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鼓樓和鍾樓後,我們前往帽兒胡同。
帽兒胡同,位於東城區西北地安門外大街東側,東起南鑼鼓巷,西到地安門外大街,南和東不壓橋胡同相通,北和豆角胡同相通。該胡同呈東西走向,全長585米,寬7米。
該處清朝屬鑲黃旗,稱“帽兒胡同”。這裏舊跡多、名人多、故事多,婉容、馮國璋、朱家溍舊居均在此地。
帽兒胡同甲45
中國國家話劇院,原址位於帽兒胡同甲45號。此圖拍攝的五年後,於2011年遷入新址,位於廣安門外大街277號。
民居旁的牽牛花(紫色響鈴)
帽兒胡同內舊宅。
走著走著,看到一處破舊的宅院,院門半開半掩,且外麵沒有保安,我們就走進去一探究竟。裏麵較為荒蕪,也沒有遊客;我們七拐八拐來到院中,外麵下起了陣雨,我們在裏麵避雨、拍照。
事後,我們才得知這個院子名叫可園。上網找到了它的資料,與我們的照片對照一下。
可園,位於帽兒胡同9號,原是清朝光緒年間大學士文煜的宅第的花園部分,建於1861年,是北京著名的私家園林。
可園內有文煜的侄子誌和撰寫的園記石碑,記載該園建成於清朝鹹豐十一年(1861年)。園記稱,興建該園林“可供遊釣,備棲遲,足矣。命之曰“可”,亦竊比衛大夫“苟合苟完”之意雲爾。又稱該園“拓地十方,築室百堵,疏泉成沼,壘石為山,凡一花一木之栽培,一亭一榭之位置,皆著意經營,非複尋常”。
全園南北長不過100米,東西寬不過30米。前園疏朗,後園幽曲。入可園南門,隻見翠竹掩映的假山、曲曲彎彎的小徑,山洞橫石上刻著“通幽”二字。“曲徑通幽處”,過山洞,豁然開朗,滿園花草。透石、日晷、劍石點綴鬆槐濃蔭之間。園雖小,但極可人意,故名“可園”。
可園建築都是灰色筒瓦,牆麵主要是清水磚牆,不刷白粉。萬榭等建築都是紅柱,長廊是綠柱。梁枋上有蘇式彩畫,但沒有滿鋪,僅僅在枋心包袱、箍頭位置裝飾。建築簷下的吊掛楣子都是精美的木雕,主要圖案有歲寒三友(鬆、竹、梅)、荷花、葫蘆等等。可園有中軸線與正廂觀念,布局疏朗,建築精巧,山水相映,園內還有多棵鬆樹、國槐、桑樹等古樹,整體保存較為完好,是北京晚清私家園林的代表作。
原主人文煜於1884年去世,可園被他的後人在上世紀初出售給馮國璋。抗戰時期,此宅又歸偽軍司令張蘭峰。新中國成立後,此宅被分隔當作不同單位的宿舍,其中的帽兒胡同9號、11號院還一度成為朝鮮駐華大使館。
2008年後,在民間組織和媒體的呼籲下,可園得到了妥善的保護。
帽兒胡同現況
離開可園後,我們去了300米外的另一條胡同 - 後圓恩寺胡同參觀。
該胡同長400米,寬6米。清代屬鑲黃旗;因胡同在圓恩寺背後而得名。
茅盾故居。位於後圓恩寺胡同13號。是作家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於1974年至1981年居住的地方。
茅盾故居是一座兩進的四合院,坐北朝南,占地麵積大約800平方米,是民國年代建的合瓦過壟脊平房。
友好賓館。前蔣介石行轅
位於後圓恩寺胡同7號、9號;該宅院興建於清朝後期,原是慶親王奕劻次子載某的府第,因為賭博而輸給他人,後來被一位法國人購買,在此設立中法企業的辦公處。抗戰勝利後,蔣介石飛抵北平,作為“抗戰領袖”前來“慰問北方同胞”,這裏遂成為蔣介石行轅,供其下榻,12月18日蔣介石離開。1948年9月30日,蔣介石再度來北平,布置東北戰事,其間仍以下榻此處行轅。從1945年12月至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此處前後共做蔣介石行轅三年多。
新中國成立後,此處為中共中央華北局所在地,後來曾為南斯拉夫駐華大使館。其後劃歸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
1980年,此處設立了北京友好賓館;因經營不善而嚴重虧損,於2002年將該處租給飛天友好賓館。後麵又增建了若幹設施,從而破壞了該處的文物原貌。