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尋燈

本人以弘揚社會生物學、生物人類學為己任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的霧霾和美國的霧霾VS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

(2015-04-08 13:56:25) 下一個

中國的霧霾和美國的霧霾VS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

 

我以前說過,某風波之後,政府因為發現改革失誤釀成了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經濟局勢,使得一批知識分子起來做“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曆史回頭漩渦。其結果使得黨內一批開明的崇尚民主的有識之士全軍覆沒。政府的媽媽鑒於此種教訓,在風波之後大力提升高校知識分子待遇,也使得年輕人尋找就業門路,猶如今天削尖腦袋要成為政府公務員一樣;一段時期,成為學校的一分子,是年輕人的首選。20多年裏,也使得一大幫子於丹之類的不學有術的“轉家”(轉戰於各地講課)“叫獸”,為了金錢蠅營狗苟。學術上把“小人與女子難養”解釋成小孩子很難養,生活上卻丟失了“學者”的風範、教養,對手下頤指氣使。或者確實是知識麵太窄,把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隻撿對其有利的一麵敘述,其它的三麵或者根本無知、或者故意隱瞞。

柴靜的片子之所以引起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共鳴,無疑是基於中國重度汙染的事實。很會見風使舵的方舟子們,不去注意研討治理霧霾的科學之道,卻去關注柴靜的孩子是否美國出生、柴靜為什麽開大排氣量的車子。方舟子以科學的名義,忽悠、曲解、誤導那些不懂專業的人看待柴靜引用的數據。結果是方舟子自打嘴巴,暴露出自己的學識和科學素養不夠,理解數據的訓練缺乏。

顯然事情還沒有完。最近正好巴黎等地也出現了霧霾天氣,正好成了方舟子之流的救命稻草。誤導民眾,如何措詞,如何組織語言成為了一批於丹之流不學有術者的精心組織。

缺乏科學訓練的新浪記者報道巴黎等地 的霧霾,措詞不嚴謹也許可以原諒。但是如果專門研究此類問題的專家在措詞上帶有明顯的誤導成分,顯然就是不能原諒的。我之前指責過中科員動物研究所的王德華先生沒有讀過《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卻去批判這本書的時候,王先生大度一笑置之。可是當我指責楊學祥的博文《破滅的神話:歐美霧霾又重來》的時候,引來的卻是更多的胡言亂語。

初看楊學祥《破滅的神話》<ref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9306.html/ref>一文,你得到的絕大多數的印象,就是中國的霧霾其實也就跟歐美的霧霾一樣,沒什麽大驚小怪的,它是自然的天氣現象。中國有霧霾,歐美也有霧霾。中國空氣汙染,歐美也一樣空氣汙染。為什麽會有這樣印象呢?這就是那些所謂的不學但有術的被收買的知識分子的一貫伎倆。隻講其一,不言其二、三。

下邊是我跟他的對話和他所附的回應:

[1]武銀生  2015-4-2 16:50

你就不要再過愚人節了! 人家講的霧霾是能見度能看到幾百公裏;我們講的霧霾是頭頂的天空能不能看見。

還是不要愚人自愚了!

博主回複(2015-4-3 14:31)文科學者要學點自然規律:無論輕重,霧霾在全球都存在周期規律,與自然天氣條件變化有關。愚人自愚大半是缺乏自然知識的人。

[2]武銀生  2015-4-3 20:18

哈哈!顧左右而言其他!
我隻是不齒於你們把能見度幾百公裏的霧霾和北京能見度幾公裏的霧霾拉到一起談論而不說明。
1.
我沒否認霧霾是自古以來就有的現象
2.
我也沒否認霧霾與天氣條件變化有關

我隻是不齒於把自然形成的霧霾和工業化以來的霧霾混為一談。我剛從大峽穀回來,人家比較的霧霾是能不能看到300公裏以外的山,並清楚地解釋1. 跟天氣有關 2. 跟工業化有關

博主回複(2015-4-4 11:08)本文隻研究霧霾的自然規律,沒有比較東西方的霧霾嚴重程度,也並沒有說西方霧霾比東方嚴重。節外生枝隻表明崇洋媚外的心理。美國的霧霾也很可愛?

[3]武銀生  2015-4-4 15:45

但是你的博文題目可是在做嚴重的比較:破滅的神話,歐美霧霾又重來。潛台詞不就是說,中國有霧霾,你看人家歐美也有霧霾。文中沒有一句話表示歐洲霧霾的天數和中國霧霾天數的比較。人家一年或幾年出現一次的霧霾,被你跟中國的霧霾比較,到底是誰在誤導讀者?
難道我理解錯誤?

博主回複(2015-4-4 21:32)我隻是說無論中國霧霾,還是歐美霧霾,都存在拉馬德雷冷位相周期。你的潛台詞是誤解,全文沒有一句是兩者的比較。

 

如果對話到此,楊把自己說成是不理社會輿論,不吃人間煙火的書呆子,那也就算了。可接下來又貼的博文,可是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了。

《美國和中國的霧霾之爭:以鄰為壑隻能自食惡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9928.html

這篇博客的伎倆很無恥,觀點在無恥的中國文人圈子裏雖然很普遍,但也是屬於市井無賴一樣的下三濫說法。

1.       為什麽說伎倆無恥呢?

下邊是我說大峽穀對遊客講解的霧霾的圖。我相信一看照片,讀者自然明白我說的是什麽。自然不用再深度解釋美國的霧霾“可愛不可愛”,或者霧霾跟誰的工業化有關。楊學祥把我說的之二的跟工業化有關聯想到中國去,無疑是心虛而來。而且還用上了霧霾可愛不可愛這樣的詞匯,倒打一耙的行跡非常下流。照片上的英文也許不能夠看得太清,我把它抄錄下來:

How’s the View?

