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金頭腦

徐誌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筆。天馬行空,喜歡寫作。閱讀曆史、地理等知識,追尋探險背後的故事。曾上電視參加益智類競賽節目-金頭腦,並奪得月優勝。這就是我,一個愛好廣泛的小夥子。
個人資料
灣區金頭腦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25年巴黎遊記(12) 凡爾賽宮花園、特裏亞農宮

(2025-09-28 15:09:50) 下一個

中午,我們離開凡爾賽宮南翼,準備前往花園。我去詢問工作人員去花園的路線,對方說要繞遠路;由於我媽年紀大,所以工作人員特意給我們開了小門,沒走幾步就來到凡爾賽花園。真是充滿人性化的服務。

 

 

凡爾賽宮由宮殿、宮殿周圍的附屬建築公園和花園組成。法國大革命前,該園區有8000家公頃,現在隻剩下原來的十分之一,其餘被出售或者移作他用。

 

 

公園和花園分別設置在宮殿的南部、西部和北部。園區起初由路易十三建立以作為狩獵勝地,但從1661年開始擴大成了莊園。莊園的最大麵積由大公園組成,過去曾是占地1.5萬公頃的狩獵場;花園則被稱為小公園,過去曾占地1700公頃;另外一座40公裏長、3米高的圍牆和24個大門則圍繞著園區。

 

 

我們先來到橘園參觀。該園位於宮殿南麵,由勒沃於1663年設計建造;1681-1685年,橘園進行了全麵重建並將其原有的規模擴大了一倍;當前設設施種植了許多如橘子樹、月桂樹、石榴、桃金娘等繁盛的植物,也是花園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從觀景平台向下望去,看到Queen’s Grove

 

 

從花園望去巴洛克風格的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花園的麵積相當廣闊,有兩千英畝(相當於兩個金門公園、或者2.5個紐約中央公園),如果走完需要半天時間,所以我們決定坐車去遊覽。

 

 

 

 

 

 

坐車的話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租園內的高爾夫球車自己開。由於這類車型排隊等候的人多、且價格昂貴,我們最後選擇了幾個車廂拚在一起的電動小車,價格是每人9歐元。

 

 

 

電動小車進入花園

 

 

 

 

小車的速度比步行快兩三倍。但是路上比較顛簸,不好照相,感覺一般。

 

 

來到了電動小車的第二個站點:十字形人工大運河與阿波羅噴泉交界。小車停下來幾分鍾,遊客們在此上下車。

 

 

 

 

下一站是小特裏亞農宮

 

 

 

 

小特裏亞農宮是1762年由路易十五為其情婦龐巴度夫人建造,為典型的古典主義風格建築,主要房間有大沙龍、小沙龍、畫室、臥室、化妝室等。

 

 

 

 

來到二樓,看到了一些家具,於是問旁邊的工作人員這些家具的來曆,是不是1830年代路易. 菲利普一世時期添置的? 工作人員回答不是。

 

 

 

 

“1790年代的法國大革命期間,包括小特裏亞農宮內的各個凡爾賽宮宮殿被民眾多次洗掠,宮中陳設的家具、壁畫、掛毯、吊燈和陳設物品被洗劫一空。現在遊客們看到的家具是近年來從民間或者古董市場購買所得”。

 

 

 

 

 

 

 

 

 

稍後,來到了小特裏亞農宮後麵的花園。

 

 

 

 

 

花園裏有一座愛神廟,裏麵有丘比特雕像,建於路易十六時期。

 

 

 

 

 

 

小特裏亞農宮花園走捷徑,穿過法國花園、涼亭等,可以一路走到大特裏亞農宮花園、以及十字形人工大運河的北端。

 

 

 

 

 

 

 

 

 

 

 

十字形人工大運河長1.6公裏。路易十四時期曾在運河上安排帆船進行海戰表演,或布置貢多拉和船夫,模仿威尼斯運河風光。

 

 

大特裏亞農宮就坐落在十字形人工大運河旁

 

 

大特裏亞農宮是1687年由路易十四為其情婦蒙特斯龐候爵夫人所建造,為一層式建築,室內裝潢相比之下比較樸素。

 

 

 

路易十四時期,國王有時厭倦豪華的凡爾賽宮,也會到這裏居住,此處也亦是舉辦音樂會及慶典節日的場所。

 

 

 

1805-1815年,拿破侖與家人曾居住於此。

 

 

 

 

一戰結束後的1920年,這裏是劃分戰敗國匈牙利邊界的特裏亞農條約的簽訂地點。

 

 

 

在戴高樂執政時的1960年代,大特裏亞農宮的北翼曾成為法國總統的官邸。

 

 

 

 

 

 

離開大特裏亞農宮後,我們在門口的車站等車。

 

 

 

這裏有鮮榨橙汁的攤檔。

 

 

 

電動小車來了。出乎我意料之外,居然不用重新買票。看來我們買的每人9歐元車票是有效期至少兩個小時的通用票。

 

 

 

原路返回出發點。一路上看到整齊的草坪、花壇、雕塑噴泉,以及森林、花徑、溫室、柱廊、神廟、和眾多散布的大理石雕像。

 

 

在凡爾賽宮建成前,這裏原本是一片森林和沼澤荒地。因此工人們通過搬土和建造梯田來精心布置通往宮殿和花園的入口。沼澤則被修建成花園的一係列湖泊和池塘。

 

 

 

由於周圍地區的水資源不足以提供龐大的宮殿、城市或花園;為了能讓凡爾賽宮有供水係統,十七世紀下半葉,法國人通過築壩、機械泵站,從塞納河支流引水到凡爾賽。

 

 

 

 

電動小車到站後,我們隨即下車,離開凡爾賽花園

 

 

離開凡爾賽宮前,又拍了幾張照片

 

 

 

下午兩點半,我們離開凡爾賽宮,搭乘171號巴士返回巴黎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