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金頭腦

徐誌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筆。天馬行空,喜歡寫作。閱讀曆史、地理等知識,追尋探險背後的故事。曾上電視參加益智類競賽節目-金頭腦,並奪得月優勝。這就是我,一個愛好廣泛的小夥子。
個人資料
灣區金頭腦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25年巴黎遊記(11) 凡爾賽宮宮殿、鏡廳

(2025-09-18 20:34:16) 下一個

來到巴黎的第四天(4/26/25周六)早上,我們前往凡爾賽宮參觀。

 

 

 

我們預訂了上午九點半的門票。所以我們八點就從酒店出發;先坐兩趟地鐵來到巴黎西南部的塞夫爾橋站(Pont de Sevres), 再搭乘171號巴士前往凡爾賽宮。

 

 

 

一路坐車一路睡覺,接近目的地時才睡醒。

 

 

9:35am, 來到凡爾賽宮外的閱兵廣場

 

 

 

路易十四雕像

 

 

 

普通遊客在左邊的南翼建築排隊入場

 

 

皇家庭院(Royal Courtyard), 馬場庭院(Marble Courtyard)

 

 

 

 

自詡為太陽王的路易十四。凡爾賽宮內有很多太陽神阿波羅的雕像

 

 

 

凡爾賽宮皇家禮拜堂

 

 

 

凡爾賽宮的中國廳

 

 

 

這個係列油畫旁的法文解釋:1761年,瑪麗萊什琴斯卡等打包貨物的商貶及交談的耶穌會士和官員

 

 

 

關於凡爾賽宮內的中國風,是有其特定的曆史背景。

 

 

 

十六世紀末到十八世紀初,有大量的歐洲傳教士前往中國傳教,當中部分傳教士回到歐洲,並將中國的各種文化、經典等帶到歐洲。

 

 

 

 

 

經由不斷的紀錄與報導,他們更正傳統歐洲人對中國的認知,改變中國在歐洲的形象,十八世紀的中華帝國以最理想的形式與形象被介紹到歐洲,是具有高度文化與高度文明的大帝國。

 

其中較為經典的事情發生在1700年的法國。為慶祝新世紀的到來,太陽王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金碧輝煌的大廳裏舉行盛大的舞會時曾身穿中國式服裝,坐在一頂中國式八抬大轎裏出場,使得全場頓時發出一片驚歎聲。由於法國王室引領著當時歐洲上層社會的時尚潮流,因此這股中國風尚一度流行在整個歐洲社會中,並滲透到了歐洲人生活的各個層麵,如日用品、家居裝飾、園林建築等。

 

 

凡爾賽宮於1682年由路易十四開始建造,分多階段完工;在此期間的凡爾賽宮超越了巴黎,成為了法國實際意義上的首都。

 

 

經曆了路易十四、十五、十六波旁王朝三代國王的全盛時期,凡爾賽宮作為王宮的曆史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被終結。該油畫反映了革命政府派人來接管凡爾賽宮。

 

 

 

窗外的凡爾賽宮花園

 

 

 

當時的王室用品

 

 

 

紅衣主教等曆史人物的油畫

 

 

波旁王朝居住在凡爾賽宮的後宮家眷(正室)

 

根據當時歐洲的法律,隻有正室的子女才有繼承權;私生子沒有繼承權。

 

路易十四與他的王後有三男三女,但除了王太子長大成人以外,其餘都早夭。路易十四共活了76歲,比他的子女、兩名孫子和兩名曾孫在世的時間還長。他死後,他唯一還在世的曾孫路易十五於1715年繼承王位。

 

 

牆上油畫中的女性人物包括路易十四的王後、王太子妃、王太孫妃、路易十五的王後,等等。

 

 

 

從二樓看皇家禮拜堂

 

 

 

 

赫丘利廳,位於凡爾賽宮二樓,連接小堂和城堡的北翼和國王大套房

 

 

 

赫丘利廳完成於1736年。這個房間隻有兩幅畫,都是保羅委羅內塞的作品。在壁爐上麵的是《利百加在井旁》;在對麵的牆上是著名的《西門家的筵席》

 

