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尋燈

本人以弘揚社會生物學、生物人類學為己任
個人資料
正文

離婚的男人是個寶,三十的女人也不定是草------動物學的研究與人類社會的一致性和差異性

(2014-11-20 00:33:46) 下一個

離婚的男人是個寶,三十的女人也不定是草------動物學的研究與人類社會的一致性和差異性

 

不知從幾何時,估計也就是近10年吧,大多數科學家開始用日本鵪鶉Coturnix Japonica做為實驗動物來研究動物的生殖行為如何受社會的影響這一專題。

此一專題的開展,受到性選擇理論的強烈衝擊。因為性選擇理論主要在下列四個方麵展開:

       親本投資 (雙親教育、社區教育、教育分工)

       交配係統的演變 (貝特曼原則、貝特曼梯度、花粉效應)

       性二態的演變 (雌雄的衝突與合作)

       雌雄性行為的差別

親本投資的生物學部分主要體現在祖父母效應、母體效應、父體效應、社區共養和昆蟲類的養育分工及人類的教育分工。

對日本鵪鶉的研究可以大致總結如下:

1.      如果雌性鵪鶉曾經看見過某些雄性的性展示或性交媾,她們就喜歡在這些雄性周圍黏糊、晃悠;然而雄性鵪鶉卻會盡量躲開他們看見過與其它雄性交媾過的雌性。另外,無論雌雄,都喜歡與他們喜歡呆在一起的同一個異性交配。

2.      如果雌性看見過一個雄性與其它雌性交配,與此一雄性交配後她就能產更多的受孕的蛋;而沒有看見過此一雄性與其它雌性交配,其與此一雄性交配後產的受孕的蛋量就比之減少。

3.      雌性鵪鶉對雄性的偏好受其觀察雄性侵略行為的影響;仍是處女的雌性偏好統治型雄性而性經驗豐富的雌性偏好社會中地位較低的雄性。

有證據顯示    1)鵪鶉對異性成員交配行為的觀察反映是一種其社會學習的信息處理係統的適應特化。2)鵪鶉社會中的擇偶學習能夠影響雄性的第二性征的演化。

 

自古以來的人類社會中,就常有為求偶而舉行的山歌對唱會;甚至在我的腦海中《詩經》上邊那些優美的詩句,大都是人類為尋偶而創作的帶有炫耀成分的或智慧或歌喉或語言比賽。有人相信人類的藝術(音樂、舞蹈、繪畫)才能就是這樣演化來的。而離開采集狩獵社會不太遠的族群語言中大都有類似英語語言中,有表示類似這種景象的詞比如lek,特指鳥類為求偶而進入的一個炫耀領地。如今人類為求偶而在城市公園等地出現的戀愛角不都是英文中描繪的lek嗎?

中共極力宣揚的愛國主義,其起源其實也是動物當中有這麽樣的一類,他們對出生地或祖居地的極端偏愛。德語中有專門一個詞來描繪此類動物(Ortstreue)三文魚拚死也要回到出生地產卵。大多數螃蟹、海龜都要回到出生地交配、產卵。這些不都是愛國主義的原初(雛形)行為嗎?所以說,愛國、愛家鄉其實是人類天性。

 

以上的總結讓我立即想到人類的尋求配偶的習慣法:離婚的男人是個寶。生物體在尋偶上的原則存在一致性,難道隻是偶然的?是演化上的趨同還是策略上的趨同?抑或是埋藏於分子生物學上的基因控製的行為?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離婚的男人是寶,那離婚的女人呢?

            兩性的合作與衝突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話題。用數學的語言來講,就是一個多變量的n次方程,其規律就是一個混沌效應。但大體來講,如果沒有係統外部的混入(蝴蝶效應)變量(因素),它始終還是遵守著一個一般規律:

1.      選型交配(即人類說的門當戶對)

2.      情景預演 (即想象力和由荷爾蒙催生的對陷入與異性關係的憧憬)

3.      情景的養成 (即對偏好的情景的內容想象和預演受到母體效應和父體效應的劇烈影響;當然其它周圍長輩的互動與影響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簡言之就是成長經曆)

最後的無論是一生的生存依戀,還是分道揚鑣都取決於前三項在日後發揮的作用。那麽離婚的女人是不是如前述研究的那樣,通常都會找尋社會地位比自己低的雄性呢?這個就是見仁見智的了。

人類的女性不甘如此,所以單身下來的女性日益增多。而不婚卻保持著性關係,也為女性的一種選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雪山老人 回複 悄悄話 什麽亂七八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