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喜歡蘇東坡
作家方方說:我喜歡蘇東坡有些入迷,甚至聽不得別人不喜歡蘇東坡。如有聽之,便一定是紅下臉來,意欲一爭高低。這種態度,使得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地問:如果你同蘇東坡活在同一時代,你是不是會嫁給他?隻要蘇東坡肯娶我的話,回答自然是肯定的。
喜歡蘇東坡,幾乎成了中國文人的集體行動。無論網絡還是紙媒,到處都在流傳:“做人當如蘇東坡”、“嫁人當嫁蘇東坡”、“人生若有不快樂,隻是未學蘇東坡”。中學語文老師也教導學生,在中考或高考作文中,如果能引用蘇東坡,肯定是加分項。
現在聲稱喜歡蘇東坡,確實有媚俗的嫌疑。不過,我本來就是俗人一枚,媚俗還是不媚俗,又有什麽區別呢!
蘇東坡是中國文人的楷模,他才華橫溢、堅韌樂觀、豁達敦厚、幽默瀟灑,幾乎具備了一個優秀男人所需要的一切品質。
蘇東坡的傳記文章可謂汗牛充棟,我最喜歡的還是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文人為他人作傳,常常會不自覺地夾帶一些私貨,把自己的理想、抱負和人生態度,悄悄地塞給傳主。林先生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他筆下的蘇東坡也就頗有自由主義者的風範。他把蘇東坡概況為:“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堅持異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喜歡蘇東坡,有五花八門的理由;一千個東坡迷,就有一千個成迷的理由。喜歡蘇東坡可以,要達到蘇東坡的高度,是很難很難的。林語堂先生說蘇東坡是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人間絕版。
國內研究蘇東坡的學者冷成金教授是我一位舊相識。他學生時代就頗有東坡的才子風範,勤於讀書、勤於思考、勤於寫作,知識淵博,談吐風趣,大家公認他是能作大學問的,也必定是教書育人的好手。他發表了不少研究蘇東坡的重磅論文,還著有三大本小說體蘇東坡傳記,書名就叫《有種境界叫蘇東坡》,而且還改編成了電視劇。朋友們說,冷教授發現了一種叫蘇東坡的人生境界,並且搭建了通往這一境界的橋梁。遺憾的是,冷教授自己沒能跨過這座橋梁,在即將邁入花甲之際,猝然長逝,令人唏噓不已,不禁扼腕長歎,天妒英才!冷教授是智慧之人,他著有好多本關於中國智慧的書。隻可惜,他在嘔心瀝血於學問的時候有些用力過猛,傷了身體。
蘇東坡享年65歲,在那個年代,算得上高壽了。在那麽多的朝代中,宋朝是中國文人最想穿越去的朝代。的確,宋太祖立下了規矩,本朝不殺文人。但是,貶黜、謫放、收監、捆綁、示眾、打屁股等處罰,文人一樣逃脫不了。餘秋雨先生在《蘇東坡突圍》一文裏有生動的描述,讀來令人屁股打顫、脊背發涼。蘇東坡大半輩子在黃州惠州儋州成就功業,尚能活到六十有五,不得不說和他的人生境界有關。
我想,聰慧如冷教授者,尚且不能修煉到蘇東坡的境界,我輩俗人,麵對那種境界,隔岸頂禮膜拜就好了,俗話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喜歡蘇東坡。我寫不出那些或氣勢磅礴、或纏綿悱惻的詩文,也達不到那種樂觀豁達、風神瀟灑的人生境界,但我是一個吃貨、一個饕餮之徒,我喜歡東坡係列美食呀!有人讚歎《赤壁賦》縱論天下的豪邁氣概,我則欣賞《豬肉頌》一鐺一肉濃鬱的煙火氣。
試想一下,左手一杯“明月幾時有”,右手一隻油光閃亮的東坡肘子,詠一句“大江東去”,嘬一口軟糯多汁的東坡肉,如此人生,不亦快哉!
附送《豬肉頌》,共賞:
寫於2024-05-18 蒙村
原巴望:附送豬肉,共享。
2)忽生奇想:蘇子享年隻得65,不會是豬肉吃多了,得了三高?
3)又想,2)概率不大。“食無肉可,居無竹不可。”可能還是給乏竹與居害了。
我認為他對詞的貢獻(以及水平)要超過詩。
我曾寫博文穿越去盛唐和南宋,但去北宋卻下不了筆,一個原因是設想見到蘇軾、歐陽修、柳永等會心怯,不知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