰相、李歸仁為將軍,改稱範陽為燕京。

 《太平廣記》記載了史思明作《櫻桃子詩》的故事:

安祿山敗,史思明繼逆。至東都,遇櫻桃熟,其子在河北,欲寄遺之,因作詩同去。詩雲:“櫻桃一籠子,半已赤,半已黃。一半與懷王。一半與周至。” 詩成,左右讚美之,皆曰:“明公此詩大佳,若能言 ‘一半周贄,一半懷王’,即與 ‘黃’ 字聲勢稍穩。” 思明大怒曰:“我兒豈可居周贄之下?”  思明長驅至永寧縣,為其子朝義所殺。思明曰:“爾殺我太早,祿山尚得至東都,而爾何亟也。”

  史思明大字不識幾個,一介武夫,偏要冒充文雅。他絞盡腦汁,搜索枯腸,好不容易拚湊出一首詩,正自得意,偏有不識相的腐儒批評說不押韻。詩雖蹩腳,但皇帝金口玉言,豈是輕易能改的!更何況,韻不韻的,都是無聊文人的無聊遊戲,對堂堂帝王來說,更關情的是尊卑貴賤不能錯位。

  諷刺的是,這對父子並不是父慈子孝的模範,千裏送櫻桃的溫情似乎也沒有感動不安分的懷王。不到一年,一代梟雄史思明就命喪親生兒子懷王之手。

  詠櫻桃的詩詞很多,我最喜歡的還是南宋蔣捷的《一剪梅·舟過吳江》。邊吃櫻桃派,邊賞櫻桃詞: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寫於2024-06-12 蒙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百裏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魚在北冥' 的評論 : 今年櫻桃大豐收,比往年多,味道還好。我摘回來一籠子,可惜不好保存。還有大部分留給了小鳥。
魚在北冥 回複 悄悄話 隻知道“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沒想到櫻桃也這麽金貴.......讚舟兄淵博!
百裏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hunfengfeng' 的評論 : 好詩!謝謝來訪!
chunfengfeng 回複 悄悄話 櫻桃不識古與今,鮮甜香澤入世深。
人間六月無果色,樊素口開稱我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