 

 

路易十五在位期間,這個房間用作舞廳;路易十六在位期間,赫丘利廳曾擔任外交功能。

 

前往國王套房

 

 

國王套房共有七間,以羅馬神話中的角色命名,有金星廳(維納斯廳)、月神廳(戴安娜廳)、火星廳(戰神廳)、水星廳(墨丘利廳)等,每個房間有不同的功能,比如寢宮、覲見室、宴會廳等

 

 

 

圖為金星廳(維納斯廳)中的路易十四雕像。該廳是盛大晚宴時賓主吃點心的地方。

 

 

 

位於水星廳(墨丘利廳)內國王的床

 

 

 

我才知道國王和王後不是睡在一起的

 

 

 

根據旁邊的解說,路易十四根本就不是睡在這裏(多數是睡在特裏亞儂宮的私人房間);這裏是用來表演起床的房間,甚至有所謂的起床問安儀式。

 

 

 

來到了著名的鏡廳

 

 

 

鏡廳為凡爾賽宮內最顯著的部分,在1678年開始建設。鏡廳連接戰爭廳與和平廳。該廳的主要特征是17扇麵向花園的玻璃窗,在窗子對麵的牆上相應有17個裝飾拱,與窗子相對,每個裝飾拱上分別貼有21麵鏡子,共計357麵,因此被稱為鏡廳。在那個鏡子還十分昂貴的時代,此廳已是窮奢極侈。

 

 

 

1919年,結束一戰的協約國對德條約凡爾賽和約也是在此簽署。

 

 

我看到有情侶遊客在鏡廳內雙雙起舞

 

 

 

 

從鏡廳望向窗外的凡爾賽宮花園

 

 

 

看到有持槍軍警在花園裏巡邏

 

 

 

稍後,我們來到王後套房。它由王後寢宮與貴賓休息室、王後接待室、王後衛兵室共同組成。

 

 

 

 

王後衛兵室

 

 

據曆史記載,1789105日,巴黎革命群眾(被路易十六稱為暴民)向凡爾賽宮遊行,要求國王返回巴黎。他們將凡爾賽宮團團包圍。

 

第二天早上六點,一些抗議者發現了一個王宮的小門沒有護衛把守。他們從那裏進入王宮,並快速的搜索王後的寢宮。守衛立即在王宮裏關閉大門,隔離走廊及那些被侵入的區域,在大理石庭院向入侵的群眾開槍,殺死了一名年輕人。其餘的人被激怒了,如潮水般的湧入。

 

憤怒的民眾殺死了兩名衛兵。在破壞聲及尖叫聲中,瑪麗王後赤腳與侍女倉皇逃往國王的寢室,他們費了好大力氣才把門鎖上,把抗議者隔離在外。

 

混亂持續了一段時間,最後在拉法葉候爵的調停下得以平息。路易十六最後同意了群眾們的要求,一起返回巴黎。

 

 

 

 

 

離開王後大套房後,我們來到旁邊、位於南翼一層的長廊。它被稱為戰爭畫廊,是由路易-菲利普一世創立。

 

拿破侖一世雕像

 

 

1830年的法國七月革命推翻了複辟的波旁王朝,路易菲利普成為法國國王。他下令修複凡爾賽宮以創建法國曆史博物館。當時拿破侖崇拜複興,路易菲利普在凡爾賽宮設立拿破侖館,擺放了很多關於拿破侖的名畫。

 

名畫《拿破侖加冕》,是法國畫家雅克-路易大衛於1807年完成的油畫。在凡爾賽宮的這幅畫現為複製品

 

 

 

 

1804125日,在分發鷹徽後,軍隊向拿破侖一世宣誓

 

 

1792房間是路易菲利普國王為法國大革命所建房間中唯一保存下來的;路易菲利普國王曾作為革命陣營少將參加瓦爾密之戰,抵禦外國幹涉軍。他以此做法顯示自己支持革命,支持人民。

 

 

 

 

稍後,我們下了樓梯,準備前往凡爾賽花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讚,好像在裏麵看到了觀眾的我,哈哈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