If you are standing here in summer, your view of the San Francisco Peaks is probably hazy.  The air pollutants that cause haze can be from local forest fires, but usually they are from distant urban and industrial areas hundreds of miles to the south and west.  Because views are so essential to enjoying Grand Canyon, the park has been monitoring visibility since the 1970s.  The good news is that the park’s clearest days have gotten clearer in recent years.  The bad news is that the haziest days have stayed about the same.

另外一張遊客的解說牌子給出了聖佛朗西斯科山峰距離景點的裏程數,可惜我沒有拍下來。

2.       為什麽說楊學祥的觀點在國內無恥文人圈子裏很普遍又屬於市井無賴的 三濫呢?

大家今天都知道清末慈禧太後拒絕修鐵路的理由是“怕火車的滾滾雷聲動了中國的龍興地氣”。火車、汽車已經是今天的死亡殺手這是不言而喻的事實。但是如果你把汽車撞死人的罪過怪到汽車發明家、汽車製造商,或者不應該引進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你一定會被看成是無知之徒。但楊氏等那些無恥文人,如當年的慈禧為代表的守舊之徒,就是不怕後人恥笑。

 

改革開放之初流行一種說法,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經濟規律就應該是血淋淋的。因為如此,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就可以允許工廠的管理者對工人實行長時期的低工資和提供惡劣的工作環境。對勞資矛盾袖手旁觀,無為而治。對人性的惡劣品質聽之任之。

顯然這種說法和中國政府的做法是錯誤的。工業化之初的英國,做為第一次吃海鮮的開拓者,顯然在工業化的惡果出現之前不會知道工業化帶來的壞處:環境的汙染和破壞、社會人際關係係數的改變、對個人及社會專業化分工的加深和對個人人性的改造、個人休閑時間進一步從采集狩獵社會的高值經由農業社會的低值到工業社會的更低值。做為後來的工業化國家,由於已經知道工業化所能引起的各種各樣社會問題及環境問題,大多數第二波的工業化國家也都迅疾采取措施解決勞資矛盾,治理環境汙染,充分開放、給予人性的發揮空間並抑製人性的惡劣一麵。也正是因為如此,二戰後經濟複活的日本、亞洲四小龍的崛起,都僅僅在環境汙染剛開始有苗頭的時候就加以抑製。並沒有出現如中國今天這樣的重度汙染。一年裏邊有200+多天看不到藍色天空。中國政府對環境問題的不做為,其實猶如各地市政府對城市排水係統的不做為一樣,都是不能原諒的錯誤。都是看到會出現問題而不去解決問題。勞資矛盾是這樣,汙染問題也是這樣。隻不過汙染牽扯到每個人,所以顯得更為突出罷了。

楊學祥及中國一大幫子無恥的知識分子,把中國政府對環境汙染問題和相關法律的不做為造成的惡果,怪罪到美國頭上。認為是美國把汙染企業和汙染源頭引進中國的罪魁禍首。

想當年政府的媽媽製定學著亞洲四小龍的崛起模式“築巢引鳳”的時候,我就不信給媽媽出注意的那些知識分子不清楚自二戰結束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吸取兩次世界大戰的教訓、擯棄社會達爾文主義,積極推行擴張新達爾文主義。今天我們已經毫無意識地接受資本無國界這樣的事實和思想潮流,就如當年我們接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思潮、思想一樣。今天我們已經習慣了說“美國開放市場給中國進入,是因為老百姓能買到中國價廉的商品”而忘記我們在抵製日貨,砸爛日本車的時候,我們對價廉物美的需求。此一時,彼一時也!反正那些知識分子的嘴,就是兩張皮,隨便怎麽翻。臭的可以說成香的,鹿可以說成是馬、是騾子。

美國本著新達爾文主義的合作共贏的原則和思想,在資金、技術、市場上幫助日本恢複戰後經濟的時候,我們可以罵他們沆瀣一氣;美國在資金、技術、市場上幫助亞洲四小龍崛起的時候,我們可以不去考慮其深層次的世界思潮和原因及來龍去脈。搞發明、搞創造不是我們的長處;罵人、搬弄是非、恩將仇報可是我們的長處。

中國的工業化從同治中興算起,一直無法成功,原因當然是多種多樣的。毛時代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及後來文革政治運動的興起,都跟中國工業化路程上遇到的艱難困苦有關。大躍進的失敗,城市化、工業化無法消受、消化城市長大的一大批青年勞動力,這才有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曆史把中國工業化、城鎮化的車輪,又倒退了回去。為什麽改革開放短短的三十多年,我們能夠迅速完成這一人類壯舉?

世界大勢,曆史所趨。我們築巢引鳳的時候,不知道感謝她們給我們下的蛋卻去臭罵他們排泄髒了我們的環境,到底是鳳的錯還是我們的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舊日雲中守 回複 悄悄話 這麽好的文章怎麽這麽晚我才看到!遺憾!
三河匹夫 回複 悄悄話 本來對方舟子一直有正麵印象,尤其是逐條批周小平的痛快,但他對柴靜的無理指責不禁感到他是不是後來發現打了皇帝的寵狗,代價太高,想挽回一點。不料一世英名就此變成禦用文人的一類。
warara 回複 悄悄話 美國的霧霾?哈哈
pc123 回複 悄悄話 文中那些為中共土匪政權胡作非為盡毀河山塗脂辯解還生拉硬套上西方國家“也有汙染”之類歪論的大陸“知識分子”,兒子孫女全都常駐被他們猛烈抨擊的美國法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